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获美国总统奖女孩的成长历程:做最棒的自己》
报考大学前的准备 关于在美国报考大学的体验,我真是感慨万千。 美国报考大学不像在中国那样,它没有限制,你可以报任何大学,报多少都没关系。比如我觉得我水平还不错,也想上最好的大学,就选择几所名牌大学。还有一种情况就是我喜欢的科目学校不见得有名额,那就再报几所中等的大学,以便确保自己有学可上。这样算下来,一个人同时报近十所大学都是正常的。当然,你也可以选择亚洲的中国或其他国家的高等学府,比如我们国内的北大、清华等等。 在美国,你同时报一百所大学也没关系,因为要报考一所大学就要交一份钱,一旦不加选择地乱报,仅报名费一项花费就很大:名牌大学的报考费是70美金,普通大学则是30或50美金。 中国人在培养后代的问题一般都是不惜血本,尤其是到了上大学的时候,他们把这看成是辛勤劳动之后的收获季节,所以花多少钱也不在乎,有时还喜欢互相攀比。比如说,有的家长会因此责骂孩子:“瞧,人家谁谁的孩子都考上哈佛了,你为什么没上那所大学呢?” 这种家长大部分都是亚洲人,其中中国人居多,我听说中国报纸上经常登这种消息。比如:谁家的孩子多么优秀,同时得到了哈佛等6所名牌大学的通知。出于光宗耀祖的想法,他们把这种通知作为一种无上的荣耀,家长甚至比孩子本人还要高兴。 在美国的中国人为了让孩子到一流大学读书,有的家长不惜报名费而报很多学校。而美国的家长一般都是征求孩子的意见,根据他们的意愿有选择地去填报学校。 比如有的孩子成绩很不错,但是他们现在不想上很好的大学,或者是考虑到家庭经济条件不好,他就有可能选择上一所州立大学,没准将来学习成绩好的话,他还可以被保送到名牌大学上研究生,这样就会得到全额奖学金。 关于报考大学的问题,从经济的角度来讲又不一样。家里是中产阶级以上的学生,一般不担心大学的费用;可经济收入一般的人家,绝不会鼓励孩子上名牌大学(除非有奖学金),因为他们没有那么雄厚的财力,另外名牌大学也不见得有与孩子的兴趣对口的专业。 我的老师和教务长问我将来想搞什么专业?我说我想搞新闻传媒。主要是主持、采访、撰稿、编导等课程。 美国黑人女主持奥普拉的嗓音、想法、格言,风格与我很像,她是我心中的偶像。后来上大学后,我还自愿加学了商学院的商业会计、经济,因为我想用商业理念从事、管理传媒工作。 老师们建议我读锡拉丘斯大学,它是美国传媒最棒的一个大学,几乎所有CNN、NBC的著名主持人都是那所大学毕业的。 我从侧面了解到,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著名的电视制作人、电视管理等方面的人才,也都是这所大学里培养出来的,这所大学的新闻专业在美国的确是首屈一指,所以大家都一致推荐我读这所大学比较好。 这样一来,我一共报了七所大学,比如有锡拉丘斯大学、波士顿大学,宾州州立大学等,这样差不多就够了。为了确保被录取,同时我也报了别的大学,比如耶鲁大学、宾州大学等。其实我报这些大学是因为我对它们有亲近感。首先我妈妈在耶鲁大学教过课,我经常去,特别喜欢那里的校园环境以及老师、教授。再说耶鲁大学有表演系,也是文科,比较适合我。

宾大也是因为妈妈跟他们的交响乐团合作以后,我逐渐认识并爱上这所艺术气氛很浓的大学。可是这两所大学都没有我喜欢的新闻专业,所以只能作为最后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