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环经济理念由同济大学的诸大建教授于1998年引入我国,短短几年的时间就产生了广泛的影响。2004年,“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写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四中全会决议,[1]为我国未来经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在中国,循环经济正在以不可阻挡之势,从理想转变为大规模的社会实践。
1、循环经济研究的三个层次
循环经济的本质是一种生态经济,它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也是我国在战略上寻求突破可持续发展瓶颈的最佳选择。
从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的转型,不仅意味着经济形态的转变,更意味着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之后的又一场深刻的文化与社会变革。它将对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结构产生革命性影响,促使人类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组织方式和价值观念发生根本性转变,重构人类社会、经济与价值利益体系,最终实现人与人之间、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生和持续繁荣。所以,从传统工业经济向循环经济转型的实质是,经济模式、文化模式与社会模式的跃迁与进化。
与生物的进化不同,人类文化、经济、社会系统的进化,同时受自然条件(自然选择)和社会因素(人为选择)的两重选择。自然选择只是为其提供了转型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制度、观念等社会因素则决定了自然选择能否,以及在何种程度上能够转变为现实。因此,发展循环经济不仅仅是一个科学问题,也不仅仅是一个技术问题,而是一个复杂的社会、文化、经济、自然复合问题。包括生态学、经济学、哲学等在内的相关学科,以及教育、科技、立法、行政等社会各部门必须努力为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科学依据、技术出路、经济支持和社会实践方面的有力支持。
所以,我们必须从大文化的视角,从物质技术、制度行为和精神观念三个不同的层面,深入研究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规律,以期通过理论创新、制度创新、观念创新,全面推动循环经济的健康发展,顺利实现社会、文化及经济模式的跃迁与进化。
2、循环经济研究三个层面的研究内容
1)、物质技术层次:为实现循环经济构筑物化平台和科技层面的可行性;
① 生态建设与恢复技术与实践;
② 资源(物质、能源、水等)可持续利用技术与实践;
③ 生态工业技术与实践(技术与实践);
④ 生态农业技术与实践
⑤ 生态服务业与实践
⑥ 关键连接技术及其实现(技术的综合)。
2)、制度行为层次:为实现循环经济提供社会运作的制度框架,这是社会意识对推动和促进循环经发展发挥选择作用的制度层面,也是精神文化选择的制度性基础;
① 生态化、民主化的政治体系;
② 生态化的法律体系;
③ 绿色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循环经济政策体系;
④ 生态化的社会组织与管理体系(社会学);
⑤ 生态化的教育制度与教育内容体系(教育学);
⑥ 生态化的生产、经营、消费体系(社会的综合);
3)、精神观念层面:生态文明转向触及传统工业文明与价值体系的内核,是保障循环经济良性发展的精神依托,也是实现循环经济的终极选择因素。
① 生态文化及其传播;
② 生态消费主义;
③ 循环经济的伦理学基础(生态伦理学与市场伦理学);
④ 循环经济的哲学基础(生态哲学);
总之,必须从多学科的综合视角、采用系统、整体、层次、协同等研究方法,通过集体攻关,探讨发展循环经济、建设循环型(节约型)社会的客观规律,才有可能初步建立起循环经济的科学理论体系,增强循环经济理论对实践的指导能力,更好地促进循环经济转型的顺利实现,保障我国真正实现社会、经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1] 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决定[R]。2004-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