系列专题:《品谋贵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魏国将军乐羊率兵攻打中山国。? 其时,乐羊之子正栖身中山国,于是中山国王将乐羊之子杀死,并做成肉汤,送到围在 城外的乐羊军队阵营之中。? 乐羊面不改色地将肉汤喝光。? 魏王听到这个消息,感动地说:? “乐羊为我吃下自己儿子的肉!”? 但是他身旁的大臣却以责备的口吻说道:? “连自己儿子的肉都敢吃的人,必定敢吃任何人的肉。”? 后来乐羊打败中山国凯旋而归,魏王虽然犒赏他的战功,但从此不再重用他。? 鲁国重臣孟孙打猎时捉到一只小鹿,命家臣秦西巴用车子把小鹿带回,在回去的途中, 一直有一只母鹿跟在车后哀鸣。?

秦西巴觉得十分可怜,就把小鹿放了。? 待孟孙返回家中,知道了原由,极为生气,于是把秦西巴幽禁起?来。〓?? 但是,3个月之后,孟孙不但赦免了秦西巴的罪,并且任命他担当辅佐自己儿子的任务 ,近侍惊讶地间:“前些时候,您刚刚处罚了他,如今却又委他以重任,这是为什么?”? 孟孙回答说:“他连小鹿都不忍捉回,将其放掉,对待我儿子也一定会很仁慈的。”? 以上的例子都是根据观察对方在待人接物时所表现出的态度,通过比较,由彼推己得出 结论。由此,可以看出,待人接物看似事小,却能反映出一个人的道德品行。这既向我们提 供了一个观察人的好方法,同时也告诫我们:你在不经意时所做的某一件小事,也许已经被 在一旁的有心人记在了心里。? 任何人知道了别人都不晓得的事,难免会产生一种优越感,对于这种旁人不及的优点, 我们必须隐藏起来,以免招祸,像信陵君这样知名的大政治家,因一时不知收敛而导致终身 遗憾,岂不可惜?? 齐国一位名叫隰斯弥的官员,住宅正巧和齐国权贵田常的官邸相邻。田常为人深具野心 ,后来欺君叛国,挟持君王,自任宰相执掌大权。隰斯弥虽然怀疑田常居心叵测,不过依然 保持常态,丝毫不露声色。? 一天,隰斯弥前往田常府第进行礼节性的拜访,以表示敬意。田常依照常礼接待他之后 ,破例带他到邸中的高楼上观赏风光。隰斯弥站在高楼上向四面观望,东、西、北三面的景 致都能够一览无遗,唯独南面视线被隰斯弥院中的大树所阻碍,于是隰斯弥明白了田常带他 上高楼的用意。? 隰斯弥回到家中,立刻命人砍掉那棵阻碍视线的大树。? 正当工人开始砍伐大树的时候,隰斯弥突又命令工人立刻停止砍树。家人感觉奇怪,于 是请问究竟。隰斯弥回答道:? “俗话说‘知渊中鱼者不祥’,意思就是能看透别人的秘密,并不是好事。现在日常正 在图谋大事,就怕别人看穿他的意图,如果我按照日常的暗示,砍掉那棵树,只会让日常感 觉我机智过人,对我自身的安危有害而无益。不砍树的话,他顶多对我有些埋怨,嫌我不能 善解人意,但还不致招来杀身大祸,所以,我还是装着不明不白,以求保全性?命。”〓? ? 知道得太多会惹祸,这也是中国古代聪明人的一种明哲保身之策 。? 现代的人心透视术也正要注意此点,不要让对方发觉你已经知道了他的秘密,否则完全 失去了透视人心的意义。不过,如果故意要使对方知道你能看穿他心意的话,当然就不在此 限之内。? 有一次,某大国派使者到相邻的小国说:? “我君想铸一口大钟(古代乐器)送给贵国,但是两国之间的道路艰险,车辆无法通过 ,请贵国将险道扩展,以利运送。”? 在当时,大钟是很贵重的宝器,所以小国君主满心欢喜,准备立刻拓宽道路。? 可是群臣之中有人识破了大国的阴谋,于是劝谏国王道:? “从古至今,没有大国赠送礼品给小国的道理,其中必然有诈。据臣的猜测,礼物之后 必定随有兵车,此事断然不可答应。”? 然而,小国君王为物欲蒙蔽了心思,不听臣下的功谏,开路迎接,果然大国军队随在钟 后蜂拥而至,毫无防范的小国顷刻间,土崩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