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内500次买进卖出的警示
武汉科技大学 董登新(教授)
笔者按:在境外发达股市中,政府“救市”一般不会“直接”在股市的交易“税费”标准上动手脚,而主要是通过向银行注资以释放“流动性”,或是通过大幅降低基准利率来放松银根,扩大社会资金总供给量,从而“间接”改善股市的外围资金供给环境。
2007年,我国证券交易印花税完成2005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17.4%,增收1826亿元。于是,有人据此判断:“印花税快速增长的主要原因之一就是上调了税率”,进而他们得出结论:目前熊市的根源就是证券交易印花税过高。因此,政府应该采用降低印花税的方法来“救市”;或者有人干脆说:降低印花税并不是为了救市,而是要还原印花税的本来面目。笔者认为,上述推论似是而非、苍白无力、缺乏科学依据。
自中国股市开门18年来,证券交易印花税曾经历了不少变动,其中,最高税率为0.6%,仅采用1年;最低税率为0.1%,仅采用了2年;0.2%的税率使用了3年;0.3%的税率使用了6年;0.4%的税率使用了3年半时间;0.5%的税率使用了1年。
也就是说,在中国股市18年的历程中,0.3%的印花税税率标准使用时间最长,长达6年,占1/3的时间;其次是0.4%,采用了3年半时间。因此,如果有人说要回复印花税的原本税负标准,那么,现在的0.3%就是中国过去18年中采用时间最长的税率水平了!因此,从18年的历史来看,0.3%的印花税税率正好是中间水平,或者说,税负基本适度。
此外,有人硬将中国的印花税与一些国家或地区股市的印花税进行税率横比,这是不科学的。因为世界上大多数股市已在逐步取消印花税,取而代之的是以资本所得税为主体的复合税制,比方,英国既征缴单边印花税0.5%,更要缴付资本所得税和红利税;在美国,虽无印花税,但它有资本所得税和红利税。为此,笔者认为,中国的印花税问题不是如何降税的问题,而是要不要改革股票税制的问题,这与救市毫无关系。
因此,面对目前中国股市存在的问题,笔者不禁要问:究竟是印花税税率高了,还是股市换手率太高,或是交易行为(买进卖出)过于频繁?
前一阵子,媒体上流行一则新闻:某股民入市一年,将手中10多万元炒成几千元。有人问其所以然,细心记者发现:该股民在一年中竟然发生了500多次(笔)股票交易行为。因此,大家要问:炒股究竟是给证券公司无偿“打工”,还是为自己炒股过瘾?答案当然是:投资赚钱!
拿A股与港股相比,2007年1月4日,香港主板流通市值是沪深A股的5倍多;2007年12月31日,沪深A股流通市值总和仍不及香港主板流通市值的1/2!
然而,从2007年全年交易总额来看,沪深A股全年交易总额却反过来是香港主板的2倍多!这唯一所能解释的就是:大陆A股交易频繁、换手率超高、投机严重过剩!
正如上述那位股民,一个账户一年交易500多次(笔),一年亏损10多万,几乎血本无归!请问这位股民朋友:究竟是印花税税率高了,还是买卖太频繁了?笔者认为,2007年2000多亿的股票交易印花税正是这样由股民自愿缴纳上来的!当然,还有券商也对等地从股民手中获得了2000多亿的佣金!股民换手交易越频繁,股民贡献就越大!
最后反思:劳动致富仍是社会的主流,提倡劳动致富并未过时。对华尔街人来讲,“炒股”只是适合少数人的一种职业;对普通百姓家庭而言,炒股不是理财,而是一种纯粹性投机!在中国,“炒股致富”只是万分之一的小概率游戏。只有以“养老”为长远目标而进行的股票投资,才能更理性、更从容、更高效!然而,在中国,投资理性的回归尚有较长一段路要走,我们所要付出的代价就是股市的暴涨暴跌、大起大落,股民所要付出的将是不断“复制”亏损的代价!
政策建议:降低印花税税率,反倒不如取消印花税,并开征资本所得税。在资本所得税中,我们可以通过设置较高的起征点或免征额,以减少或免除中小散户的税负;同时,通过设置超额累进税率,可以让赚得越多的机构或大资金投资者承担更多的税负;此外,通过设置持股期一年以上的资本所得减半征税的优惠条款,以鼓励机构或股民进行长期投资,从而降低交易频率,这样便可大大化解股市的过度投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