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市场的多层次 论中国多层次区域金融市场的构建



论中国多层次区域金融市场的构建

国家社科基金资助课题---区域金融研究

《金融管理与研究》2008年1期

孙 飞 博士

中国地区间金融发展不均衡与经济差距扩大的形成原因是十分复杂的,这就决定了在中国区域金融发展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方面需进一步探索其内在规律。我们现有区域金融发展与改革的举措有成功的,也有不足的地方,特别是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有效构建已成为一项重要的课题。

一、中国整体建设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的路径优化

多层次资本市场应该包括债券市场、股票市场,还有金融衍生品市场。高效完善的金融市场是一个多层次市场体系,能满足不同主体的投融资需求,因此要大力发展包括资本市场、货币市场、信托市场、保险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在内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加强金融市场的基础性制度建设,完善市场功能,促进不同层次市场协调发展,发挥金融市场体系的整体功能与放大效应,提高金融市场体系的运行效率。

要建设一个架构完备的多层次金融市场,至少要进行以下几方面的优化:

(1)、要进行法律调整和完善。有关多层次金融市场的法律至少有《公司法》和《商业银行法》、《证券法》、《信托法》、《保险法》等等。对于《公司法》来说,一是要重新认识和定义股份公司。在市场经济国家,股份公司不过是资本的若干组织形式之一,私募设立股份公司无须政府批准(台湾对实收资本达5亿新台币的公司强制其公开发行),有些国家甚至公募设立也无需政府批准。二是要大幅降低股份公司的设立门槛。目前中国大陆设立股份公司的最低资本金要求是1000万元人民币,而台湾仅为100万台币(折合25万人民币)。在德、法、意等欧洲国家,股份公司的最低资本金大多仅合人民币几十万元,美国一些州甚至没有最低资本金要求。相比之下,我国设立股份公司的标准过高,存在着严格行政管制(根据国家工商总局规定,股份有限公司设立登记需国务院授权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批准文件,募集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还应提交国务院证券管理部门的批准文件),导致股份公司的数量过少(目前我国大陆股份公司的数量没有确切统计,估计总数1万家左右。而仅在台湾一地,股份公司数量就接近16万家)。三是要严格区分股票的“公开发行”和“交易所上市”。目前在我国公开发行股票必须经过证监会批准,形成公开发行=股票上市。事实上两者是不同的,公开发行的股票没有必要非要通过交易所流通。对于后者来说,调整的关键在于打破禁区,允许建立和发展场外交易市场,并使事实上已经存在的大量私募活动合法化。对各地现有产权交易市场,则应允许其对股权交易证券化。

(2)、要优化资本市场的发展路径。中国资本市场自设立以来就负有为国企改制和解困的使命,这种状况不仅造成资本市场发展目标的权宜性和发展方向不清,而且也带来了政策取向的矛盾。2004年2月发布的《国务院关于推进资本市场改革开放和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对资本市场的作用进行了重新界定,这是一大进步。其实就本质意义来说,资本市场的核心功能只有一个,就是提高全社会的资金配置效率,促使资金向最有效率、最有竞争力的企业流动。为了实现这一目标,资本市场发展战略、市场组织和市场结构、市场运行规则以及监管体制,都应以培育规范的、无歧视性的、高度竞争和高效率的市场为目标。如果为了实现政府的某些特殊要求而人为地限制资本市场的范围和市场主体,则必然会破坏资本市场的内在运行规律和机制。

(3)、要优化监管模式,由集中监管转向分层监管,由单一监管向多元化监管提升。如前所述,美国对不同层阶证券市场的监管模式和严密程度也是不同的。在市场的顶端,全国性证券交易所的交易活动受到了最严格的监管。监管采用的是法律规范、集中式的证监会监管、舆论监管以及行业自律相结合的监管模式,无论是上市公司还是交易商、中介机构以及各类专业人员,都受到了全方位的监管。随着市场层级的降低,来自外部的监管力度也逐级下降。纳斯达克市场主要由全美证券交易商协会负责监管,除对上市公司有一定的要求之外,监管侧重于做市商;OTCBB则主要对做市商的报价信息和交易活动进行监管,对上市公司没有挂牌要求,监管仅限于要求上市公司向美国证监会提交财务报告;位于最底部的粉单市场则几乎没有来自政府部门的监管,基本上完全依靠行业自律进行治理。这种分层监管体制的最大优点,就是可以节约监管成本,提高监管效率,将有限的监管资源用于保证对最有可能影响公众利益的市场的监管能力。尽管某些市场几乎没有任何具体的监管,完全依靠市场参与者的自我约束来维持交易秩序,但在严格而完整的法律特别是民事追究制度下,挂牌公司、证券商和其他中介机构的行为还是得到了有效约束。相比之下,由于我国尚未建立起这种分层监管的体系,证券市场的监管责任几乎完全由证监会承担。受监管成本和能力的限制,管理层不得不对开放新的市场领域十分谨慎,从而进一步固化了证券市场的畸形结构,使得中国证券市场长期仅有交易所一个层次,不仅降低了资本市场的融资效率,而且加大了资本市场风险。

(4)、积极发展资本市场,稳步发展货币市场、保险市场和期货市场:积极发展股票市场,创新交易方式,推进中小企业板制度创新,分步建设创业板市场,完善券商代办股份转让系统,积极稳妥、全面有效解决股权分置问题;加快债券市场产品创新,大力发展公司债券,不断拓展债券市场功能。不断完善货币市场功能,增加货币市场参与主体和交易品种;不断完善保险市场,支持专业性保险公司发展,培育多元化再保险市场,规范发展保险中介市场,拓展网上保险、远程理赔等新的服务方式;稳步发展期货市场,逐步推出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提供价格发现和套期保值功能的大宗商品期货品种,重点发展农产品和战略性资源商品等期货品种系列;进一步开拓外汇市场,增加外汇市场参与主体、交易模式和交易品种;积极进行金融期货创新,推动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推动期货、期权、利率远期、外汇远期、掉期等衍生产品交易市场的发展,为金融市场参与者提供避险保值工具。

二、中国应当怎样构建多层次区域金融市场

(一)梳理全国性金融市场与区域性金融市场体系的建设逻辑

一是将目前全国存在的具有资本市场性质的交易场所纳入政府监管范围,承认其存在的合理及合法性。上海证券交易所、深圳证券交易所属于全国市场,可以继续由中国证监会监管,地方性的资本市场可以考虑由地方政府行使监管职能;二是在资本市场实行自律管理,约束和规范会员单位的行为;三是不管是全国性交易场所还是地方性的交易场所,国家允许其制定自己的上市挂牌标准,从而更好的适应市场主体的要求和推动经济的发展;四是不管是公司制的交易所还是会员制的交易所,其性质都是市场一个独立经济主体,是要有赢利的,公司制的交易所表现为公司的赢利,会员制的交易所虽然交易所本身不要求赢利,但是会员依托交易所一定是要赢利的。所以这两类组织形式的交易所都是要赢利的,在这个大前提下,允许交易所兼并重组,经营不完善或者脱离资本市场发展要求的交易所将被淘汰。

为了彻底推动各区域金融市场的发展,我们认为我国可从政策上推动个别区域的金融发展环境,例如关于股份制银行、外资进入我国银行业限制的逐步放开、深圳中小企业板的设立,十六大报告及国务院关于资本市场发展的九条意见对多层次资本市场的规范等。 特别是在针对技术产权交易机构和产权交易机构(以下统一称为交易机构)的发展,它们普遍受到地方政府的支持,机构性质一般为事业法人或者企业法人,运行模式基本是会员制。交易机构在成立后,都纷纷借鉴同行经验并根据当地情况制定交易制度,逐步完善市场的游戏规则。严格的讲,金融市场包括资本市场属于信息市场的范畴,所有金融产品的交易都是投资人对公开信息及其它渠道信息的判断来进行的,所以关于信息披露制度的制定便成为资本市场发展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

经济变迁源自于制度的变迁,同样多层次金融市场的建设对交易制度供给提出了新的挑战,因此,交易机构制定各自的交易制度应该是顺应经济发展规律的要求。但是,在各地的实践中我们发现,许多交易机构的制度供给是无效的,尤其是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定的交易制度,它们没有和市场经济改革融合到一起,所以在推动产权交易市场建设方面还没有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进一步从更高的层次来分析,许多交易机构正忙着搞战略联合,建立区域市场,营造氛围和扩大影响,但其致命的弱点是没有统一的制度供给,这种联合只能是流于形式,还没有触及建立产权交易市场的核心工作,所以这种形式联合失败的可能性已经非常之大。

在多层次区域金融市场的建设方面,涉及到的核心创新是: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股权登记托管业务重新开展起来,郑州、深圳等省市在90年代后期以来相继出台了有关政策法规:深圳规定,深圳证券交易所的证券登记公司全部移交给深圳国际高新技术产权交易所,并开展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的股权登记托管业务,为非上市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股权托管、股权质押、增资扩股、转让过户、分红派息等服务,这种做法已经向柜台交易市场的建设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类似的做法如河南郑州技术产权交易所、成都股权托管中心、山东产权交易中心、上海联合产权交易所、北京产权交易所等。在产权市场建设方面,另外一个核心创新是,制定非上市股份公司的挂牌标准和信息披露制度。因为企业是多层次的,投资的风险偏好是不同的,所以资本市场一定是多层次的,同样交易制度是多层次的。西安技术产权交易中心(以下简称交易中心)对此有着深刻的认识,并且借鉴美国NASDAQ的成功运行经验,结合我国的具体国情,建立了中国产权报价系统(以下简称报价系统),制定较低的挂牌标准和相应的信息披露等交易制度,推动了科技型企业的产权转让和融资进程,并且日益得到市场的认同。在报价系统成功运行一年时间之后,在2004年5月份,交易中心将报价系统分设成两个报价系统即中国产权第一报价系统和中国产权第二报价系统(以下简称第一系统和第二系统),两个系统执行不同的挂牌标准和严格程度不同的信息披露要求。目前在报价系统进行报价和信息披露的企业126家,利用报价系统开展产权转让业务的全国会员单位36家,一个适应我国现阶段资本市场发展状况的全国报价系统将逐步趋于完善和成熟。

(二)金融市场的多层次优化建设

国外发达资本市场的实践表明,不同层次的资本市场之间存在着相当大的差异性。这种差异性由投融资双方的特性所决定,并满足着不同投资者和融资者的需求。因此,我们首先来确立如何建立中国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提出的建议是:积极发展以商业银行为主体的资本市场,同时稳步发展货币市场、保险市场、期货市场信托市场和产权市场。

首先就银行市场而言,我们认为建立以商业银行为主导的现代金融体系,充分发挥市场机制在配置金融资源方面的基础性作用,金融各业协调发展、有着较强的风险防范能力、市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能够充分满足经济社会对金融服务的各方面需求。要实现这一基本目标,在深化金融改革过程中,需要着力解决好五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加速建立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现代金融已将资本市场扩展到金融市场的各个方面,在国际经济中形成了以“资本市场”概念替代“金融市场”的总趋势。在发达国家中,自20世纪70年代末展开的金融创新,大大推进了资本市场发展,不仅有效满足了经济社会发展对各类资金(尤其是资本性资金)的需求,而且推进了金融脱媒现象的普遍发生。在此背景下,由商业银行主导的金融资源配置格局转化为由资本市场主导的金融资源配置格局,货币政策的调控方式和调控机制也以此有了重大变化。

此外,迄今为止,银行体系资产依然高达80%左右。在经济运行中长期存在着资金相对过剩与资金相对紧缺并存的矛盾现象。这一矛盾的金融性质是,债务性资金相对过剩而资本性资金相对紧缺。要缓解乃至克服这一矛盾,保障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促进企业经营运作的良性循环和城乡居民“家庭财产普遍增加”,可选择的政策路径是,加大推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力度,将城乡居民消费剩余资金和其他社会闲散资金有效地转化为企业经营运作和经济运行所需的资本性资金。 

为此,需要解决好三个问题:其一,按照《公司法》和《证券法》的要求,发展多层次公司债券市场,逐步改变由商业银行向企业提供中长期债务资金的状况,加速利率的市场化进程。其二,建立以经纪人为中心以证券公司网络系统为平台以存量股份入市交易为特征的新型股票交易市场,激励股权投资市场的发展,加速高新技术开放及其产业化进程。其三,建立各种类型和层次的投资基金,尤其是产业投资基金(包括海外产业投资基金),鼓励城乡居民投资于实体经济部门。到2006年9月,我国城乡居民的储蓄存款已达近16万亿元,金融资产总量已超过20万亿元。如果能够将其中的10%-20%转化为股权投资资金或长期债权资金,则可向实体经济部门提供几万亿元的资本性资金,这将有效促进微观经济面的和谐发展,也有利于提高宏观调控的效能。第二,加速建立金融的风险防范体系。在经济社会中,金融的基本功能是,通过识别、评价和组合(或分散)风险来管理和化解风险,从这个意义上说,金融是管理和化解经济运作风险的基本机制。但长期来,我国实行行政性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人为地割断了金融各业的内在联系,由此,使得在管理和化解经济风险过程中难以综合运用各种金融机制,形成经济风险累积于金融系统的现象。另一方面,在行政性分业监管格局下,监管部门直接以机构为监管对象,不分类别地将各类金融风险都统揽于自身,由此,引致了风险防范机制的混乱。

其次就资本市场而言,我们认为总体看可分为六个层面:首先,上海和深圳交易所主板市场仍是重点发展的“一层”,将鼓励大盘蓝筹股发行上市和现有上市公司的整体上市。其次,继续推进中小企业板块建设,扩大中小企业发行上市规模。第三,积极推进创业板市场建设,为创业资本提供退出通道。第四,进一步发展代办股份转让系统,构建统一监管下的全国性场外交易市场。第五,积极研究探索适应多层次市场建设需要的交易制度创新,研究建立不同市场层次间的转板机制。第六,尽快制订发布并实施《非上市公众公司管理暂行办法》及配套规则,建立全国统一的非上市公众公司监管体制和分级负责的持续监管制度,建立非上市公众公司的信息披露制度。

对上交所和深交所而言,两者要就是要从市场定位来建立各自的融资对象结构性安排,比如说,上海交易所作为蓝筹股集散地,将重点从交易结构、制度法规建设、证券商服务、蓝筹股融资平台等几个方面来为境内外大中型企业集团上市融资做好服务。而针对中小企业的服务定位,则主要定位在深交所的中小企业板。“另外,从各国发展情况看,没有创业板要实现技术创新是很难的,因此深交所要肩负着推动和建设创业板的任务。

此外,多层次资本市场的内涵,还应该包括市场产品结构的丰富,业界预期,债券等固定收益市场和资产证券化、股指期货等衍生品市场将是今年发展的重点。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金融工作会议特别提到,要扩大企业债券发行规模,大力发展公司债券等。2007年,债券市场或将迎来加速发展的黄金时期。首先,在积极发展可转换债券、分离交易可转债的基础上,推进分离交易可转债发行上市,推出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公司债券发行监管制度,提升发行与交易环节的效率。其次,有关基础制度建设正加速推进,比如制定债券发行的信息披露制度,健全债券信用评级制度和担保制度,研究推出债券受托管理制度和债权人会议制度,建立债券市场主体的信用责任机制,以及研究推动公司债券市场实施集中统一监管的各项工作安排等。最终推动建立统一互联的债券市场,促进交易所市场和银行间市场协调发展。

与市场结构、投资产品结构同样重要的是,上市公司结构的优化、丰富以及各类市场主体的多层次化。2006年,包括中国银行、工商银行在内的一批大型企业,以及高成长性中小企业在境内市场发行上市,相当一部分上市公司通过非公开发行、整体上市等方式进一步做优做强,这无疑受益于证券发行制度改革的全面改革。目前比较完整的体现核准制要求的发行监管规则体系已经形成,融资效率大为提高,基本解决了长期以来企业排队等待发的问题,融资效率接近成熟市场水平。同时,融资方式和工具创新层出不穷,全流通下的询价机制、战略投资者配售、A+H同步发行、超额配售选择权试点、非公开发行和股本权证等制度安排,体现了发行等环节的多层次化。

第三就保险市场而言,在我国逐步建立多层次体系、多渠道支持、多主体经营的具有中国特色的保险支持体系是一项重大的系统工程。这其中不仅包括农业保险支持体系、养老保险体系、商业保险体系、人寿保险体系,还包括再保险市场的发展等等。然而在现阶段国家政策对多个保险市场的支持尚未真正到位的情况下,针对国内保险市场需求不断扩大的现状,我们认为,有必要初步构建一个能够汇集相关保险和保险公司力量共担风险的保险保障体系,在最大限度和最大范围内分散风险。而发展国内的培育和发展企业年金市场需要政府、企业、保险公司、个人的共同参与。在这一过程中,国家税务部门应尽快对企业所得税、个人所得税的减免和递延、基金投资交易税、利息税和资本利得税及基金给付与中途返还的税收政策予以明确。要构建有利于保险市场的政策环境,从而进一步引导保险市场的规范发展。同时要建立相关政府部门间有效的沟通和协调机制,以确保保险市场发展政策的统一、联动和有效。此外,要进一步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同时,建立健全保险市场监管机制,确保保险市场的独立发展,使其远离经营机构的经营风险、投资风险和道德风险,维护投保人的利益。同时,保险市场的各运营管理主体也要严格依法合规经营,不断提升服务管理水平。且不同运营管理主体之间要通过清晰的制度约束,明确各自的责、权、利,并借助信息披露,实现保险财产管理过程中不同参与者之间的相互监督与制约。

第四就期货市场而言,我们认为以期货和期权市场为核心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是与资本市场、货币市场等并列的现代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期货市场主要功能是为现货市场提供了一种避险机制和价格发现、信息高速传播的渠道。任何一个缺乏期货市场的现货市场,总是有缺陷的。

在目前大力发展资本市场的重要关头,推出股指期货 有利于构建多层次的金融市场体系。股指期货作为金融领域主要的避险工具之一,经过25年的发展,已成为全球金融衍生品的一个非常成熟的主流品种。目前,股指期货、期权和个股期货、期权合计已经占到了全球期货、期权(包括商品期货、期权和利率、外汇、股指等金融期货、期权)65%左右的市场份额,铁的事实证明了其对金融市场的巨大贡献;而且,最为重要的是,股指期货为资本市场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避险机制,已经成为各国和地区资本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主要功能包括套利、套期保值、价格发现等,均有助于资本市场的稳定,有助于增强经济的抗风险能力;另外,股指期货市场也是金融市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本身可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增强国家的金融实力。

第五是稳步发展证券投资基金,加快发展产业投资基金,营造基金投资的良好环境。基金成立的目的就在于集合大多数人的资金来进行投资,并获得一定的收益,如果基金投资的环境不好,肯定会影响基金投资收益的取得,进而也就会影响基金业的发展。从某种程度上来讲,基金发展与其投资环境之间存在的是一种互动的关系。一方面投资环境的好转有利于投资基金的发展,另一方面基金的发展也有利于投资环境的好转。

 金融市场的多层次 论中国多层次区域金融市场的构建
对于国内基金界目前发展呼声最大的三种基金而言,由于其特点不同,营造投资环境时应区别对待:(1)对于证券投资基金而言,需要其所投资的证券市场有一个较为理性的投资氛围和公开、公平、公正的环境,在中国证券市场上常见的内幕交易、利润操纵等行为均不利于证券投资基金的发展。(2)产业基金投资的范围主要包括能源、交通、基础产业等,带有一定的政府色彩,扶持国家重点扶持的产业,其具有易操作、好监管和更能直接地调整产业结构、帮助国企脱困等诸多优点,能对经济产生良好的影响,但也并不能因此而忽视投资者投资于基金的目的,对于投资者而言,其投资于基金的唯一目的在于赚钱,不能因为基金的一些客观功能而忽视投资者的主要目标,尽管国家发展产业投资基金有配合国家产业政策调整的目的,但投资者却没有义务为国家的产业政策调整出钱,因此,产业投资基金在运作时应在尽量满足投资者预期收益的前提下来考虑投资项目。在目前已出台《设立境外中国产业投资基金管理办法》的基础上,尽快出台《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暂行办法》。(3)创业基金”主要投资于发展潜力较大,但经营中还存在较大风险的高科技企业,通过企业的高速发展获取高额利润,同时也承担企业较高的经营风险。对于创业基金而言,关键在于营造一个退出机制。

第六是快速发展产权交易市场。说到产权市场对我国经济发展的作用,我不能不说一下创新,大家都知道创新能够推动事物的发展,同时创新也都是根据我们的需要而产生的。产权市场的出现,本身就是一种创新。产权市场的建立,其目的就是为了使产权流动起来。我们搞了好多年的资产证券化表面上是让资产流动起来,而实质上也是为了使这些资产的产权易于转让,从而起到优化资源配置的作用。特别是在我国,产权市场的建立就是为了适应企业发展的需要而进行的创新。

目前我国上市公司仅1300家左右,证券市场远远不能满足4700多家未上市股份公司和20万家非股份制企业的投融资需求。1988年武汉市企业兼并市场事务所成立至今,我国产权市场经历1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产权市场统计年鉴2004》提供的资料表明,2003年,全国产权市场进行了21571宗产权交易,至少有4.3万家企业通过产权市场进行了并购重组活动。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发展中,产权市场较其他资本市场发挥了更好的资源优化配置功能。

第七是重点发展信托市场。未来中国信托市场的多种形式创新将会举不胜举。首先制度优势会促进信托产品创新,特别是从满足资金需求者融资需求的角度来看,未来信托产品的创新会主要表现在信托种类的丰富,除了传统的贷款信托、证券投资信托、股权投资信托和受益权之外,房地产信托基金、资产证券化业务、企业年金业务将会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其次,未来的信托市场将会构建信托产品转让的信息平台,并会逐步构建信托转让的做市商制度。尤其是随着业界对信托机制理解的逐步深入,以及信托业发展所涉及的监管环境和税收、外汇、工商登记等外部环境逐步得到改善,未来信托产品的创新将更多的依赖信托的制度优势,并会在资产证券化,房地产融资等领域大展身手。此外,信托公司的发展趋向将会向信托控股集团蜕变。目前,我国信托市场正沿着市场化、规范化的道路前进,其根本目的在于激活信托市场本身的发展规律,消除阻碍市场机制发挥作用的一切带有计划经济色彩的制度和措施,确立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的基础地位,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但是市场化和规范化必然引致市场结构的变化,进而令金融控股集团化发展成为我国信托业发展的必然趋势。

三、中国区域金融市场多层次建设构想与布局

金融中心是指那些在市场经济进一步发展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金融机构集中、金融市场发达、金融信息灵敏、金融设施先进、金融服务高效、金融影响面较大的融资枢纽。它通常以某一个经济发达的中心城市为依托。

中国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有客观必要性。一是,中国经济发展是不平衡的,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必然带来资金分布的不平衡,不平衡的资金分布,需要有组织的融通。二是,当前世界经济的重心逐步转向亚太地区,而中国又是亚太地区最有潜力和吸引力的地区之一。三是,金融业的发展需要强有力的支撑点,这个支撑点,必须是以具有较强综合经济实力,较广的经济辐射力、较大的人流、物流、商流、信息流、资金流的中心城市为依托。

1、区域性金融中心的构想与分布

从地区发展构想以及区域经济发展的角度,除了定位于全国性金融中心的北京、上海以及香港之外,各个区域之中也有城市提出了区域金融中心的设想,即东北地区金融中心的沈阳/大连;西北地区金融中心的西安;西南地区金融中心的重庆和成都;中部地区金融中心的长沙/郑州/武汉;华南地区金融中心的深圳/广州;长江三角洲地区金融中心的杭州/南京。不过,这只是个设想,各地区的金融中心还没有最后确定。在谁才是真正的地区金融中心的问题上,有些城市之间竞争还是比较激烈的,各地区都涌现出了一股建设金融中心的热潮,但是金融中心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仅仅是靠官员表态和政府倾斜就可以长久维系的,而是金融机构、金融家和相关企业自发选择的结果。

2、区域性金融中心的发展态势

(1)全国性金融中心的京沪之争。目前,北京、上海在努力使自己坐上全国金融中心的宝座。他们都认为自己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和优势。上海看上去领先了一步,但上海也仅仅是具备了一个中国金融中心的雏形,2002年在北京市政府明确提出发展金融业的概念后,更使得上海的翅膀能不能真正变硬,变成了一个问号。与北京相比,国家的金融决策部门都设在北京,这是上海最明显的劣势。就目前的情况来说,上海和北京谁真正能够成为金融中心仍然没有定论。

(2)各地区金融中心城市优劣势比较

东部:目前,在我国东部沿海地区形成了“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和“环渤海经济圈”三大城市群和经济区,成为国家经济的主要支撑。作为三大经济圈中心城市的上海、北京、广州、深圳、南京、杭州等城市的经济中心功能远远高于国内的其他城市,所依托的地区强大的经济实力是其成为金融中心的最有力支撑。中部:中部地区的武汉和长沙、郑州都是该区域金融中心的最有力竞争者。虽然近年来,这些城市的金融业发展较快,但是在各个指标上与东部地区的同等级城市还是有较大差距。比如,债券市场和中长期信贷市场发展滞后,股票市场和债券市场发育不完善,适合不同层次企业证券融资和股票流动需要的多层次交易体系有待形成;金融产业链不完整,缺乏系统构建;中小企业担保的发展尚处于前期成长阶段;金融人才的紧缺和流失问题;投资环境有待改进。这些都是这些城市建设区域性金融中心要考虑的实际问题。西部:西安是西北地区中心城市,金融业在西北地区也是最发达的。西安是全国六大金融市场之一,中国人民银行西北地区的大区行设在西安,目前以国家政策性银行和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多种非金融机构并存,分工协作的金融组织体系已基本形成。

在金融业已成为现代经济核心的背景下,进一步提升经济中心城市功能,形成几个不同层次和功能互补的金融中心群,对于促进中国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带动地区经济的协调发展,都具有积极意义。

3、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政策措施与规划设想

金融中心有两种不同的形成模式,即自然形成模式和政府主导模式。20世纪80、90年代以来,政府主导模式成为主流。在目前的发展阶段下我国区域金融中心的建设,应注重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包括为金融机构创造良好的金融环境、提供优质的政府服务以及对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进行规划和引导等。

地方政府应结合本地区实际,对区域金融中心进行合理的功能定位,提出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总体思路、战略性目标和阶段性的目标,并制定发展规划,具体包括银行及非银行金融机构、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以及期货市场的发展规划。

中国金融业已经全面对外开放,因此,加快中国金融中心网络的战略布局对于进一步推动中国金融体制改革,完善与稳定国内金融市场,进而振兴现代金融服务业具有重要意义。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1080.html

更多阅读

简析中国国家形象的构建与传播 国际传播与国家形象

熊 玄 翟 晨2013-2-17 6:36:06  来源:《 新闻战线 》(2012年第8期)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实力的不断增强,综合国力的不断提升,中国受到世界前所未有的关注,中国形象出现了两极分化:一种是对中国经济奇迹的极端赞美,典型的是“中国模式”的提

换一个角度看中国·读《论中国》 换个角度看问题素材

——读基辛格《论中国》一书有感从1971年中国和美国为建交开始进行秘密接触至今,中美在磕磕绊绊之中已经走过了四十多年的交往历程,这其中,贡献最大的当数基辛格了。不仅破冰之旅由他率团,对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建有非凡之功,而且直至今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 pdf

德国思想家论中国[德]黑格尔《中国》皇帝是人世间的君主,而不是天。中国人的天是一些完全虚空的东西……不是建筑在地面上空的独立王国这样一个世界,也不是一个自为的理想王国,它不象我们所想象的拥有天使和死者灵魂的天国一样,也不象与

转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 黄金分割比例

(2012-08-16 14:59:57)简论中国古代数学中的“黄金分割率”黄金分割,被誉为数学上的“黄金”与“宝石”。古代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以及大几何学家欧几里德等都曾深入研究过黄金分割问题。中世纪时,这一数学命题又与著名的斐波那契数

声明:《金融市场的多层次 论中国多层次区域金融市场的构建》为网友唱一半的歌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