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系列专题:《品谋贵人:一生中不可缺少的人》
外向的人,总是喜欢把眼光盯在外面的世界上,他们怀着婴孩般天真好奇的炽热之心, 带着少年般无所畏惧的勇气,希望更多地了解世界,改造世界,从外面的世界里获取尽可能 多的快乐。他们大都生活乐观,对未来充满了各种期望与理想。他们也是充分自信的人,认 为依靠个人的不懈努力能够在崎岖的世道上开辟出一条通往幸福的道路;他们相信行动哲学 ,而不太重视内省和慎独的意义;他们是创造者,而且就其对人类文化的贡献来说,他们也 是伟大的成功者。梁漱溟对于这类人做过一个评价,他认为这些人“就是奋力取得所要求的 东西,设法满足他的要求;换一句话说就是奋斗的态度。遇到问题都是在前面下手,这种 下手的结果就是改造局面,使其可以满足我们的要求”。 双重性格或者内向成分重于外向成分,或者外向成分重于内向成分,或者在某一方面某种 场合表现为外向型, 而在另外的方面另外的场合表现为内向型。任何一位英雄豪杰、世界伟人都不可能是一个绝 对内向的人或者一个绝对外向的人。一个既耐得寂寞和孤独而又能够果敢地投身轰轰烈烈的 事业中去的人,其个性在内向和外向二者上得到了圆满的融合。你无法说他是内向 人亦或外 向人。在他的身上,内向和外向的界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内外向双重性格。这种人才是最 能适应环境的人。 热烈型:这是个与任何人都合得来的人情主义者。为他人燃烧活力,能够坚持自己的信念, 不随波逐流,关心家人,重视乡邻关系。做什么事都不半途而废,一旦插手就坚持到最后。 一般来说是个保守主义者,看见别人有困难,绝不坐视不管,必会施以援手。自尊心很强, 看不下自己的家人或自己信赖的人遭人责难,不过一旦心情不好马上会暴跳如雷。 慎重型:这种类型的人基本上具有见异思迁的性格,情绪容易起变化,向往新奇古怪的东西 。注意力很强却不能持续,犹豫难以下定决心,欠缺行动力。可是一拿商品给他看,马上就 能决定买或不买。 在感情上,对刺激的、新奇特殊的东西感到有兴趣。同时,做许多事时,容易手忙脚乱。强 烈又易变化的感情,妨碍了精神上的统一,使他容易说慌,而且常变成口不饶人或者尖刻的 批评家,常抱怨、不满,有时非常暴躁。 同这种类型的人交往,需大费周章,不容易马上建立双向的关系。 浪漫型:这种类型的人具有容易兴奋的性格。因为个性内向,不会轻易把感情表现出来,容 易感到孤独,但能与特定的亲友保持热烈的情谊。不喜欢变化,对于回忆或旧习惯感到亲切 可爱。一旦心怀怨恨,一辈子都忘不掉;但如果愿意的话,是个誓言效忠、至死不渝的人。 现实型:这种类型的人不太容易感动,是需要经过考虑之后才有所反应的类型。警戒心强, 接到名片时,一定会仔细地把名片跟人对照一下,观察力敏锐。不说与工作无关且无用的话 ,一开口便询问来访者的目的。 无魄力型:这种类型的人,对于目前的生活没有表示什么意愿,对工作本身也没兴趣,是一 种逃避的性格。 对工作以外的事物较感兴趣,常将责任推给下属,连签订重要生意协定也由下属出面。常被 周围的人不信任,生意多交给部下处理。跟这种类型的人推销时,定要先找他的秘书或助手 ,之后再取得确认。有时他会被诱导到灯红酒绿的场所,若太迎合他,会有负面的结果。 品格高尚才能流芳百世 “谦虚待人,风范垂千古”;“虚怀兼听,品格树丰碑”。这是世人对周恩来总理的缅 怀敬仰之词。这种发自内心的赞誉,固然是因为大家公认他阅历丰富、知识渊博、功勋卓著 ,更因为大家公认他是一生率先垂范、严于律己、虚怀若谷、品德高尚的楷模。 周恩来(1898~1976)出生于江苏淮安。1917年从天津南开学校毕业后赴日本留学,19 19年回国后参加了“五四”运动。1920~1924年先后到法国和德国勤工俭学。1921年加入中 国共 产党。在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为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武装夺取政权,创建新中国立 下了不朽的功勋。建国后一直到1976年,始终担任政府总理。作为党和国家领导人,周恩来 谦虚待人的风范,感人至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