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节:定律二(5)



系列专题:《成功的瑞士投资者:苏黎世投机定律》

  如果你不常投机或玩扑克的话,你可能体会不到这其中的感受。你会觉得这些是发生在别人身上的事,如果自己遇到时不会如此。其实不然,这个问题差不多会折磨每一个从事投机的人,你一定得学习应付的对策。

  在许多活动中,起点和终点的区别是很明显的。以体育运动为例,当一名赛跑运动员完成一英里的赛程时,他知道这就是终点,没有必要再跑一英里去赢得两面金牌。耗尽所有精力冲到终点,胜利者夺得冠军,一切就结束了。你可以离开或休息,准备为另一天的比赛积蓄体力。

  但是,在赌博和投机的领域中,很少有明显的分界点。打扑克牌总会又收摊的时候,你买的股票偶尔也可能会因为你投资的公司被一家大公司收购而平仓结束,但大部分时间,是你自己决定何时推出。

 第13节:定律二(5)
  在真正的投机活动中,真正的起终点是谁也看不透的,大多数人无法掌握它。你必须不断地学习技巧,这是成为一名高明的投机者的必要条件。

  投机的终点是你暂时的退出,宽慰地出一口长气或短暂放松的时候。就像一个赛跑选手在抵达终点时,猛然躺在跑道边的草地上,心想:“好了,结束了,我已经赢得了奖牌,我要好好享受一下胜利的喜悦。”或者是:“好呀,行啦,我输了,暂时停一段时间,休息一下,好好想想下一步的计划,明天再重新开始。”其中任何一种情况,都说明你已经到了终点。

  但是在投机中你如何才能清楚地看到终点呢?

  没有冲刺线,没有到达终点的任何提示,任何成功都会是新的开始。无论你是买了一只股票,或投资黄金,还是你买了一幢房子,都没有你期望中的终点,它是开放的,你说什么时候结束就什么时候结束。

  次要定律三就是要告诉你如何到达终点。你得在起跑前就决定什么地方是终点。

  立即兑现抽身很容易做到吗?不,当然不。不过它还是比无休止的奔跑更容易让投机者接受。

  让我们回到前面的例子。你有1,000美元投机在白银上面,你对自己说:“我的目的不是要赚太多,而是能在两年内增加到2,000美元,或是一年内增加到1,500美元,那就是终点。在整个时间段内你需要时刻保持警惕,目的一达到马上离开。”

  现在看看这样的心理如何帮助你。你已经在起点上拥有了1,000美元,希望过一段时间能增加到2,000美元,你不认为2,000美元是理想的目标,因为你还没有得到而且也可能永远不会有机会得到。在投机的起点预期得到2,000美元就像在争取奖金,它不应该是新的起点,而只能是终点。

  投机结束时要立即恢复这种感觉,在你到达目标时,除非有必须相信的理由,否则就该保持原有的信念,离开它。

  什么是必须相信的理由呢?这种理由只能够从事件和环境的重大变化中发现。不只是一般的改变,而是剧变。整个新形势变得使你不只是期望而是肯定获利,这样你可以继续下去。

  如果你投机于商品,买了冰冻橘子汁期货,到达你设定的终点时,你准备把期货抛掉获利了结。但是你忽然听到寒流摧毁了大部分佛罗里达州的柑橘,在这种情况下,再逗留一会,看看局势可能是比较明智的。

  不过这种情况很少,在多数情况下,到达终点时,你应该告诉自己:结束了。

  有一个极好的方法可以加强你的“结束”感,就是为自己制定一种奖励。让自己在到达设定目标时,拿出若干利润为自己购买一辆新车、外套,或是任何能使你快乐的东西。你也可以邀请你的夫人或朋友到城里最豪华的饭店吃一顿大餐。

  终点和实际的事件相联系,会使你产生期盼。许多投机者在他们身上应用这个心理战术,即使是行业中的老手也是如此。亨利习惯用牡蛎和美国牛排来犒赏自己,这些是他所喜爱的,也容易得到。洛布一般是去买一件新衣服。

  这种奖赏的金额和利润相比虽然微乎其微,但其主要的作用是,即使是些许的奖赏也可以引起结束感。如果对你起作用的话,要尽量利用它。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1497.html

更多阅读

第42节:无视攀比(5)

系列专题:《买单:我们到底消费的是什么》  有一天晚上我去了安德鲁?安德鲁组织的派对,这个聚会在一家名为APT的俱乐部举行,俱乐部在曼哈顿第13街风格怪异的西端。他们大约10点钟出现,穿着风格互搭的夹克和运动鞋,戴着互搭的眼镜,发型也

第13节:马蹄莲不是百合花(1)

系列专题:《求职全攻略:面试,你的价值在哪里》  第4节马蹄莲不是百合花  ——职业定位很重要  小丫在外语出版社和时尚杂志社工作了近一年的时间,两份实习工作几乎占用了她全部的休息时间,很累,但同时也教会了她许多东西,让她学以致

第13节:评论文章(1)

系列专题:《美国畅销影评写作指导:如何写影评》  第9节 评论文章  在电影课堂上,通常认为评论文章(critical essay)是介于理论文章和影评之间的。写这类文章的作者预设他的读者已经看过或者至少很熟悉将要讨论的电影了,尽管这个读者

第13节:第四节:让我如何面对你?

系列专题:《无往不利的商战指南:九型人格销售经》  第四节:让我如何面对你?  1号的朋友把"完美"看得无比重要,他们追求完美而不只是卓越,他们的标准是来自于外在的。比如说,中国的儒家文化作为一种社会公认的做人标准,提倡"非礼勿视,非

第13节:企业忠良(5)

系列专题:《探讨为人从商之道:商道如水》  对父母感恩戴德,对父母恭敬有礼,使人形成感恩与诚敬的人生态度。人生态度决定执业态度,执业态度决定职业生涯。  宁高宁有一次在华润集团的会议上,与经理们交流自己看《宗教史》的一点体会

声明:《第13节:定律二(5)》为网友菩提旳微笑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