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改变自己:穷人缺什么》
穷人总是把最光鲜的东西堆在表面,让人晃眼之下,得到一个光鲜的印象。然而表皮下面的东西却不容易安顿得好,稍不注意就七拱八翘,让光鲜像一个小丑,滑稽可笑。小丑的外表为什么那么鲜艳?不是没有道理的。 许多雄性动物都有着夸张的外表,比如孔雀的尾巴、狮子的鬃毛、鹿的角等等,除了吸引异性的眼球外,就是为了同性间的战争。两只雄猩猩为了争夺一只雌性而宣战,但它们并不直接开打,而是怒目圆睁,愤然发声,做出一种决战的态势。真正打起来的时候并不多,在这种态势的较量中,常常就会有一方败下阵来,另一方大胜而归。 不战而屈人之兵,是一种境界,虚荣也是一种生存智慧。不管实力如何,先把架势摆好再说,狭路相逢,勇者胜。 穷人是最容易彼此贬低的,相互不容。因为他总是想压倒对方,只有这样,才不会被对方压倒。虚荣和刻薄往往相辅相成,贬低别人是为了抬高自己,之所以要抬高自己,是因为除了自己,没有人会去抬高你。 穷人的节俭 穷人的节俭不是一种觉悟,而是迫不得已。他们骨子里其实也想奢侈,但条件有限,就算把所有能用的都用了,甚至把不能用的也用了,在别人眼里还是节俭。 他的奢侈只能放在一些特殊日子,以便把平时从牙缝里抠出来的钱,集中起来,痛快一掷。
![第27节:穷人缺品位(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51158926064.jpeg)
穷人其实是喜欢摆阔的,因为奢侈是一种可以炫耀的事。对穷人来说,奢侈绝对是种光荣,如果逢年过节不能大碗大碗把剩菜倒掉,那才是种遗憾呢。 穷人为了给自己迫不得已的节俭找到根据,就对富人的节俭大加崇敬,他们会说:"看,那个大老板在小店吃了一碗面;那个国际大公司打印纸都要双面用……"在穷人的赞美声中,富人的形象更加光辉,他的节俭反而带来美誉度,成为穷人学习的榜样。 同样的做法如果发生在穷人身上,可能就会为别的穷人所不齿。穷人是需要为自己脸上贴金的,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面子。如果一个人感到自己很穷,增强自信的最好办法就是让自己看上去很富。所以穷人的生活中反而是规矩很多,乱来不得的。 穷人吃补品 穷人去拜访富人,常爱提一大堆花花绿绿的保健品,富人是笑眯眯地收下了,但一转身就放进了柜子,要么等它发霉扔掉,要么回赠给别的穷人。 他自己是绝不会吃的。谁知道那金灿灿的包装里面,到底装的是什么玩意儿!富人最爱惜自己的身体,爱惜身体就不能乱吃。想吃鳖,买一个活的回来炖,那鳖精算什么事儿啊! 穷人也想买鳖,可是鳖贵呀。想一想,"鳖精"者,鳖之精华也,何况说明书上说,里面还加得有其他名贵中药,每天补一点,又均匀又便宜,还不上火,哪里去找这等好事! 这种价廉物美的东西,正是为穷人量身定制的! 穷人衡量是否物美,首先要看它是否价廉。而价廉的东西必定是批量生产的,很难精致。 穷人身上穿的是化纤织物,客厅挂的是印刷油画,吃加工食品,看电视节目--看一场歌剧3000块钱,就像买一只正宗野生的鳖一样,一顿就吃完了,简直是浪费。 有鳖精可吃就已经很不错了,想想旧社会……唉呀!都什么时代了,还提它做甚!能吃补品,说明温饱问题已经不成问题,新的问题是提高档次的问题。你别说,服了鳖精,真的还管用,吃饭倍儿香,睡觉倍儿沉,走路也精神了,说话也利索了,敢情!万物源于心,一切的病都是心病,心病好了,身体也就好了。 反正花钱不多,有这么个意思就行了。 穷人看电视 电视是穷人的宝贝,穷人没有电视,就像世界没有色彩。 有人说,如果你没有在华灯初上的时候,到上海的大剧院看一场演出,管它是越剧《红楼梦》还是歌剧《茶花女》,你就不能说是了解上海。 如此看来,99%的上海人,哪怕已经在上海生活了几十年,其实都是不了解上海的。对于几百元一张的票价来说,不了解也就不了解吧,反正是上海户口,谁也不能说你不是阿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