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大数据营销
几乎没人能够想象,没有了互联网的世界将会怎样。互联网赋予了公民权利,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带来了不计其数的创新爆发。数以亿计的人使用互联网购物,便捷轻松地与人沟通、分享观点。 然而,互联网的全球化意味着,完整的数字化记忆以及“记住成为常态”所带来的诸多挑战,跨越了地理上的界线,完整的数字化记忆正在挑战着我们所有人。因此,本书所传达的信息对于亚洲的互联网用户同样也很重要。 有人认为,完整的数字化记忆在非民主社会更加危险,因为非民主社会中公民无法直接限制政府利用从网上收集到的海量私人信息。但是,这种观点却遗漏了关键的一点,那就是:大量数字化的私人信息不仅可能在今天被滥用,在几年甚至几十年仍然可能被滥用。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讲,一个人是否生活在民主社会,与数字化记忆是否被滥用并无必然关系。如果私人信息被抓取后,以数字形式在未来被储存了很久很久,那么,即便生活在民主社会,它仍然像一颗定时炸弹——因为,未来任何非民主政府都可以利用这极具价值的信息权力宝藏。
![取舍之道感言 大数据取舍之道](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83180647699.jpeg)
假设真正的危险并非来自于政府机构滥用信息权力,而是来自于巨大的商业机构——这些商业机构借助自己位于全球信息流中战略瓶颈的优势地位,获得我们相当多的私人信息流,那么又将会怎样呢? 我的建议就是:充分运用互联网使其发挥全部潜能;并且,通过给互联网设置遗忘的功能,以确保互联网被那些大权在握之人当作工具滥用的可能性越来越小,而让互联网一直充当创新、沟通和赋予权利的工具。 我在书中描述过的许多情况每天仍然在发生:被互联网抓取到的信息量在突飞猛进地增加。今天,世界上90%以上的信息是数字形式的——因此能够毫不费力地进行存储、加工、操作和发送。 这一切都很重要,运用强大的统计工具,我们能够理解抓取到的大量数据,而且能够提取其中一些潜在的价值。“大数据”运动就像互联网一样,将会在世界和社会的运转方式上带来跨越式的变革。但“大数据”也会增加抓取更多数据以及将它存储更长时间的压力,对数据的过分痴迷会让人唯恐丢失一些可能获得的潜在价值。 在这个背景下,完整数字化记忆的隐患需要的不仅仅是重复提醒——它们需要被不断强调!我相信,《删除》将会在未来很多年,对我们理解互联网具有深远的价值。只有这样做,才能确保互联网一直是经济和社会进步的智慧源泉,而非大权在握之人赋权的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