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道: 中国工行、中行两大银行公布的业绩引起了此间媒体广泛的关注。在惊叹的同时,媒体纷纷分析次贷危机对中国大银行的影响。普遍的看法是,中国银行业的成绩今年会不如去年。而且,这些好成绩似难扭转目前中国股市倾泄不止的莫名其妙的颓势。中国股市究竟是着了什么魔了?狂泄之势何时会止呢?
中国两大银行成绩特好
德国"商报"以"中国的银行大赚银子",而"法兰克福汇报"以"中国的银行感受次贷危机"为题来报导这同一件事。标题是事情的两面,当然都谈到了事情的两个方面。
德国"商报"说,继中国一些较小的银行在前几天通报去年获得三分之二的赢利增长之后,两大银行也报了同样的喜。当然,两大行的喜还是有程度上的不同的,据中财网,工行在2007年实现税后利823亿元,同比增长了64.9%。中行实现净利润562.48亿元,同比增长了31.33%。法兰克福汇报说,中行总行持股66%的香港分行净利润也增长了10.3%,达154.5亿港币。
次贷对中国大银行的影响难以估计
两行也公布了他们持有的美国次贷债券。工行称,该行持有美国次债总额为12.26亿美元,"相对于2007年末的浮亏,4亿美元的计提已达112%的拨备覆盖率"。中行受美国次贷影响应该是中国银行中最大的,该行称,截至去年底,持有美国次债的账面价值为49.90亿美元,"占集团证券投资总额的2.13%"。该行采取了"审慎的减值评估程序",截至去年底,就美国次债计提减值准备12.95亿美元。并在股东权益中确认了2.82亿美元的公允价值变动储备。
然而,德国"商报"称,许多分析家认为上述储备金是不充足的。一些专家甚至估计中行在次贷危机中的损失额最高可达30亿美元。之所以有这类观点,主要是外界专家们认为中国的银行在这方面操作中的透明度严重不足。Alix Partners驻上海的银行专家诺伊曼(Ivo Neumann)说,由于缺乏透明度,很难估计中国的银行实际购买的次贷是否多于他们所承认的。
几周前,高盛银行集团的分析家们就把中国大银行的短期期待值减少了四分之一,他们说,如果中国银行能更明确地公布他们的次贷与非次贷持有情况,我们对其看法就会变得更积极。
中国银行业今年势头将弱于去年
法兰克福汇报说,中国银行业去年平均增长了16%。该业得益于中国迅猛的经济增长率。但2008年对中国银行业来说就不会那么顺了,原因是:中国股市下跌,中国政府仍然在采取措施限制贷款额的增长。工行2007年贷款余额比上年增长了12%,中行增长了17.5%。"分析家们估计",今年中国银行业的业绩将只增长10%左右。
好成绩难挽股市颓势
中财网称,多名银行业分析师都表示,两行的业绩并没有出乎大家的意料,应该不会给市场带来太大惊喜。"截至昨日,国内一半以上的上市银行都交出一份绝对漂亮的业绩,但是银行股价却始终在低点徘徊。"
两行在中国A股中引起的反响果然十分的低沉,倒是在境外反响很好。周二,中行股价在香港涨了7.3%,可是在上海股市上只升了1.2%。工行同日在香港涨了8.4%,但在上海也只涨了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