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货币战争》一书是我在下班的路上从盗版书摊上无意买的,本以为只是一本休闲时用来打发时光的书,当时它似乎也还没有成为一本畅销书。从心理上、从感情上我知道应该尊重作者,来支持正版打击盗版,不过经常有些“垃圾书”的确没有什么保存的价值,买了正版也是浪费。
然而《货币战争》这本书不管它是否盗版,这并不影响我看完该书后受到的深深震撼。姑且按“主流精英”所言:这是一本“学术垃圾”,前面部分我也是很轻松地当作一部经济历史书来读并没感到什么。然而读到第十章《谋万事者》时,我才意识到这不是一部经济历史书,这是一部“警言”。
文中写到:“2006年年底,中国全面开放金融领域,国际银行家们早已磨刀霍霍,一场不见硝烟的货币战争已经迫在眉睫。。。。。不管中国是否意识到了,也不管中国是否准备好了,中国已经处于不宣而战的货币战争状态下了。”、“国际银行家大举进入中国的根本战略目的有两个:控制中国的货币发行权和制造中国经济的‘有控制地解体’,最终为建立由伦敦-华尔街轴心主导的世界政府和世界货币扫平最后一个障碍。”。。。。。。
冷静一下仔细思考这些话,再来反思昨天、今天的世界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轨迹,顿感一头冷汗由上及下,难道是中国经济真的到了一个“最危急的时刻”吗?今天我们国内经济发生的这些现象,与上世纪80年代的日本所发生的竟然如此想象,不,简直就是翻版。
八十年代初日本经济的腾飞曾经让日本举国沉浸在一片“日本对世界可以说不”的欢欣之中,股市暴涨、房价冲天、大规模海外投资于美国市场。最典型的案例恐怕要算“洛克菲勒中心”的命运变化。80年代末,该中心被日本三菱公司以15亿美元购入,轰动了整个世界,似乎日本又要对世界发动一场经济战争。然而九十年代初,日本钻进了由美国为首策划的经济圈套之中,股市崩盘,房地产业衰退,日元升值导致出口受阻等等,使得日本陷入十几年的经济衰退中,90年代中期,三菱公司再无力支撑洛克菲勒中心宣布破产,1996年不得不以3亿美元卖回给洛克菲勒中心物业信托公司。答案很明显了,美国在一进一出间获利可观,而这个结果并不是那一时所为的,是早在80年代中期,美国就已经为日本设下了经济圈套,要求日本将日元从250日元兑换1美元升值到149日元兑换1美元,之后最高达到过80美元兑换1美元,外加日元利率降息,造成廉价资本涌入股市和房地产市场,为日本吹起了一个巨大的金融泡沫。最后通过“日经指数期货”一举击溃日本经济,将这个泡沫彻底戳破。
回头看看中国,从本世纪开始上世纪90年代那种稳步发展的局面不再,人民币大踏步升值,房地产价格突飞猛进,2007年股市暴涨。。。。。。这一切难道不是日本经济的翻版吗?谁敢说这不是美国为抑制中国经济发展所设下的“局”呢?
美国的聪明和阴险在于它不是制定五年、十年的规划,而是二十、乃至于三十甚至更长远的规划,是要从根本上摧毁一个国家的经济体系,来建立符合它全球战略的经济制度。美国前国务卿杜勒斯早在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就提出“和平演变”的理论,要让共产主义在他们的第三代,乃至于第四代变色。而今天这个预言是否真的已经应验了?美国将美国经济纳入到世界经济体系,将全球捆绑在它的指挥棒下,美国次级债危机造成全球经济危机,就是对全球经济产生巨大影响的一个典型的例子,连刚刚走向开放之中国的银行都卷入其中深受其害。书中指出:中国多数人对于外资银行的进入,还停留于与内资银行争夺储蓄的大饼,而真正的危险却是来自于通过信用卡、房地产贷款、企业流动资金贷款,以及银行票据、金融衍生物产品等金融工具,间接或直接介入中国的货币发行领域,通过储备金制度推进国家、企业和个人债务的货币化进程。呜呼!读完《货币战争》才突然意识到,为什么这么多媒体一直在鼓吹中国需要“股指期货”,要尽快推出“股指期货”产品,我们也为此成立了中国金融期货交易所,即将推出“股指期货”;为什么大肆鼓吹推出QDII产品的好处;为什么那么多外资资本大肆介入中国的关系国计民生的企业。美国银行通过入股中国建设银行获利超过300亿美元,弥补了它在美国次级债危机中形成的30亿美元亏损。。。。。。
对于中国加入WTO本身而言,将中国经济融入到世界经济,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是利大于弊,但对于产生的弊端要清醒的认识。《货币战争》一书已经为中国经济提出了警示。如果我们不警觉的话,中国经济的结果绝对不会比日本90年代发生的那场经济衰退来的幸运,甚至更有过之而无不及。我不懂那些“主流精英”在想什么,但我们需要一个稳定的中国,需要一个稳定发展的中国经济。
《货币战争》是当今中国经济的一部《警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