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品谋贵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识人之妙存乎一心——品谋贵人:从言到识 所谓品人之言,就是通过一个人的语言,来考查人的心志。 语言是思维的工具,所以语言是鉴识别人的重要依据。人的思想及情感通过语言表达出来。 试看那些善于言谈的人,把生活弄得随时随地都很快乐。他们在业余的时间里,可以和 他们的朋友或他们的家庭快快活活地过一个晚上,使大家得到更多的乐趣。这些人在一起需 要说几句话的场合,往往能说得十分得体,恰到好处。因此,善于运用口才的人,在生活、 工作中都有很大的成功。 侃侃而谈,路在何方 什么是世界上引力最大的东西呢?是语言。有一则谜语这样讲道:“不是蜜,却可以粘 住一切。”不用多用脑子,一猜就知道是人的语言。谁拥有了美妙的语言,谁就会成为世界 上最有力量的人。? 试想想,人们深邃的思想,哪一样离得开语言来表达呢?所以说它能“粘”住一切。人 有一张嘴,作用无非是两个,一是吃饭,二是说话。也许说话对人类来说是太普遍、太平常 了,人们对这个抓不住、摸不清、又稍纵即逝的“怪物”的由来作种种美好的想像。有 一个传说,在人类还处于野蛮时代的时候,大家都是哑巴,传情达意只靠手势和眼神。有 一年大旱,忽然下起了大雨,久渴的人们纷纷张大嘴巴来喝。奇怪的是,这雨水一落到哑巴 的嘴里,即能发出声音,继而又能说出话。? 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古今中外都涌现出一大批能言善辩、能说会道的雄辩家。像古罗马 ,演说曾风靡一时,群众把倾听演说作为生活的享受之一。那时演说家比文学家占有更光辉 的地位,雄辩术甚至成为一切高尚生活不可缺少的因素和装饰品。那时,人们不愿意听音乐 ,而愿意把时间花在听讲演、听争辩上。每天这个庄严的时刻,城市万人空巷,铺子关门, 主教也由卫兵簇拥着去听。我国封建社会时期,统治阶级甚至专门养一批“说客”,周 游天下,为宣传自己的主张服务。战国时,苏秦与张仪,一纵一横,其辩才声震之下,所谓 “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息”,至于司马错论伐蜀,虞卿斥楼援等。这些说客,词锋锐 利,议论悉辟,推论事理,切中时弊,他们都不愧是口才艺术家。纵观我国历史,从古代的 孟轲、晏子、墨子……直到近代许多杰出的人物,如严复、孙中山、李大钊、肖楚女等,都 有着极其高超的说话艺术。外国的有希腊的西塞罗、雅典的德摩斯梯尼、美国的华盛顿、林 肯直至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季米特洛夫,都堪称口才艺术家。这些人中豪杰, 自然是世界上最有力量的人。? 说话能力是21世纪高效能必备的能力,不但要做到会说话、擅说话,还一定要把握好说 话的分寸,切忌狂妄自大、言语伤人。?
![第40节:识人之妙存乎一心(1)](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13661833771.jpeg)
言辞选择见城府 善于言谈者似乎是城府型的人,因为他不会擅自下结论,同时也不会强迫对方同意。 相对说来,城府型的人说起话来总是静悄悄的,说话的节奏缓慢,平铺直叙,极少抑 扬顿挫的变化,在交谈时始终保持沉着的态度。至于谈及自己本身的事情……不是结结巴巴 ,就是模棱两可。 城府型的人不会轻易地同意别人的说法,也不容易被说服,他更不会盲目地附和对方, 而是一直坚持自己的想法,只是不会明显地说出来罢了。 正因为如此,一般人不容易看到他的内心,说他狡猾也不为过。 寒暄、问候,以及礼仪等方面的待人态度、举止等,各人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那种微 妙的不同处,在初次见面时就会叫人感受到“人格”的差异。其实除了这点以外,又可以借 此判断对方的性格。 某些城府型人首次会见尊长时,会感到非常紧张,如果是有介绍者同席的场合,情形将 更糟糕。尤其是怕见陌生人的城府型人,初次见面时尴尬万分,使气氛更加紧张;跟尊 长寒暄时,要么言词生硬,给人一种唐突的感觉,要么说起话来支支吾吾令人不知所云。而 且在自我介绍以后,久久不能把自己的意图说出来。就算对方叫他坐下,两个人相对时,他 也不会主动地打开话匣子,坐在那儿忸怩不安,一旦开始进入正题时,开头语会 拖得出奇的 冗长,又喜欢仔细考虑以后,方才说出口,以致在进入“正题”以前,耗费了很长的时间。 单纯型的人跟初识的人交谈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因为属于单纯型,就算是 初次见面,他也不怕生,甚至能够以亲密而开放的态度接待对方。 即使在打招呼时,他也会两眼脉脉含情,以明快的态度表示亲热。在礼节方面,他也懂 得殷勤而诚心地待人,以给人温暖而明朗的感觉。 如果有介绍者在场,他就会尤如见到老朋友似的应对,配合着对方讲话的节奏,点头 称“是……是……”如果被介绍给比他地位更高的人物时,开始时他会显得很谦卑的 样子,以致声调偶尔上扬,偶尔也会变得细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