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带你驶进财富高速路:从10万到100万》
没有分工协作时,一个工人既要把钢丝截成段,又要把一头磨尖,还要把另一头穿眼,不断转换工作和工具,耽误时间,所以一天只能生产20枚针。 把工人组织起来实行分工协作后,有人专门把钢丝截成段,有人专门把针的一头磨尖,还有人专门给针的另一头穿眼,效率大大提高,平均每人每天可以生产4800枚针。 他认为分工的好处主要有以下三点:第一,增加了每一个专业工人的熟练灵巧程度;第二,节省了从一种工作转移到另一种工作的损失时间;第三,发明了许多便于工作节省劳动的机器,使得一个人能做许多人的工作。 创业企业进入平稳期后,在企业内部的业务应该专业化并按部门归类。这些部门主要是根据要完成的工作职能、提供的产品和服务、目标顾客和市场、覆盖的地理区域,或者将投入转化成产出的过程来设置。 世界上没有万能的固定模式。企业划分部门有多种方法,最普遍适用的有三种,按时间、职能、顾客来划分。 管理者要根据自身情况,包括要做的工作、工作途径、有关的人员、客户的要求,以及其他内部外部的环境因素来确定什么是最适合自己公司的模式。这一点,管理者盲目不得。 同一公司中,也可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部门划分。如生产部门可按上班的时间划分为白班和夜班;生产性企业,划分为采购、生产、销售和财务部门;由于产品既面向批发商,又面向广大顾客直接零售,销售部又可以划分为批发部和零售部。 规定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 明确划分每个部门的工作范围是否重要呢?我们先看看下面这个故事自然会得到明确的答案。 有一天,舅舅给小敏买了一条裤子,小敏很高兴,可穿上一试,长了一点,于是他请奶奶帮忙把裤子剪短一些。奶奶说,她今天手上的活太多,让他去找妈妈。 小敏又去找妈妈,可妈妈也说她没空,晚上同邻居约好了要去打麻将,让他去找姐姐。 小敏去找姐姐,但姐姐恰好晚上要同男朋友约会,马上就要走了。

小敏想,长就长一点吧,明天可以把裤腿挽起来穿,于是就睡觉了。 奶奶忙完手上的活以后,想起孙子的裤子,就把裤子剪短了一些;妈妈打完麻将回来,想起儿子的事,也把裤子剪短了一点;姐姐约会完想起弟弟的事,又把裤子剪短了一点。 小敏第二天早晨起来一穿裤子,发现又太短了,大哭起来,这叫我怎么穿出去呀? 在这个故事中,如果把小敏的奶奶、妈妈、姐姐三个人看作三个部门的话,那么三个部门缺乏分工协作、协调和监督,才导致各自为政。 创业企业在划分部门后,一定要确定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避免以后出现责任不清、互相推诿的现象。部门负责人对部门工作的完成负有直接的责任。 以财务管理为例,在公司的经营中,各种业务的进行都与财务管理有关。总的说来,可以分为三大类:首先是建立账簿制度,对钱物的出入进行登记。这是财务管理的基础;然后是财务核算,它以货币为单位进行计算与统计公司的经营活动,并编制出一定格式的会计报表。这些报表可以反映公司的经营状况,概括地评价经营绩效和问题,是公司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最后是资金管理制度,保证资金合理、安全地运用,有计划地进行资金周转,维持公司经营正常化。 在公司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妥善地划分各个部门的工作范围,对公司的长远发展是相当有利的。 定人定岗 将每个部门的工作进行细化,分成各个工作岗位,每个工作岗位确定固定的工作人员,这样每个工作人员的责任就很清楚、明确。对于常态的工作来讲,这样可以降低成本,工作出了问题,可以找到是谁的责任,至少知道去找谁。 在确定工作岗位所要求的条件之前,必须回答以下这些问题:在这项工作中必须做什么?怎么去做?需要什么背景知识、什么观点以及什么才能和技术?根据这些条件,对工作岗位进行分析,写出工作岗位说明,列举此工作岗位重要的职责。从而确定胜任的工作人员,做到人尽其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