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价值被低估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人民币对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被长期人为压制,目的是促进出口和经济高速增长,其结果必然伴随国民财富的长期大量流失。按照购买力平价法初步估计,我国1994年以来通过出口贸易流失国民财富27~34万亿人民币。
一、按国家统计局公开的数据推算——1994~2007年购买力损失达到34.3万亿元人民币
购买力平价理论并不高深。我们可以举例说明。比如说,依据国家统计局网站提供的信息推算,2005年按购买力平价计算人民币对美元的汇率是2.147:1,也就是说,在中国2.147人民币的购买力与1美元在美国的购买力大致相同。
2005年人民币兑美元的官方汇率中间价是8.1026,在中国花8.1026人民币购买的商品或劳务卖给美国人只能得到1美元,也就是相当于2.147人民币的购买力回报,净损失5.9556元的购买力。2005年我国出口总额7620亿美元,共计形成购买力损失4.538万亿人民币。2006年、2007年低汇率条件下我国出口贸易导致的购买力损失分别达到5.613万亿和6.589万亿人民币。1994~2007年共计形成购买力损失34.3万亿,超过了我国建国以来全部财政收入的总和。
二、按世界银行修正后的购买力平价(PPP)数据推算——我国出口贸易同期损失27万亿元人民币。
世界银行2007年12月公布的《国际比较计划》(ICP)报告,将人民币的PPP由2004年的1.9修正为2005年的3.4。按照世行修正后的购买力平价汇率计算我国2005年出口贸易导致的购买力损失为3.58万亿,2006、2007年损失分别为4.399万亿和5.0628万亿。1994~2007年合计损失27万亿人民币。同样,超过了我国建国以来全部财政收入的总和。
购买力平价理论尽管不尽完美,各种数据也可能有失真或不够准确的地方,但以上计算大体上也能说明一些问题。正如茅于轼">茅于轼先生所言,世界上永远不会有损人利己的汇率。人为压地本币汇率,意在促进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实现后发优势。这种人为过度贬值政策实施的早期不能不说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这种政策的长期持续已经实实在在地造成了国民财富的大规模流失。
我们不可能两次踏进同一条河里。世界上没有一劳永逸的政策或措施。世事变幻,政策必须不断做出调整才能使一个好的政策初衷得到有效的贯彻落实。政策当局在政策渐进修改和不断完善方面缺乏应有的应变能力,结果往往是好事办成坏事。究其原因,或者是没有这样的能力或许没有这样的机制或体制。无论什么样的原因,面对人民币价值长期被人为压低导致的数以十万亿计的巨额国民财富流失,无论是谁都不应该无动于衷!
(以上内容为初步结果的预报,相关内容正在完善中)
附表-1 买力平价法估计我国历年出口贸易流失的国民财富
(汇率:人民币兑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