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中国人财富史纲:金钱的秘密》
第三章:春秋哲思:财富有大道 道不语无德之人。 财不传不富之徒。

春秋战国时代,由于周天子皇权的衰落,为我国的财富巨人出现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舞台。事实上,我们现在能够知道的最早的财富智慧,正是发源于这一时代,而且这一时代的财富智慧呈现出五花八门的多样性,是此后的任何一个时代再也未曾出现过的。 春秋年间出现了众多的财富巨人,如陶朱公,如白圭,如端木赐,如郭纵,如乌倮氏,如寡妇清等等,这些财富巨人不仅拥有着富可敌国的财富,让当时的诸候列国为之趋拜奉承,仰其鼻息。最重要的是,这些财富巨人们还根据他们对于财富的研究与思考,提出来一系列的聚敛财富的思想,时至今日,这些财富哲思经历了近三千年之久的岁月洗练,愈发明晰而显出其卓见真知。 (1)陶朱公范蠡的十二循环说 成功就要反其道而行之,财富必然是在人最少的地方,如果你一味的往人堆里挤,那就必然的一无所获。 财富七策灭敌国 陶朱公范蠡是最早提出来有关聚敛天下财富的十二循环理论,并依据这一理论多次暴富的人,他的财富之道即使在现今仍有着不可低估的价值与作用,其可应用的领域远超过我们的想象。 范蠡师承于农家学派的创始人计然,所以他的理论在历史上又称之为“计然之说”,或许这是因为这一理论并非是由他始创,而是自老师计然那里承传而来的原因吧? 但是范蠡少时,却不修边幅,不事生产,隐匿于穷乡僻壤之中,靠着哥哥和嫂子吃饭,整天游手好闲,不务正业。虽然他时有惊人之语,但当地人都因此而看不起他。适逢文种为谋求强大越国的策术,四处寻访名贤,听说了范蠡之名,就要前去拜访,当地的官员阻止说:范蠡只不过是一个浪得虚名的狂人罢了,没必要劳驾文种前去,文种却不以为然,坚持要去拜访。但是范蠡却一连两次避而不见,这更增加了文种对他的兴趣,一定要见到他不可,就要准备第三次拜访。直到这时候,范蠡才对哥哥嫂子说:请为我准备一身衣服和帽子,有客人要来了。 当文种见到范蠡之后,范蠡侃侃而谈,听得文种大惊大喜,情知得到此人相助,则强越灭吴,不过是举手之劳,就以华车载着范蠡,恭恭敬敬的把他迎到王宫,越王句践躬身相迎,从此开始了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灭吴之举。 为了灭吴大计,范蠡向越王句践献上了七条“计然之策”,都是从农业生产方面入手,目的是摧毁吴国的经济命脉,这七条之策只使用了其中的五条,吴国的经济发展就已经被搞跨,徒有伍子胥、孙武子这样的能臣名将而不能用,最终为越国所覆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