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金融管理局总裁任志刚对“金融中介”有许多精辟之论,金融中介即把储蓄引导至投资的过程,是金融体系存在的目的。金融中介本来就是金融体系存在的首要目标,但这一点在金融体系的发展及运作过程中很容易被忽略,或沦为只属次要的考虑,金融管理当局对金融中介机制往往不参与,避免承受有关的道德风险。金融中介机构通过提供各种金融产品和服务来满足经济发展中各部门的融资需求,促进储蓄向生产性投资的转化。金融中介活动牵涉很多不同方面,包括持有储蓄的人、需要资金投资的人,以及金融中介人。持有储蓄的固然希望以最小风险获取最大回报。寻找资金的就尽量以最低成本及最少的附带条件获取融资。金融中介人则希望在提供服务予储蓄者与借款人时,尽可能发挥最大的影响力,并从中获取最大的利润。将储蓄中转作投资的机制是经济增长与发展的关键,监管机构的要务,就是尽量平衡这些不同的利益,以及促进中介机制的稳定、健全、多元发展与效率。 任志刚认为,香港有先进资本市场及金融基建设施,内地可充分利用香港资金融通渠道,将内地的投资者与集资者连接,令金融工具及中介人两地走,香港更致力推动金融中介渠道的多元化发展,其中包括发展债券市场来加强金融稳定。无论是手持储蓄或寻找投资资金的人,都可利用本港的金融体系(即使现时存款息率偏低);金融中介人亦应能充分明白有效的金融体系要符合广大的公众利益。为了满足目前庞大的资金融通的需要,内地在大力发展直接融资等资金融通渠道的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境外特别是在香港的融通渠道。任志刚建议内地依主动、可控、渐进的原则,容许投资者和集资者进行跨境活动、投资资金和集资所得的资金跨境流动、金融中介机构跨境运作和金融工具跨境买卖。内地与香港金融体系互助、互补和互动能为他们带来商机,“更重要的是能够在金融这个现代经济核心的工作上,为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发展作出贡献”。加强香港与内地金融体系的融合,建立“互补”“互助”和“互动”的“三互”关系,目前香港金融中介机构已与内地珠三角、长三角、京津和东北以及其他地区的机构和企业开展合作。 最新资料显示,香港目前是全球三大国际银行中心之一。香港有310多家银行机构和180多家保险公司,全球排名前100位的银行中,有70多家在香港营运。香港还有约700家证券经纪行和1900家单位信托基金公司或互惠基金公司。 截至2007年9月,香港是全球市值第六大的股票市场,成交额第六大的外汇市场,以及第四大的黄金市场。以管理资产额计算,香港是亚洲第二大的基金管理中心。截至2007年12月14日,香港共有上市公司1039家,年内新上市公司有73家。香港股市多项市场指标刷新历史纪录,2007年10月30日香港股市总市值已达到23.19万亿港元。港交所截至12月14日的数据显示,自1993年1月以来,内地企业在香港的股份募资总额达1.83万亿港元,占同期香港市场股份募资总额的57%;在香港上市的内地企业达431家,占香港上市公司总数的35%;在港上市内地企业市值达11.82万亿港元,占港股总市值的58%。 陈志武教授认为:由于中国经济的起飞和香港在亚洲独有的法治传统,香港不仅是亚洲独有的国际大都市,而且是亚洲最强的金融中心,世界最主要的金融中心之一。香港在证券市场、银行、保险、私人理财、基金管理(包括对冲基金和私人股权基金)等领域非常突出,都是全球资本配置体系中非常关键的金融中介,香港的法治、自由媒体和自由市场理念给世界各地提供了金融交易所需要的信誉和信任。2007年5月伦敦公布的全球金融中心排名指数,香港稳占亚洲金融中心龙头之位,在全球排第3,仅次于伦敦及纽约。ING投资管理公司公布的一项调查结果显示,截至2007年底,香港投资气氛普遍向好,香港直接投资流入3500亿港元,上升33.8%;直接投资流出3494亿港元,上升65.2%。合并计算,去年香港有6亿港元直接投资净流入。统计显示,截至去年底,香港外来直接投资存量达57719亿港元,上升42.3%;对外直接投资存量为52645亿港元,上升44.1%。 美国传统基金会与华尔街日报连续第十四年选出香港为全球最自由经济体系。在十项评分当中,香港有四项得分最高,包括贸易自由度、财政自由度、投资自由度和金融自由度。 重庆市童小平副市长日前向新闻界介绍2007年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和改革情况时,重庆的经济总量上了一个新的台阶。这个台阶就是1、2、3、4、5、6,讲1就是地区的财政总收入突破了1千亿元,讲2就是人均GDP突破了2千美元,讲3是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突破了3千亿元,讲4是GDP总量突破了4千亿元,讲5就是工业总产值突破了5千亿元,讲6就是金融机构的存款余额突破6千亿元。重庆市人民政府市长王鸿举在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初步统计,2007年全市生产总值达到4112亿元,五年平均增长126%。人均地区生产总值超过2000美元,比2002年翻了一番。地方财政收入达到7886亿元,增长4倍。金融机构本外币存贷款年末余额分别达到6662亿元和5197亿元,均翻一番多。 香港已建成国际金融中心,这对重庆打造西部金融中心很有借鉴价值,而且具有互补性,故我把四年写的建议今日首次公开发表。
关于制订《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的建议
一、建议缘由:近几年来,据媒体报道,重庆每年在渝洽会期间签署招商引资合同达200亿人民币以上,而据王鸿举市长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2002年重庆市实际利用外资为4.5亿美元,2003年实际利用外资为5.6亿美金,仅占全国1%左右.重庆香港周的成功举办,拉近了重庆与香港的距离,渝港两地人员来往、经贸活动日趋增多,但不可忽视的事实是:渝港两地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制约两地更深层次的密切合作. 从资本市场看,从1993年以来,重庆只有庆铃,重钢两家企业在香港上市,不及邻近四川、湖北、湖南等省.除渝港两地体制不同原因以外,笔者认为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有在于未发挥渝港两地民间融资中介机构的作用,为促进渝港两地金融合作,保障渝港民间融资渠道的市场机制及合法运作,建议重庆市制订《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此条例将开全国地方立法之先河. 二、建议要点: 1.重庆缺资本,缺机制,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香港有资本,有机制,但渝港融资渠道不畅,建立渝港民间融资渠道是对重庆市政府投融资及招商引资的重要补充。 2.建立实用有效的多层次的渝港民间融资渠道,为重庆14.5万家中小企业拓展了新的融资渠道,重庆企业借助香港与国际惯例接轨.制订《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有助于规范发展重庆融资中介机构. 3.采取“政府引导、市场运作、民间力量、公司规范”的模式,打造渝港民间融资渠道的平台的机制.制订《渝港融资中介促进条例》以前瞻性的立法,顺应招商引资市场化的潮流。 4.建立渝港融资渠道的基本内容:四三四运作理念和八条融资渠道. 三、立法依据: (一)渝港金融资本市场互补性. 1、重庆金融概况:2003年底,重庆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3512.8亿元人民币,贷款余额2976.7亿元人民币。 2003年发行国债34.12亿,占全国1.3% 2003年重庆外汇交易总额1.2292亿美元. 2003年重庆进出口总值26亿美元,其中出口16亿美元,进口10亿美元. 2、香港金融资本市场概况: (1)银行:香港是世界10大银行中心截止2003年3月,超过360家认可机构持牌银行139家,48家有限制牌照银行二者相加187家,49家接受存款公司: 全球最大的100家银行,有76家在香港经营业务,38个国家外资银行在香港设有代表办事处,持有海外资产4500亿美元.银行对外交易额在2000年已达到7560亿美元.(2)证券:香港资本市场的国际地位:截止2004年3月底,以市值计,全球48家主要证券交易所,香港位居第八,在亚洲位居第二,超过澳大利亚(排十位)、台湾(排十二位)、韩国(排十四位)、马来西亚(排二十位)、新加坡(排二十三位)。 ¨筹资总额:从1993年第一家内地企业H股上市以来截止2004年5月1日,内地有274家企业赴香港上市.占香港上市总数1057家企业的26%。 ¨内地企业共筹资8450亿港元,占香港融资总额16300亿港元的51%.这里面39%是海外国际性的投资者. ¨内地企业总市值约为15000多亿港币,占香港证券市场总市值53000亿港元的29%. ¨重庆资本市场概况:29家企业在国内证交所上市,2家企业在香港联交所上市,10年来,重庆企业从资本市场募集资金123亿人民币。近日华邦制药在深圳中小企业板上市. ¨重庆企业(庆铃、重钢)在香港集资17亿港币,市值24亿港币,重庆企业上市数占内地企业赴港上市总数的0.73%,集资额占0.20%,市值占0.14%.由此可见,重庆不发达的资本市场使得重庆民营企业主要依赖银行提供资金. ¨重庆的建设资金有五大来源,按重庆市副市长黄奇帆称: 1)银行贷款约占42% 2)资本市场约占3-4% 3)财政投资占15% 4)企业自有资金占25%。 5)外来的资金占15%. 重庆2003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269亿元人民币,到2010年投资总量达到1万亿人民币,直接融资和间接融资的比重是1:9或者是1:10,未来七八年内基本上维持这个格局. 投资方向:基础建设、含房地产在内的第三产业、工业所占比例为4:3:3, 投资热点:交通、能源、城市基础建设房地产三峡库区建设老工业基地更新改造,资源开发深加工,由上可知,重庆企业融资渠道单一,不利于企业做大做强. (3)基金:截止2002年底,认可的单位信托及互惠基金1906个总资产净值3360亿美元. (4)债券市场:香港债券市场总额在2002底达到5320亿港元.折合为680亿美元. (5)外汇:香港人均GDP24000美元,香港是全球第七大外汇交易中心每日成交量670亿美元.2002年香港地区GDP12711亿港元.折合成1629.8亿美金,香港与伦敦,苏黎世,纽约并称世界四大金市. (6)投资:香港有30多万中小企业在内地投资累计2060亿美元,占中国内地外来投资的46%.香港在内地各省投资的香港公司有11万家,在广东省就有6.5万家港资公司,聘用员工1100万,比香港人口多四百万.重庆有中小企业14.5万家,香港在重庆有1601家,(有相当数量占40%是内地企业在香港注册)投资额30亿美元,中国内地的对外贸易,33%经由香港转口.贸易总额31799亿港元,折合4077.4亿美元. 从以上重庆、香港金融资本市场情况可以看出,渝港两地差异大,这种差异正好构成了渝港两地的互补性. 2、渝港金融中介合作“四三四运作理念”及八条融资渠道: 1)渝港合作分四步走; 第一步:请进来 第二步:走出去 第三步:举办重庆资本论坛 第四步:创办实用有效的资本运作平台. 渝港两地前三步已经走得很好.第四步渝港两地金融中介已开始携手合作.笔者本人也开始在香港注册金融中介机构为渝港两地经济建设服务. 2)接通渝港资本血脉,创办资本运作平台的三大使命: (一)建立渝港以民间为主的融资通道 (二)建立渝港资本运作平台 (三)建立渝港科技交易通道 3)建立渝港合作平台的四大功能: (一)上市融资 (二)招商引资 (三)加强渝港金融合作 (四)拓展科技贸易 3、建立渝港融资平台接口,拓展八条融资通道 (一)第一条融资通道:到香港资本市场上市融资 1、企业上市的意义: ¨上市前引进国际策略性投资者,为企业提供资金和国际发展机会. ¨企业到香港上市后,可得到一个长期的融资渠道. ¨改善企业财务状况,提高企业借贷能力. ¨为公司的股票确定了价值,股票成为可支付的手段.从而使企业有更多的融资渠道,大大增强融资能力. ¨透过市场的力量推动和遵守上市规则,加快企业改革,改善治理结构,提高企业综合管治水平. ¨有利于企业公司的并购. ¨广告效应:提升企业形象,提高公司的知名度、认知度,帮助企业进入国际市场,拓展市场的广度和深度,擦亮国际品牌。¨有助于激励机制的使用,吸引并留住关键人才,成为上市公司,意味着市场及政府证券机构及至社会对公司的认同和承认. 2、上市的缺点: ¨上市的成本较高(一般1000-1500万左右)加权平均占上市总额5.6%-7.4%. ¨上市的准备工作时间长. ¨由于上市后股权摊薄,有可能失去部分对公司的控制权. 3、上市的条件: ¨上市的外部条件:香港证监会主席沈联涛先生祖籍就是重庆忠县人,是难得的资本市场国际性人才.香港中国法律学会主席翁宗荣先生有一条龙服务团队,上市渠道是畅通的. ¨企业内部条件: 主要的财务指标:主板上市,企业3年盈利达到5000万港币,最近一年须达到2000万港币. 创业板上市时净资产不少于4600万港币,企业具有高成长性及发展潜力. 4、企业考虑是否适合上市 设计股票投资故事: ¨高成长性行业 ¨强有力的管理团队 ¨品牌深入人心 ¨强大的客户基础 ¨行销网络广 ¨低成本 ¨高科技 ¨规模效益 ¨先行者优势 海外投资者在公司上市后不希望看到的情况: ¨募集资金用于偿还银行和老股东贷款 ¨老股东卖旧股退出股东架构. ¨用于全新的业务. (二)第二条融资通道:寻找海外策略性投资者,以红筹股或H股方式上市. 红筹股概念诞生于90年代香港股票市场。中国称为红色中国.在境外注册,在香港上市,终极控股股东为中资的股票称为红筹股,终极控股股东为外资的股票为海外非红筹股. 红筹股要点:境外注册,香港上市,中资控股,主要业务在大陆. 早期红筹股是中资公司收购香港中小型上市公司改组而成,后来是内地在香港的窗口公司改组上市形成.例:华润、中银、招商、中旅等.一般为国有企业背景H股,指注册地在内地,上市地在香港的外资股.香港的英文是HongKong,取其字首,在港上市的外资股叫H股. 红筹股和H股同在香港上市,根本区别是:红筹股在境外注册、管理,H股在内地注册管理,红筹股属于香港公司或海外公司, H股属于大陆公司.红筹股全流通,H股部分不能上市流通. 举例:假设重庆公司利用海外资金转型为红筹股: 重庆公司海外策略性投资者先债后股方式投入不少于净资产金额英属处女岛公司获贷款后收购重庆公司股权外商独资企业英属处女岛公司向海外策略性投资者发出股份取代偿还贷款。 现在关键问题: 1、把符合条件的公司包装好,委任班子工作 2、寻找海外策略性投资者. 3、香港是最佳接触国际资本市场的平台. 股票市场的功能:它筹资规划和速度是企业依靠自身积累和银行贷款所无法比拟的. 马克思有句精辟的论断:“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建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三)、第三条融资渠道:利用债券市场融资. 债券是政府,金融机构,工商企业等机构直接向社会借债筹措资金时,向投资者发行,并承诺按一定利率支付利息,并按约定条件偿还本金的债权债务凭证. 香港债券品种有四种: 1、定息债券 2、浮息债券 3、结构性债券(附利率、货币、债) 4、可换股债券. 如何通过债券市场融资,也可以通过融资中介进行. (四)、第四条融资渠道:利用银团贷款. 企业或政府机构预备资料: 1、可行性报告 2、现金流量预测,贷款偿还能力 3、项目有关文件及批文 委托贷款: 1、市场环境 2、定价 3、借款人信用评估 4、贷款结构(期限、还款、抵押) 这条融资渠道也可以通过融资中介进行. (五)、第五条融资通道:利用海外创业投资基金,吸引投资者策略。 1、包装,专业辅导(成立健全的会计及审计制度) 2、专业管理层 3、提供一个融资高增长业务的渠道 ¨资金渠道: 1、跟进新产业基金的发展(地产—信托方式或合作方式) 2、管理层收购(MBO,由管理层提出收购公司控股权) 3、投资基金 4、QFLL合格境外机构投资者 5、QDLL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 (六)、第六条融资通道:争取海外企业直接投资 香港目前有30万家中小企业,占香港企业总数98%,是香港经济支柱,聘用员工130万。 重庆中小企业有14.5万家,解决306万人就业,实现增加值688.9亿,占GDP三成. 香港超过九成的中小企业是从事服务业,其中进出口贸易占34%,批发,零售,饮食酒店占28%,金融地产等占18%. 在控制成本及优势互补的大前提下,香港制造商逐渐把生产基地转移到珠三角及内地.香港中小企业以高效率及专业服务著称.渝港两地中小企业在贸易、投融资、生产及市场推广方面可以互补合作,渝港企业并购也有许多商机. 香港在重庆投资企业达到1601家,合同外资28.76亿美元,主要投资在房地产开发、水泥、物业、汽车零部件等. 重庆最需要投资,如何吸引港商投资呢? 香港特区政府提供四项基金解决企业在融资,市场推广,人才培训和增强竞争力问题. 重庆广大的中小企业面临的融资难,争取海外企业直接投资是最需要的. (七)、第七条融资通道:利用香港金融中介机构进行融资. 香港科技交易公司,香港会计师事务所,香港律师事务所进行融资服务也是可行的. (八)、第八条融资通道:创办融资中介实体平台,整合各种资源,建立渝港融资渠道“直通车” 四、制订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是建设重庆投资软环境的重要一步,将有力推动渝港融资渠道的建立和发展,吸引充裕的港资来渝,对正在建设中的重庆CBD赋予资本市场的定位及内涵,对重庆资本市场的发展,对渝港金融中介的发展具有难以估量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还从立法的高度确定渝港及渝澳在CEPA框架下金融合作的工作机制,将填补全国地方立法的一项空白,对把重庆建设成为长江上游的金融中心也具有推动作用,进而塑造了重庆市对外开放的国际形象。 蔡律2004年10月 这是一篇四年前的建议,但今日首次公开发表。新华网、华龙网曾作了报道。 一专家建议制定《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 华龙网讯:融资策划专家蔡律近日向市政府建言,制订出台《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以畅通渝港两地民间融资渠道,促进两地更深层次的紧密合作。市有关部门已对此引起高度重视,各项工作正在有序启动。 蔡律先生长期从事融资策划,对香港和内地资本市场非常了解,现受聘担任忠县人民政府融资顾问,正在四川和我市忠县等地创设一种新的融资样板。 融资渠道不畅 蔡先生说,渝港两地人员来往、经贸活动虽日趋增多,但渝港两地融资渠道不够畅通,制约两地更深层次的密切合作。从资本市场看,1993年以来,重庆只有庆铃、重钢两家企业在香港上市,不及邻近四川、湖北、湖南等省。除渝港两地体制不同原因以外,蔡先生认为一个重要原因在于未发挥渝港两地民间融资中介机构的作用。建议出台条例 为促进渝港两地金融合作,保障渝港民间融资渠道的市场机制及合法运作,蔡先生建议我市制订《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如果此条例能出台,将开全国地方立法之先河。 蔡先生认为,重庆缺资本、缺机制,特别是中小企业融资难;香港有资本、有机制,但渝港融资渠道不畅。建立实用有效的多层次的渝港民间融资渠道是对我市政府投融资及招商引资的重要补充,可为重庆14.5万家中小企业拓展新的融资渠道。制订《渝港民间融资中介促进条例》,有助于规范发展重庆融资中介机构。 引起市府重视 据悉,市政府对蔡先生的建议非常重视,委托市中小企业局专门约见了蔡律先生。鉴于香港和内地在法律制度、金融政策、交易习惯和管理方式等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拟制订的法规(规章)或政策既要符合内地的法律和政策规定,也要得到港方的认同。因此,建议由蔡先生联系香港有关机构和相关人士对此提出初步方案,征求我市有关部门的意见后,再按相关法律程序审议。 昨日晚些时候,蔡律先生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他正在和香港金融机构及法律界权威人士起草框架性文件。(记者赵君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