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获美国总统奖女孩的成长历程:做最棒的自己》
我只是客观地、比较地说明了情况,就是因为怕误导这些非华裔的大学生。在京剧艺术方面,他们本身就是一张白纸,你往他们身上画什么他们就是什么。假如真的被那部戏影响了,无论他是否真的知道京剧是怎么一回事,另外小红帽也穿一个京剧花旦的服装,下回他们就会认为,我们看过京剧的就是《小红帽》,也实在很可笑。” 老师说:“这样,你要是这么了解京剧,可以给大家讲一堂京剧吗?” 我愣了片刻,忙说:“好呀!我可以讲。”路上我一直在想,回到家马上就向爸爸请教,让他再给我突击补充点京剧知识。 虽然觉得自己是一个学生,觉得挺新鲜的,可是我还是很热情地答应老师说可以讲的。因为我原来在高中时讲过这个课,所以我对讲京剧还是有经验的。另外,对于这些连初步京剧知识都没有的人来说,我讲的内容比较合适,起码不会误导他们,让他们知道京剧应该是什么样的。以后他们会看到电视里出现京剧,他们能准确地说这是京剧,这些最基本的那些知识得让他们知道。 第二天就准备好了,跟那次高中毕业时的京剧讲座的材料一样,但是没有服装,也没有剧照,老师提供了一些照片和录像带,因为她是搞艺术的,什么资料都有。我就按高中时候讲课的方式给他们讲了讲京剧。 中国式的激情表达的最有效的方式:戏剧。京剧站在几千年中华文明的肩膀上,永远不会衰亡。京剧主要表现才子佳人、帝王将相、历史故事。乐器主要有京胡、二胡、月琴、琵琶、中阮、大阮、三弦、笙等。 京剧特点是有唱、念、做、打、翻之分。唱腔则有两种形式:一是二黄调系统,即雅部(昆曲、徽剧);一是西皮调系统,即俗部(秦腔、汉剧)。 为了具体,我配合DVD,给大家讲了《贵妃醉酒》那出戏。 “三千宠爱在一身”的杨贵妃被唐明皇宠爱,骄傲得意,什么人都不放在眼里。在这出戏的前半部分,她被八个宫女簇拥着,前去与皇帝百花亭宴乐。 一出场,她就唱道: 海岛冰轮初转腾 皓月当空 恰便似嫦娥离月宫 奴似嫦娥离月宫

京剧中很少有道具,常用动作交代一切,上桥,下桥,以动作表现时空的转换,跨越时间、地点、空间,虚拟流水。宫女们紧随其后,与她一起动作。水袖和扇子的运用非常频繁,扇子可以代表很多东西,比如唱:“见玉兔”时,就把脸躲在扇后,比如玉兔,仙女、大雁、鱼、鸳鸯等,都是用的比喻。 因为皇帝的宠爱,她感到自己就是嫦娥,是最美的皇后,她骄傲、美丽,多情。“雁儿并头飞”,此刻鸳鸯比翼,花也红,月也好,如鱼得水,一切都非常美好。 可是,刚高兴没一会,太监突然跑来,说皇上去西宫见梅妃了。杨贵妃顿时嫉妒、失落,又要掩饰自己的情绪,看见花、鱼一切都不对劲了。她调戏太监,借酒浇愁,叼着酒杯下腰喝酒,做了很多优美而妩媚的醉态。失宠后,她立即情绪低落,却又无可奈何,最终悲切切、惨兮兮地回宫去了。 梅派的表演,把杨贵妃的美、媚、魅表现得淋漓尽致,表演雍容华贵,仪态万方。大家看得如痴如醉,已经忘记自己身在何处。 随后,我又唱了《苏三起解》中的“苏三离了洪洞县”,作为结束。 大家热烈地鼓掌,夸奖连连。还有人觉得京剧确实非常有意思,并从此喜欢上了京剧。 一个大学生给一群大学生讲课,这是一个很特殊的情况。这之后,我第三次又给全校的教授们讲一堂京剧课——普通学生给教授上课,这更是绝无仅有的事,一下子轰动了全校。 我就是以这种方式在美国推广京剧,不仅锻炼了自己的口才和表达能力,也让同学了解了京剧,使我国古老的民族艺术在异国的校园里被宣扬,慢慢地被老师和同学们了解,这让我有一种成就感,庆幸自己终于能够为祖国做点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