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方法》
一个人即使才高八斗,如果他缺少足够的机智,不能随机应变、权衡利弊,不能在恰当的时候说恰当的话、做恰当的事,那么他就不能最有效率地表现自己的才干。 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或者在专业方面具有高深造诣的人,往往因为缺乏机智,事业一无进展。一个人如果有了机智,再加上坚毅努力的精神,便可以使事业有大的进展。 "一个有机智的人,不但能利用他所知道的东西,并能善于利用他所不知道的东西,他还能用巧妙的方法来掩饰他无知愚拙的方面,这样的人往往更易得到别人的信赖与钦佩。" 一般人之所以缺乏机智,一则是由于他们不识时务,二则是由于思想不敏锐。 有一位女子从乡下朋友家做客回家以后,给招待她的朋友写了一封信,对她的热情款待表示感谢。在信中,她说在府上被蚊虫叮咬时甚感痛苦,而回到自己舒适的卧室深觉愉快。这个女子想表示感激之意,但在无意中写成了一封不客气的信,毫无疑问,这是因为她机智不足。 机智的人善于交际,能迎合别人的心理。这种人初次与人会面,就能找出对方感兴趣的话题,并将其提出来作为谈话的资料。他们不会过多谈论关于自己的事情,因为他们深知,对方最感兴趣的莫过于他们自身的事情和希望。而不机智的人就不是这样,他们只喜欢谈及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常常不顾及他人的感受。于是,这样的人便常为朋友们所不喜欢。
![刚柔相济造句 第108节:第十章 刚柔相济,能方能圆(8)](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73531327522.jpeg)
机智的人即便对于不感兴趣的事,也不会轻易在表面上显露。而那些有怪癖的人,往往最容易得罪他人。这种人如果要加入一个团体,也一定不为大众所欢迎,不是受到冷遇,便是自讨没趣。 要说种种优良品质,机智可能算得上是最紧要的。机智的人,对于一切事情都能随机应变、处置得当,这样的人才能利用适当的机会,发挥自身的潜能。 那么,如何培养机智呢?一个作家曾经巧妙地写到: "对于人类的天生性情,比如恐惧、弱点、希望及种种倾向,都要表示同情。 "对于任何事情,都要设身处地地思考。在考虑事情的时候,要顾虑到他人的利益。 "表示反对意见的时候,不应该伤害到他人。 "对于事情的好坏,要有迅速的辨别力。必要之时,做必要的让步。 "切勿固执己见,你要记住,你的意见只是千万种意见中的一种。 "要有真挚仁慈的态度,这种态度,能够化敌为友。 "无论怎样难堪的事,要乐意承受。 "最重要的,便是有温和、快乐和诚恳的态度。" □ 冷静地面对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 在生活和工作中,我们都难免碰到无事生非、制造谣言、嫉贤妒能、偏听偏信的人,以及各种以权谋私、以势压人、阴谋诡计、欺骗虚伪等事情。也许你确实是与人为善,但是你的善未必能换回来善,需知客观上任何创造性都是对平庸的挑战,任何机敏和智慧都在反衬着愚蠢和蛮横。 人们在碰到不尽如人意的人和事以后常常会感叹世情的淡薄、人心的险恶。然而,应该如何对付这种险情呢? 一是不要以痛恨对恶。以为自己与自己的小圈子乃清白的天使,以为周围的一切人是魔鬼和恶棍,于是整天咬牙切齿、苦大仇深、气迷心窍,这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第一是神经病,第二是以恶对恶,本身就已经恶了,本身就已经与他或她心目中的魔鬼恶棍无大异了,趋同了。 二是不要以疑对恶。嘀嘀咕咕,遮遮掩掩,患得患失,犹豫不决,生怕吃亏上当,总觉得四面楚歌,结果可能你少吃了两次亏,但失掉了许多朋友和机会,失掉了大度和信心,失掉了本来有所作为的可能。 三是不要以大言对恶。以煽情对恶,以悲情"秀"对恶:言必称险恶;言必骂世人皆恶我独善,世人皆浊我独清;言必横扫千军如卷席;言必爆破多少吨的TNT,这些做法都是不可取的。 四是不要以消极对恶。一辈子唠唠叨叨,神经兮兮,黏黏糊糊,诉不完的苦,生不完的气,发不完的牢骚,埋怨不完的"客观",结果到了生命的最后一息,已经是一事无成的定局,还在怨天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