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为人有三级 处世需五计》
此时,你应避开是非中心,尽量减少与这些同级的接触,可能的话,一切联络交由秘书去做。既然没有直接接触,那么,你对事件的前因后果自然是不大了解的。因此,即使有人诉苦,也等于是“对牛弹琴”了。 4.表现个性 许多社交指南的书籍和文章,无一例外地指导人们待人处世要态度谦恭、忍让大度,并且还要赞美别人。这些要求当然不错,但必须要在表现自己个性、能够自由选择的基础上去做,而不能一味地迎合别人,以致失去自我。 当你与同级交往时,你首先想到的是“我怎样表现自己,装出什么样子,才能让他认可和满意”,还是“我本来就是这个样子,我就要真实自然地表现”呢?这两种不同的意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你在与同级交往中是否人格平等,是否具有个性魅力。 后一种选择能使你在与同级的交往中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表现真实的自我、展现自己的个性毕竟比矫情、虚饰要容易,同级交往关键是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碍。 首先,应立刻停止掩饰,不必藏拙,不必害怕露怯。当然,也不必到处宣扬自己或自家人的缺点,只是不要过度掩饰,以免使自己的心理受到压抑,而且一旦掩饰失败,反而会弄巧成拙,使同级感觉你相当虚伪。 其次,不要为一些渺小而平凡的缺点或过错而耿耿于怀。没有几个人会因你的不够完美而大惊小怪或恶意中伤。因为人都不可能完美无缺。每一个人,不论他是穷是富,是美是丑,是聪明还是愚笨,都有独立自主的权利。每个人都有他的难言之隐。在这个世界上,你并不是最糟糕、最倒霉的人。别人也没有多少兴趣和时间去窥探你的难处,大家本来就彼此差不多,你何必要把自己“打入另册”?要知道,自我放低和压抑,不敢表现自己的个性和真实的自我,这和肆无忌惮地盛气凌人、强加于人的霸道表现,同样有害于人际交往。唯有真实地表现自己的个性,才能促进同级之间自由而平等的交往。 你知道同级有时说得不对、做得不对,但你却从来不敢表明自己的看法,即使他主观武断、指鹿为马,你仍要称颂他,说他干得漂亮;你和某个同级有隔阂,你很清楚这次是他的错,是他冒犯了你,而不是你的错,你却在为该不该去主动和解的问题上大伤脑筋。如此屈就自己的结果会如何呢? 前一位同级会觉得你没有自己的主见,是个“随风倒”的人;而后一位同级会觉得你太软弱,是个“好欺侮”的主儿。也或许对方并没有多大的反应,但你却在其他人心中留下了平庸与怯懦的形象。要记住,不亮出个性,是不可能展现你的人格魅力的。 5.争大放小

我们说“该争则争”,言外之意就是“不该争就不要争”。那么,什么事情“不该争”呢? 在一个公司或企业中工作,我们总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事情,这样那样的机遇,在这些事情或机遇中,有大事也有小事,有决定你前途命运的机遇,也有一般的无足轻重的机遇。那么,我们是不是该把这些事情和机遇都抓在手里呢?答案是否定的。 一方面,我们每个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每件事情都要跟同级争一争,恐怕任何人都难以做到。如果每事必争、寸利不让,只会把你自己弄得筋疲力尽。而且你事事插手,力量必然分散,以自己的一部分力量与同样很有“能力”的同级管理者竞争,其结果往往只能是失败。另外,以疲惫的身体、分散的精力去干工作,也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 另一方面,事事都要争一争,必然惹得同级心头“火”起,认为你是故意与他作对,要不怎么会连“芝麻绿豆大”的小事都要与他一争高低呢?如果遇到一位宽宏大量的同级,他可能会忍让你一次、两次,但事不过三,如果你“穷追不舍”,那么他也只好“反戈一击”了。人总是这样,你敬他一尺,他会敬你一丈;你“寸土必争”,他也会“寸利必得”。一旦激起某个人的好胜之心,他会不计后果,与你周旋到底,直至两败俱伤。如果你以同样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同级,那后果更是不堪设想:他们会联合起来,共同对付你,让你遭受“灭顶之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