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处世至境:中庸的智慧》
如果当初孟尝君听信了别人的话把那个与夫人私通的人杀了,又有谁能站出来阻止卫国对齐国的进攻呢?看来是孟尝君的宽容感动了那个与妻子私通的人,所以这个人不惜以生命为代价来劝阻这场战争,这难道不是孟尝君宽容性格换来的结果吗??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的楚庄王也很有度量。有一次,他在平定令尹若敖氏的叛乱之后,非常高兴,大宴群臣,他说:“我已经6年没有喝酒了,今天破例,希望大家能喝个尽兴。”一群文臣武将就放开豪饮,庄王也让自己最宠爱的妃子许姬出来为大家斟酒,正在酒酣耳热之际,忽来一阵大风,吹灭了堂上的蜡烛,这时,有一人趁天黑之际拉住了许姬的袖子,并调戏她。许姬也灵机一动,顺手把他帽子上的帽缨扯了下来。她把帽缨交给了庄王,告诉了她被人调戏的事。? 庄王忽然大喊道:“且慢点蜡烛,今晚大家痛饮,不必穿戴整齐了,请把帽缨摘下来吧!”大家莫名其妙,也只好稀里糊涂地摘下帽缨。一直到饮酒完毕,庄王和许姬也不知是谁调戏了许姬。庄王对许姬说:“武将们是一群粗人,发了酒兴,又见了你这样的美人,谁能不动心,如果查出来治罪,那就都弄得没趣了。”后来,那位调戏许姬的人在战争中五次杀退敌人的进攻,救了楚庄王的性命。? 不过,上面的两个例子之间似乎有些不同。孟尝君不是像楚庄王那样重视将领、爱护将领,而是赤裸裸的“实用主义”,其实政治与人性之间的纠结,有时是难以理清的,李世民杀兄诛弟发动“玄武之变”才有了历史上的“贞观之治”,如此说来,那他们似乎是太残酷了?? 不管怎样,正是孟尝君、楚庄王的性格大度、容人,所以能在残酷复杂的斗争中,始终游刃有余,赢得士为知己者死,让他们渡过了一次次危险。? 宽容是为人的根本? 有人说宽容是做人之本,一位明智的人应该审时度势。首先判断矛盾的大小和性质,如果是一些鸡毛蒜皮、不痛不痒的小事,就需要以一颗宽容的心来对待这些矛盾。“小不忍则乱大谋”,人人都不愿当受气包,发泄一下不快理情之中的,但是你可能为了这眼前的痛快而断送了自己的前程。你如果忍一忍,可能会因此而得个有肚量的美名。? 俗话说:“你敬我一尺,我敬你一丈。”许多人都是吃软不吃硬,如果你遇到一个竞争的对手,对你总是持敌对的态度,那么你不妨以退为进,你的彬彬有礼会使他的傲慢无礼相形见黜,自觉没趣,以后对你就会不得不笑脸相待了。? 但是谦让并不等于退缩,“事不过三”,如果对一些侮辱性的、有碍于尊严的攻击一味退让,忍气吞声,这就算不上谦让、大度,而是窝囊、怯懦,所以你要做到不卑不亢。对于那些不讲理的,吃硬不吃软的人,你就应该瞅准机会予以反击,以打击对方的嚣张气焰。不打则已,一打就要击中要害,使对方不敢小觑于你。在进行了必要的忍让之后,该反击时一定要反击。? 如果我们自己过得已够好,就应帮助他人过得更好,就像升起的浪头推动巨轮前行一样。我们为何不携起手来,却要争个不休?难道我们有必要去把他人踩在脚下以抬高自己吗?我今天帮助了你,他明天一定会给予我帮助,因为这世界并非是坏蛋的天下,而多是知恩图报的人们。?
![第29节:兼容但要超越(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14658709576.jpeg)
作为人,要有一颗宽容的心。工作中,人常常容易发现别人的缺点,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对待别人的缺点,如果你想改变与下属的关系,那么你应该训练自己,在任何时候都要做到超脱宽容。? 宽容的第一个要诀是不要要求别人都和我们自己一样,就像天上的星星,虽然在一个共同的天空里,但却是千差万别的,社会上的人也是各不相同的。每个人部有他不同的性格、爱好和要求,我们不能要求人们都和我们自己一样。? 宽容的第二个要诀在于不要吹毛求疵,我们自己不是十全十美的,但是常用十全十美去要求别人,因此我们常常为别人一些失误或缺陷而恼怒,这种做法除了带来我们同他人之间的裂痕或反目外,恐怕是一无所获。林肯的妻子就是一个喜欢吹毛求疵的女人。在林肯夫妇共同生活的23年时间里,林肯夫人总是怨气冲天,指责丈夫做的事没有一件是对的,他的动作一点也不优雅。她甚至告诉林肯,他的鼻子是歪的,他看上去像个肺病患者。林肯夫人由于自己的吹毛求疵,不仅造成了婚姻的悲剧,自己的生活也很不愉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