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品谋贵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一般来说,对话是识破对方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像经理这个例子,他的毛病就出在有“ 先入为主”的观念,他一心想留住对方,却忘了去了解对方辞职的真正因素,所以尽管他说 得天花乱坠,结果还是不能使刘某留下来。? 从前,日本一位有名的武将——武田信玄。他曾经向4位少年叙述有关战争的事, 然后从他们听话的反应来判断他们的志趣和能力。? 作为实验对象的4位少年,在听他叙述战争的故事时,表情完全不相同。? 第一位一直张着口,呆呆地望着武田信玄。? 第二位始终低着头,全神贯注地听着。?

第三位却面带微笑,听得津津有味,似乎已领会出其中的含意。? 第四位则听完之后马上离开。? 后来,这四位中,第一位虽然参加过好几次战役,却没有什么战绩,而且对事情的判断 力很差,也没有比较知心的朋友。第二位成为有名的武将。第三位后来也相当有成就,不过 ,由于他的权术超人,遭到不少人的嫉妒和中伤。第四位却变成只会嫉妒别人的胆小鬼。? 这些比喻虽然不能说很正确,但是从这个例子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在谈话中透视对方 ”的方法。? 我们不能因为对方很顺从地在听我们说话,就认为他是“孺子可教也”。我们应该在谈 话中,注意对方究竟是关心哪一段话,然后才有办法透视他。? 我们若想知道对方到底有没有真的在听我们说话,最好是拿出我们说过的话来问问他, 如果对方想马马虎虎地应付,一定会牛头不对马嘴。? ? 说话快慢看个性 ? ? ? 我们如果细心观察,不但可以从对方表示赞同的态度中了解到他的心意,并且也可看出 他的个性来。? 当我们话还没说完时,对方就很快地表示赞同,这种人性情一定很急躁;否则就是那种 盲目附和,毫无主见的人。? 完全不表示意见的人,可能是心不在焉,或者对我们所谈的没有兴趣,这时我们就要考 虑换个话题。? 还有一点必须注意,在谈话中,对于对方的动作也必须加以留意,因为除了眼睛 以外,手也能表达意思;甚至有时候,手比嘴巴更能表达心意。? 如果对方把双手交叉在胸前,可能是一种下意识的反抗动作,他的心理跟你保持了一段 距离。? 如果对方很焦急,却又来不及说出来,我们可以从他双手的动作上看出来。因为发怒或 兴奋,通常都是紧握拳头,但是,两手互相合拢,指头相互穿插作前后移动,或是频频在玩 弄东西,或以手指头击打膝盖……,这些动作都是表示某种特定的讯号,如果你仔细地 观察,对于你的判断将有很大的帮助。 美国思想表达研究专家B?F?基虎所著的《动作判断法》书中说: “除了正式的语言之外,声音及身体上的任何一部分,同样都能表达语言。声调的高低 ,可能是表示某种特别的意义。有时候,好强逞能的人在语气中也会含有悲哀的音调,这时 ,我们就能很容易地看出他的另一面。音调、态度和动作所表现出来的含义,被心理学家 称为“语外语”。 根据语言专家的统计,这种“语外语”大约占所有语言的半数。 不过追本溯源,最先持有这个见解的人,当推2300年前的韩非子。 对此,韩非子认为: “如果要听取对方的意见,应该以轻松的态度来交谈,我们可从旁引导,让对方有多开 口说话的机会,对方肯说出他的意见,我们就能根据他的意见,去分析透视他的心意。” 无论是怎样的话题,都应该让对方尽量去发挥,无论内容是否真实,我们都可引来做为 判断的资料,资料愈多,我们的判断就愈正确。但是,这样做并不是叫你一句话也不说,只 默默地去听对方说话,因为过分的沉默,会使对方不好意思继续说下去。我们的目的,在于 要让对方痛痛快快地把话说出来,了解对方的心意,因此必要时,我们应想法把对方诱导到 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境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