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和儿子一起成长》
赏识的语言和行动,如温暖的阳光,注入人内心无穷的力量。一些世界名流回忆他们成功的时候,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在他们小时候,经常被家长称赞"你很棒"、"你很聪明"、"你将来一定有出息"。 世界三大男高音歌唱家之一帕瓦罗蒂还是个孩子时,祖母常把他抱在膝上对他说:"你将会成为一个了不起的人物!" 后来他当了小学教师,偶尔唱唱歌,但他的父亲不断鼓励他,说他唱歌很有潜力,成名之后,他说:"如果没有父亲的激励,我就永远不会站在舞台上。老师培养训练了我,但是祖母的那句话,让我用勇气和信心走向成功。" 夏杨小时候,每当他取得了好成绩,或者做了一件让他自己感觉很自豪的事情,或者让我感觉很骄傲的事情,我都是像开"新闻发布会"一样,向所有亲友炫耀他的"成功"。这就像拿着放大镜一样,去放大他的优点,而且夸赞时一定要当着他的面,是有意识的表扬。

因为从小对夏杨创设了母语式的英语环境,他的英语听力和口语能力都很强,小学就经常与我在家里用英语非常流利地对话,但他始终不肯在外人面前讲英语。 在我举办的英语俱乐部里,有外国人,有中国人,都是成人,我们在一起用英语交流谈话。夏杨躲到我的身后,听着我们热闹的对话,忍不住突然会把小脑袋钻出来,冒出一句英语。然后大家就惊讶:呀,这个小孩子,不但能听懂我们的英语谈话,而且英语讲得这么流利、地道。大家很赏识他,然后我马上当着大家的面说:"他的英语口语能力很不错了,他完全可以和我们大人一起聊天了。"然后大家就把他当成我们英语俱乐部的一员。 从那以后,他慢慢地敢于在外人面前展示他的英语口语了,而且越说越流利,越说越自信。后来他成了我们成人俱乐部中经常主持英语节目的年龄最小的主持人,并且很受大家欢迎。 夏杨在上高中的第一堂英语课上,就用流利的英语,对自己做了优美的长篇大论的介绍,使同学们对他刮目相看。 "疯狂英语"的李阳到实验中学讲座的时候,大家都推举夏杨上台和李阳比试一下。大家一起喊:"夏杨,夏杨。"可能因为夏杨的英语说得比较快吧。几句寒暄后,李阳说了一句很快的英语想难住他,问他在这儿干什么,可夏杨却立刻回了一句《狮子王》里的台词儿,"What do you mean what am I doing here - what are YOU doing here?"(你问我在这儿干什么是什么意思?你在这儿干什么?)李阳当时就说"我对付不了这个家伙,让外教来对付他",当时全校学生都在流传"夏杨打败李阳"的趣话。 虽然夏杨自己很清醒,认为李阳的英语还是很有水平的,但这件事对他在一个新集体里面的自我感觉影响很大。他整个人的精神面貌、心理状态,都是充满了自信的。这种自信为他以后勇敢地去面对剑桥的考试、迎接新的挑战和加入新的团队,奠定了很好的基础。 我认识一位军人朋友,他习惯了在部队对战士的严肃和批评,而且把这种习惯也带到了家里。因此,他的儿子从小到大,无论取得了什么样的成绩,做得怎样好,他都永远板着脸。即使他已经因为儿子的成绩在心里乐开了花,可就是不对孩子说一句赞扬的话,而且还经常"鸡蛋里挑一点骨头",弄得父子关系很紧张。儿子中学毕业后,说什么也不考大学了,就因为他爸爸总是对他不满意,儿子说要早独立。其实,那个孩子是一个在学业上很具潜力的孩子,我为此很为他惋惜。 对孩子的赏识教育是一种艺术,下面的这几点与大家分享-- 及时激励。孩子的良好行为一经发生,就要及时肯定,时间越早,效果越好。就像批评教育孩子一样,一定在孩子有体验的时候进行,这样就能强化他对被赏识的记忆和感受。 表扬要具体,不要说些不符合孩子心理的空话。比如,孩子和小朋友一起摔倒了,孩子把小朋友扶起来,家长就不能只说:"今天你真乖啊!"指向性不强。你可以说:"今天你把小朋友扶起来,做得很好,妈妈很高兴,以后就要这样,和小朋友互相关心,互相帮助。"让孩子明白因为什么受到表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