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世至境:中庸的智慧》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网有《左传》;孙子殡脚,《兵法》修列;司马迁受宫刑乃成《史记》,欧阳修两岁丧父笃而成才;曹雪芹举家食粥而写出了不朽的《红楼梦》;越王勾践卧薪尝胆而雪洗国耻;韩信遭胯下之辱而统率百万雄兵。就是因为他们无论什么时候都不气馁、不自卑,都有坚韧不拔的意志!? 当今社会,给现代人提供了多种发展机遇,只要敢于尝试,勇于拼搏,是一定会有所作为的。? 此外,作为一个现代人,也应具有迎接失败的心理准备。? 世界充满了成功的机遇,也就充满了失败的可能。? 要不断提高自我应付挫折与干扰的能力,调整自己,增强社会适应力,在每次失败之后都能有所“领悟”,把每一次失败当做成功的前奏,那么就能化消极为积极,变自卑为自信。? 英国小说家、剧作家柯鲁德·史密斯曾经这样说:“对于我们来说,最大的荣幸就是每个人都失败过。而且每当我们跌倒时都能爬起来。”? 只有在失败中,我们才能真正学到本领。你想长大成人,想超过别人的话,就更应记住:要乐观地对待失败。? 牛顿发明地心引力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哈维发明血液循环学说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达尔文宣布进化论的时候,全世界人反对他;贝尔第一次造电话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莱特制造飞机的时候,全世界人讥笑他。讲到孙中山先生,最初在南洋演讲革命救国的时候,有一次听的人只有三个。? 失败是一所每个人都必须经历的学校,在这所学校里,你已成人,已会独立思考,已会选择,这一切,都决定你如何尽快从这所学校毕业,而不是呆下去或重修这所学校的课程。?

要做一个成功的人,就要在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如何对待失败方面接受必要的训练,而现在我们要着重强调的是:失败乃人生的良师。? 正确对待失败,正是我们成长和成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多数家长都希望培养出有才干的孩子,却没有认识到应该及早让孩子对挫折和失意逐渐有所了解。当这已经成了生活的一部分时,孩子们就能培养起自己成功地与逆境斗争的本领了,要是及早给予孩子这种锻炼机会,等他们长大了,就会掌握应付逆境的一套本领。? 举重运动员开始训练时,最初是使用较轻的重量,然后一点儿一点儿地增加重量,直到他们能举起重得令人不可思议的杠铃。同样,经常让孩子受一点儿小小的压力和失望,会培养起他们对挫折和失败的承受力,逐渐坚强和成熟起来。这样,无论何时逆境真的出现时,他们都不会像暴风雨中的茅草房一样,轻而易举地被摧毁,他们能在灾难面前顽强挺立。?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对挫折和失败的体验,能使人对待风险应付自如,一旦发现自己能挺过来,那么对失败的恐惧就更少了。要是孩子们犯了错误没有受到严厉的指责,他们就会觉得尝试失败的行为是一种轻松的体验,从而更多地去尝试。无论成功还是失败,他们下次遇到问题时,都会比较从容自若地对付,而再下次,就更加从容了。? 没有达到自己的目的是很令人失望的,但这也能使你接受教训和经验,问题是你如何对待不成功的尝试。不要辱骂它,要利用它。? 从失败中学习非常重要。若能如此,就不会再犯同样的错误,更不会失去走向成功的信心。日本学者戴斯雷里曾说:“没有比逆境更有价值的教育。”如果把失败弃之不顾,不加反省就意志消沉,那么即使开始下一项工作也不会收到好的效果。遇到失败,若只是简单地以“跟不上人家”为借口,就不会有任何进步,没有在失败中的学习精神,便永远得不到成长。而且,只有在失败中,才能更好地找到我们所要学习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