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EO经观商业评论》精选
林嘉澍=文网络社区的进化有两个最新的趋势:一个是极端精简,另一个则是极端复杂。两个趋势的代表分别是Twitter和“第二人生”
一夜之间,互联网社区再也不是我们想象的那般模样。
2007年5月24日,美国社区网站Facebook在他们的开发者大会上宣布,将从一个社区网站转型为开放的“社交平台”(Social Platform)。“我们想把Facebook变成一个可以执行程序的操作系统。”它的创始人马克·祖克伯格 (Mark Zuckerberg) 在会上说。 这个新概念并非故弄玄虚:他们将把社区数据接口全面对外开放,Facebook迅速变成了一个类似于互联网上的Windows的开放平台。由微软、亚马逊以及更多第三方网站提供的软件将可以直接在Facebook上执行。 十年前,在第一次通过电话拨号登录全字符界面的BBS时,谁能想到有一天,聚集着千万网民的论坛竟然成为了网络操作系统 (WebOS) 的雏形。而比尔·盖茨曾经大力推行的“网络计算机” (Network Computer) 概念在被搁置数年之后,竟由一个诞生不过3年的社区网站轻松实现。 我们相信,眼下正是一个合适的时点,对这些年来出现的成功互联网社区产品进行分门别类的梳理。正是它们的优秀创意和成功之道改变了人们数字化生存的品质和方式。 以物为由: 豆瓣、Flickr、YouTube 对于中国用户而言,这类互联网社区中最为熟悉的莫过于豆瓣 (douban.com)。这个创办于2005年3月的社区网站,长期是“中文书评网站”的代名词。 豆瓣的创始人杨勃在美国读博士的时候,经常阅读英文书籍,但是10多年来,却很少能够找到志同道合的朋友进行讨论。由于很多书都有“圈子阅读”的现象,他们迫切需要在虚拟空间中找到口味相同的网友展开讨论。杨勃放弃了第一个打算开办自助旅行的网站创业计划,独立开发出以书为切入点的豆瓣。 现在豆瓣所覆盖的文化产品种类已经远非刚创建时的版本所能比拟。在豆瓣的首页上,你可以看到读书、电影、音乐三大块内容。但和初创时一样的是,新用户在刚刚来到豆瓣的时候,几乎都是以点击某本图书、某张唱片、某部电影的图片为开端,再展开讨论与交友等进一步的社区活动。 在这点特质上与豆瓣相似的英文网站主要有Flickr和YouTube。这两个网站同样以物作为社区行为的发端,Flickr的主要内容是照片,YouTube的主要内容是视频片段。它们分别是这两种数字文件分享领域的领军者。 在Flickr,除了丰富的相册管理功能,用户主要会从两个区域开始探索社会化网络。一个是好友最新上传的四张图片缩略图,还有一个是所有Flickr用户中最新上传的四张图片缩略图。而点击缩略图之后出现的图片详细信息页面上,你可以知道图片背后的故事以及摄影者的基本信息,进而开始下一步的社交行为。 但YouTube与Flickr相比,社区功能并没有得到太多的强化。在YouTube上,除了最基本的观看、打分与评论等行为,用户之间更进一步的交友和互动并不频繁。这主要是因为该网站并没有以用户为重点在页面上进行进一步的引导,浏览者多止步于视频页面,而极少关心视频背后的用户情况。 以人为本: BBS、MySpace、Wealink 但在社区网站中,以事物为由头的网站虽然模仿者众,但脱颖而出的却是凤毛麟角。一个更为常见的类型是以用户为核心的社区。 在互联网早期,人们经常接触的纯文本形态的BBS 就是这样。由于不是通过浏览器访问,telnet客户端拥有即时通讯和近似于聊天室的快速版面更新等特性,人的中心地位被得到了强化。 现在,MySpace是全球范围内最受欢迎的社区网站,2005年被默多克的新闻集团以5.8亿美元收购,2007年的预期收入直逼10亿美元。MySpace之所以成功,就因为个人魅力在此被无限放大。在这个网站上,琳琅满目的个人主页是浏览者进行社区互动的入口。 在整个成长过程中,MySpace的进步都与美国独立歌手和车库乐队的兴旺密不可分。大量才华横溢却又没有和唱片公司签约的艺人在MySpace上建立个人主页,宣传自己的音乐。到2007年春季,在MySpace上进行展示的乐队已经高达300万。 近年来,一些强调人与人之间关系的社会化网站也在不断出现,其中以美国的LinkedIn和国内的Wealink为代表。在这样的网站上,每个用户也拥有个人主页,但是上面并没有太多类似于MySpace的日记内容,取而代之的是每个人的简历和社会关系链接。 这些过度强调关系而对实质更新内容缺乏关注的网站,最后的形态或多或少地与现实世界中“不卖产品卖人头”的传销行为有所类似,长期以来仍然未能产生类似于MySpace的广泛影响和庞大的用户基础。 专业社区: Slashdot、Techmeme、Donews 并非所有互联网社区都像MySpace那样,适合各年龄层和各种职业背景的用户参与。在今天的互联网上,一个独特的“圈子”现象就是科技类社区的大行其道。由于互联网上最活跃的用户往往是那些精通技术又乐于参加讨论的人,所以这些社区虽然内容略显小众,但规模却不容小觑。 创建于1997年9月的Slashdot就是传统网络技术论坛的代表,这从该站点的名称中就可以看出——“Slash”和“dot”分别是域名中常见斜杠和点。根据官方的解释,选择这个域名就是为了让那些并不了解互联网的“门外汉”难以进入——因为用英文念起来就变成了“http、斜杠、斜杠、www、点、斜杠(Slash)、点(dot)、点、org”。 在第一轮互联网泡沫破灭之后,Slashdot的影响力开始逐渐变弱。近年来,新兴的Techmeme开始取代前者的地位。严格来说,Techmeme算不上那种纯粹的、可以“发贴”参与的论坛。因为虽然它的首页上也采用了传统论坛的主题式内容分类,但是所有的发言都是服务器自动从海量的blog和科技媒体网站上抓取生成的。 得益于第二波互联网大潮中兴起的RSS订阅技术,每个网站虽然界面各异,但都会输出符合统一格式的RSS文件,供用户集中订阅以及其他网站抓取内容。得益于此,Techmeme并不需要多少人工编辑,就可以将各个blog上的标题和摘要汇集到同一个网站中。这间接地让blogger们在同一个平台上实现了互动。在国内,最大的IT社区网站是Donews。曾经服务于数家IT媒体的知名记者刘韧创建了这家网站。与西方科技类社区长期不变的产品形态相比,Donews的用户群虽然始终是国内最活跃的一批技术性网民,但它的产品线却一直在扩充,从论坛到IT新闻到blog、网摘365key等服务。 那些最酷的 并非所有的互联网社区都在循?荩规蹈矩地发展,采用和十年前相差无几的内容组织方式。在这个领域内,我们总是会时不时地看到一些打破条条框框的创新产品,带出和过去截然不同的社区面孔。 在这个改头换面的过程中,我们可以看到两个极端化的趋势。一个是极端精简,还有一个则是极端复杂。两个趋势的代表分别是Twitter和“第二人生”。 在Twitter上,人们可以用最多140个字母来不停地回答“你正在做什么?”这个问题。虽然功能极度简单——在个人首页上除了一个正好容下140个字的输入框,就是十多条好友们的最新动态。但正是这种“做减法”的思维方式让Twitter从硝烟弥漫的社区大战中跳脱出来,成为一个精简却又能够吸引用户不断更新的短版blog。用户可以通过网页、IM工具、手机短信等使用Twitter。 而“第二人生” (Second Life) 则采用了与真实相差无几的三维平台。人们可以在这个完全开放的虚拟世界中利用建模工具创造一切,为所有物体注入程序,使其与用户形成互动。每个人都可以设计自己的三维虚拟化身,在“第二人生”中行走、飞翔、交谈。“第二人生”甚至引入了虚拟货币和美元的实时兑换系统,在虚拟世界中获得的收入可以转换为现实的财富。 上文提及的Facebook与“第二人生”一样,也在采用开放的策略吸引用户。开发者们可以在Facebook提供的在线开发环境下,为这个“社交平台”创建第三方程序,为Facebook的用户群体提供更多的功能,同时也能为自己创造收益。音乐推荐软件iLike在Facebook平台上推出重新开发的程序之后,仅用三天时间就吸引到了将近80万用户——这在他们之前“单打独斗”的阶段是完全无法想象的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