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4节: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1)



系列专题:《从中关村到中国社会:中国的新革命》

  可是那只"金蝶"仍然在他身边翩翩起舞。1998年5月6日,一家闻名全世界的跨国公司--国际数据集团(IDG)用2000万元人民币买下金蝶20%的股权。这是外国资本第一次进入中国财务软件行业。按照当时中关村《试验区报》上的报道,这是"给金蝶插上了金翅膀"。在这之前10天,徐少春把他在中关村的分公司沿着白颐路向北挺进至少两公里,在新落成的理工科技大厦落下脚。这样一来,就让两个对手挨得更近了。

  即使对于一个经验丰富的成功者来说,中关村也是一个充满风险、变幻莫测的地方,巨大的财富会在分秒之间易手,而失败也会猝然降临在头上。身边有个敌人,形影不离,低头不见抬头见,也许正是激励用友不断前进的最大动力。后来好多人夸奖王文京居安思危,每战必胜,就连坐在街对面"方正大厦"里那个老谋深算的张玉峰,也连连感叹"这个企业值得研究"。如果有谁听了这话真来研究,可别忘记,除了王文京本人之外,它身边有位强大的、具有战斗精神的敌人,是个原因。

  第十六章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

  凭什么?就凭我们这帮人的脑袋!

 第84节: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1)
  我们此前谈到刘迎建摘掉上校军衔、王文京辞去国家公职,两人不约而同投身于计算机软件这个行当,从零开始,艰难挣扎,巴望着自己的技术能够占领市场,这都是过去10年发生的事情。到了1998年,情况虽有好转,却还没有谁能料到,在21世纪的第一个十年,中国软件行业只因有了这两个人才显得特别精彩。中关村在高新技术领域中所具有的这种奇特的影响力,最大的缘由莫过于生活在这里的人们可以去做他们想做的事。他们比这个国家任何地方的人民都拥有更多的自由,这一点在"中关村人"的开拓史上至关重要。"中关村人"这个词,我们是在《试验区报》1998年的"元旦献词"中第一次看到的。"新年的太阳已经照耀在中关村的上空,"海淀区副区长王孝东在这一天写道,"让我们发扬‘中关村人‘的理性思考,大胆创新、携手并进"。

  经过沙尘漫卷的几周之后,北京进入了它的最美丽的季节。5月4日是个"青年节",北京大学迎来了建校100周年纪念日。全世界几乎所有著名大学的校长都受到邀请,到中关村来参加一个"校长论坛"。69家日本公司捐出27000万日元,要为北京大学修建一座校史博物馆,而这所大学也的确渴望着永久性地保留过去百年的沧桑。然而这样一来,又惹出问题。就像刘军宁当时在"北大百年同学会"演讲中的叹惋,"北大建校已百年了,社会对其传统是什么却莫衷一是"。然而也有人不同意这个说法。他们在谈到"北大精神"时,喜欢说"爱国主义",至于"自由"二字,他们不喜欢。中关村迄今为止都是以"新技术产业试验区"来自我标榜的,有趣的是,它再次成了一场争论的发源地。有人说"北大百年"是个导火索。那么炸药是什么呢?"它肯定不是那些喜欢闹事的大学生,当然也不是那些标新立异的文人墨客。"一个记者这样回答,"假如你说的炸药真的存在,那么它一定深深地埋在民间。"

  "自由"这个话题虽然在1998年春天涌到表面,但却不是谁的新创造。它只不过表明,这个国家开始接受一个早已被它的人民接受的思想。假如我们以为"试验区"的含义仅仅就是发明新技术和推销新产品,那就小看它了。事实上,它也在试验着新的社会思想和价值取向,这一定是开拓者们始料不及的。1998年的争端除了为双方提供一个表达自己想法的机会之外,没有结论。中国人在过去岁月里一直从极端的意识形态和非此即彼的选择中吸取力量,最近20年则又事事依靠模棱两可。自由主义者的队伍壮大,士气上升,从纯粹经济和科学技术的立场上来说,它却是生生不息的力量源泉。

  然而所有这些都是"事后诸葛亮"。在1998年,没人这样说。那时候中关村人只有一个想法,就是让他们的饱受争议的事业得到更多人的认可。

  5月第二周,也即"北大百年庆典"之后那几天,超过80万人在一个周密计划的诱导下来到白颐路。政府以一场盛大集会,"首届中关村电脑节",来纪念"试验区"成立10周年。他们把23条横幅横挂在9座过街天桥上,在白颐路和海淀路两边竖起800面彩旗,架上600个灯箱。距离北京大学东门不远的十字街头,一个巨大的金属结构的"分子链"模型矗立在百花丛中,这是政府刻意设计的标志物,一到晚上,发出道道光束,胡乱射向浩渺的星空,街上华灯齐放,照得中关村如同白昼。警察封锁了所有机动车进入的通道,只有10条公共汽车线路除外,它们是被特意叫来为"电脑节"服务的,免费乘坐。当地人以鲜花、欢呼、锣鼓、彩旗、气球和飞艇来欢迎蜂拥而至的参观者,让他们不花一分钱就能进入任何展馆和会场。每个角落都被五颜六色的标语彩带弄得热血沸腾,其中一个巨大的横幅上这样写着: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09972.html

更多阅读

危机与机会 第8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6)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为什么要到马克思那里寻找金融危机的答案?/159  ②如何用马克思主义来理解这次金融危机?/160  ③如何将1929~1933年金融危机与这次金融危机进行比较?/163  ④本次金融危机的前景

危机与机会 第7节: 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目录(5)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经济篇)》  ①改革开放30年,我们付出了怎样的代价?/125  ②怎样看待飞升的房价与摇摆的工资?/126  ③这次危机的主要矛盾是什么?/127  ④如何打破经济增长魔咒?/129  第十三章 如何从民生角度

物理选修3 5目录 第7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 目录(5)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企业篇)》  ① 三一重工采取了什么样的国际化战略?/133  ② 经济危机暴露了哪三个问题?/135  ③ 为什么三一重工选择海外建厂而不是并购?/138  ④ 三一重工走国际化之路为什么是成功的?/140 

高中语文必修4目录 第6节: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 目录(4)

系列专题:《后危机时代的中国机会(企业篇)》  ① 格兰仕在国内外市场上遭遇了怎样的危机?/99  ② 俞尧昌是如何看待竞争和市场占有率的?/100  ③ 面对金融海啸,格兰仕该怎么走?/103  ④ 格兰仕的新市场在哪里?/104  ⑤ 格兰仕

声明:《第84节:在信息时代的入口处(1)》为网友南风往北吹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