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信社股权质押 “退股潮”拷问农信社股权结构



    谈到2003年以来的农村信用社改革,很多基层农信社的职工最大的感受,就是信用社近乎疯狂地“增资扩股”。为了迈过央行设定的资本充足率的门槛,获取票据兑付的“免费午餐”,很多农信社把“增资扩股”演化为改革的唯一内容。

  时至今日,对于很多成功“赴宴”的农信社而言,不择手段地疯狂扩股给股本金稳定带来的隐患,成为笼罩在农信社头上的一片阴云。种种迹象表明,农信社正在面临着“退股潮”的威胁。

 农信社股权质押 “退股潮”拷问农信社股权结构
  社员退股风潮初现

  一段时间以来,关于农村信用社入股社员大规模退股的消息时有耳闻。日前,来自中国人民银行焦作市中心支行的一份调研报告披露,2007年6月,河南省某县农村信用联社票据兑付后,要求退股的人数逐渐增多。2008年初,经该农村信用联社理事会研究,开始正式受理退股申请,办理资格股退股手续。到2008年3月初,在不到三个月时间内,该联社已累计退股4712笔,金额1320万元,占2007年末资格股总额的比重上升至17.7%。焦作市支行在报告中警示,由于退股人数多,退股金额大,速度快、潜在退股人员多,给农村信用社经营管理造成的冲击有逐步放大的可能,需要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

  而这种社员集中退股的现象,并非仅在河南存在,而是全国各地农信社尤其是中西部地区农信社共同面临的难题。一份对辽宁省宽甸农村信用合作联社的调研报告称,辽宁省宽甸农村信用合作联社2004年11月份募集的新股本,到2007年末期限已满,已有相当部分资格股股东提出退股申请。据宽甸联社2008年一月份调查掌握,约持有10%股本金的股东已陆续向农村信用社提出退股申请,股本金将下降近2000万元。如此大规模股本金变动,对该信用社深化改革和持续发展带来了不小的困难。

  四川省某县联社的一位人士向记者透露,该联社单入资格股的股东约有25%已陆续向农信社提出退股申请,金额达1250万元。

  越来越多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于刚刚“闯关”成功、获得央行专项票据兑付资金的农信社而言,正在品尝着曾经不计后果地疯狂“增资扩股”带来的苦涩。这股突入起来的退股潮,也成为农信社改革能否稳步推进的一次生死考验。

  退股潮缘何而起

  随着资本市场的日益繁荣,股权的概念日益成为人们热捧的投资方式。在这种背景之下,作为一种较为稳定投资方式,农村信用社股权为什么却不被珍惜呢?

  人民银行焦作市中心支行的一位人士,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农信社出现大规模社员退股的原因。

  首先,“金额小、收益低、入股期长是引发退股的一个重要原因”。银监会《关于规范向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入股的若干意见》(银监发[2004]23号)第二十条规定:“当年亏损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不得对社员(股东)分配红利;当年盈利的农村合作金融机构,在未全部弥补历年亏损挂账或资本充足率未达到规定要求前,应严格限制分红比例。”严格的分红限制规定,在农信社改革基础较差的情况下,分红率普遍较低。

  据了解,自2004年该县农村信用社增资扩股以来,已经历了05年,06年和07年三次分红,平均分红率分别为2.86%、3.14%、4。63%,虽呈持续上升态势并均高于当年年初的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但由于入股信用社要承担一定的风险且持股年限要求较长,资金流动性差,退股手续又相对复杂,因此现有的分红率并无太大吸引力。自2006年起,人民银行持续调高储蓄存款利率,2007年又先后6次加息,目前一年期定期储蓄存款利率已达4.14%,与信用社的股金分红率相差无几,持股农信社的吸引力进一步下降。

  其次,投资渠道的增加、资本市场的高收益以及民间借贷的活跃是引发退股的又一原因。目前,投资的渠道越来越多、资本市场的火爆,使持股农村信用社的机会成本变得更大,这是引发退股潮的又一重要原因。一些信用社入股社员申请退股变现后迅速投向其他投资渠道以谋取高收益。

  增资扩股时的地方政府的不当行为又是导致期满退股的一个关键原因。以河南为例,2004年,河南省作为第二批改革试点省份开始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为达到改革要求的资本充足率,2004年末,各地农村信用社在地方政府的主导下开始了规模浩大的增资扩股。地方政府通过下文件、分任务等行政手段将增资扩股任务分摊到行政部门、事业单位及企业等,行政人员、教师及企业职工成为信用社入股的主体。这些人员绝大部分当初就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入股,并非自愿,持股期满后便纷纷要求退股。

  退股潮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对于农信社出现的入股社员大量退股的现象,有业内专家表示了担忧,“社员大规模的退股的问题,如果不能及时、妥善地解决,很有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不仅会制约农信社的改革发展速度,还将削弱农信社为三农服务的能力。”

  人民银行焦作市中心支行则在报告中警示:首先,大量退股导致农村信用社股本金减少,资本充足率下降,抗风险能力下降。2007年末,该县联社资本充足率18.16%,核心资本充足率14.63%。在办理退股后的2008年1月末,该联社资本充足率16.92%,核心资本充足率l3.43%。两项指标虽仍高于规定标准,但已明显下降,如不能有效地扭转退股潮,将不可避免地影响股本金的稳定。其次是削弱了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力度。目前正是春耕生产的关键时刻,也是一年中农村信贷资金需求的旺季,但由于农村信用社大量退股,导致贷款增加速度放慢,使农村资金短缺的局面进一步加剧。第三是影响了农信社的信誉,不利于其进一步增资扩股。由于退股人员较多,涉及面广,会对尚未退股的社员造成负面效应,极易诱发跟风效应,出现大面积退股,导致社会各界对农村信用社的产生各种猜测,不利于农村信用社进一步增资扩股。

  优化股权结构是关键

  股份制改革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内容,也是增强农村信用社资金实力、强化经营管理和增强抗风险能力的重要举措,稳定农村信用社股金不仅是巩固农村金融改革的需要,也是增强农村信用社支农实力、促进农村信用社改善经营管理的需要。

  一位长期从事农村金融研究的专家表示,“对于农信社出现的社员退股的问题,有关部门必须高度重视。应该积极研究对策,谨慎对待,不可采取强硬措施剥夺社员退股的权利。”

  “应该通过宣传引导,让社员股东了解农信社在改革中取得的丰硕成果和不断提高的盈利能力,宣传入股信用社的分红前景以及可得到的优惠服务,加强有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增强入股社员的持股信心。同时进一步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及时、准确地向入股社员披露农村信用社的年度经营情况,增强入股社员的股东意识。”

  “农村信用社应该从社员的退股事件中,反思自身的股权结构。要积极改变以往户数多、金额零散、股权分散的情况,进一步优化股权结构,实现入股社员的多元化。在动员辖内有经济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农村种养大户以及私营业主入股的同时,积极引导大企业集团、民营企业入股,改善入股社员结构单一的局面,建立股本金的长效稳定机制。”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9768.html

更多阅读

公司股权结构与股权激励设计 公司股权结构设计

  对于一家公司而言,要想获得长足的稳定发展,建立合理的股权制度是很有必要的。在实际中,存在着多种形式的股权,如显明股东、隐名股东、干股等,在分配上会产生种种利益冲突,而这无疑加剧了公司运作的风险。因此,从公司创立之初,就应该考虑

关于公司股权结构一 创业公司股权结构

现代公司的典型特征之一就是公司的股权结构多元和分散。以美国为例,单一投资主体持有一家公司的股权比例不会太高,同时,除了一般投资主体之外,还有养老基金、共同基金等众多投资主体。中国公司尤其是民营公司,还处在初级阶段,股权结构安排

百度股权结构(原来是这样啊! 百度股权结构2015

百度股权结构百度(Baidu,Inc原Baidu.com,Inc)于2000年1月18日在开曼群岛注册成立。该群岛位于加勒比海,是一块英属殖民地,由三座岛屿组成,离美国东南方的佛罗里达州不远。开曼群岛在1978年获得了一个皇家法令,法令规定永远豁免

人和集团关国亮退股 山水集团抢夺式“退股”

      香港主板上市公司山水集团前不久强推全员职工退股,引发部分职工强烈抵制。分析山水集团的退股方案,应该说,职工的维权是有根据的。退股也好,入股也罢,在本质上都属于民事活动。既然是民事活动,就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

身陷敌后 剑南春身陷“退股门”风波

     剑南春集团正在经历一场不小的“员工持股”风波。  不久前,剑南春推出了一份员工持股信托计划,希望能够取代2003年改制时所建立的职工出资信托持股制度。但是,这一计划受到了一些员工的强烈抵触,因为在这些员工看来,这一计划

声明:《农信社股权质押 “退股潮”拷问农信社股权结构》为网友君心今何在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