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循环经济及其普遍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从资源利用模式的层面分析,传统工业经济是以“资源—产品—消费—污染排放”为特征的单元线性经济。它一方面掠夺式地从环境中获取资源,另一方面又将生产、消费过程产生的废弃物排放到环境中。在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小于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产出、污染排放小于环境净化容量条件下,资源与环境相对于人类社会的经济增长具有无限性,传统工业经济的持续增长不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这是传统工业经济无限增长的发展空间,也是传统经济学适用的范畴。而当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规模大于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产出、污染排放大于环境净化容量时,传统工业经济的继续增长就会对资源和环境造成破坏性的影响,一方面导致资源日益减少,甚至衰竭,另一方面导致日益严重的环境污染和破坏,这两者都直接威胁人类经济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所以,虽然传统工业经济在一定条件下的发展具有合理性,但从本质上讲,作为典型的线性经济,它违背了物质循环、再生利用的生命法则,使有限的资源、环境变得更加有限,是一种不可持续发展的经济模式。[1]地球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产出和污染净化的环境容量是经济发展的生态边界,超越生态边界的经济增长是不经济的,也是不可持续的。[2]从这个角度上讲,传统工业经济走向终结,循环经济登上历史舞台都纯属必然。

目前,学术界对循环经济的概念缺乏共识,闫敏(2005)的论述具有代表性。[3]所谓循环经济,本质上是一种生态经济,它要求遵循生态学规律把人类的经济活动组织成“资源-产品-消费—再生资源”的反馈式流程,以低开采、高利用、低排放为特征,以“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为操作原则(3R原则),所有的物质和能量在经济系统中都可以得到充分合理的利用,并把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和环境的危害限制在合理的范围内(经济发展对资源的需求不大于资源的最大可持续产出、污染排放不大于环境净化容量),使人类的经济活动和谐地融入自然,进而实现人类经济、社会、自然的和谐与整体可持续发展。所以,循环经济为从根本上克服了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尖锐矛盾,为传统工业经济转型提供了战略性的理论范式和技术经济模式。

从两种经济发展模式的对比中,我们不难发现,循环经济区别于以往的任何经济模式,它的核心价值在于通过转变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从线性到循环),使有限的地球资源和环境有可能得到近乎“无限”的利用,进而突破当前全球经济与社会发展面临的资源与环境瓶颈,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可持续发展。因此,循环经济被认为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理想经济模式,它对于面临人口、资源、环境、粮食、能源等多元危机的当代世界具有普遍性的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是人类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循环经济及其普遍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

发展循环经济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尤其具有特殊的价值和意义。这些国家高比例的低端产业、快速扩张的经济规模对本国资源、环境造成巨大的压力,资源短缺和环境破坏已经取代“资本限制”成为制约其继续发展的关键因素,它们比发达国家面临着更加严峻的资源和环境制约。通过发展循环经济,转变资源利用方式和产业结构、有效恢复和保护生态环境,新兴工业化国家才有可能突破资源和环境限制,实现长期的可持续发展。否则,其工业化、现代化进程就有可能迅速中断,重新回归贫困和落后。发展循环经济是新兴工业化国家继续发展、进步不可错失的历史机遇。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1827.html

更多阅读

奥运首个世界纪录诞生 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研究基地诞生

     近日,国家商务部确立的全国首个国家级循环经济研究基地,在武汉市光谷金融港成立。该基地由湖北省商务厅引导,以深圳格林美高新技术股份有限公司的具体实践为依托,共同探索循环经济发展之路,并形成模式。  基地将依托格林美公

中国经济制度创新 循环经济发展必须制度创新(6.7)

 1、循环经济成为第一战略性新兴产业循环经济是将传统的从资源到产品再到废弃这一线性过程,通过废弃物的再生利用,变成一个循环型过程,其理论基础是产业生态学。美国Thomas Graedel教授和B. R. Allenby博士根据其在贝尔实验室的长

声明:《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循环经济及其普遍科学价值和实践意义》为网友我叫逞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