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方法》
(2)优越感。自我中心主义者或是有地位有金钱,或是因长相漂亮、有一技之长,而自觉高人一等。二战时期的希特勒就认为日耳曼民族是优等民族,他的自我中心主义膨胀,其结果就是发动了战争来表现他的自我中心主义。 (3)家庭教养。现在的孩子,个个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这都是家庭社会教育的结果。当一个孩子呱呱落地时,他的周围站满了各式关心他的人--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爸爸、妈妈,在日后的养育过程中,他被视为家庭的中心、掌上明珠,久而久之,孩子就变成了一个"小皇帝"、"小太阳",别人都得跟在他屁股后面围着他转了。 实际上,每个人都有以自我为中心的意识,只是表现程度不同罢了。不管其程度如何,这种意识都会成为体谅、理解别人的障碍。 假若在任何场合中,都只感觉到自己的存在,而常常忽略别人,或者根本就视别人如草芥,那他怎么可能与他人建立一种良好的社会关系呢? 有一个小伙子爱上了他的老师,他无数次地向老师表白自己的心曲,都被老师婉言谢绝。老师还向他解释了无数理由,说明他们不能建立爱情关系,而只能是师生关系。 这个小伙子一贯是个自我中心主义者,他根本听不进老师的话,以为自己的选择是极为正确的,老师没有理由拒绝他;并顽固地认为我爱你是我的权利,我没有错,我应该得到回报。 在老师多次拒绝之下,这位小伙子采取下跪、写血书,甚至切脉来表达他的爱情,老师被他缠得又害怕又恐惧,痛不欲生;被他"爱"得心绪不宁,死去活来。后来学校出面调停,告诉他再纠缠老师就开除他。而老师怕对他的心灵造成负面影响,就悄悄地调走了。这个学生才渐渐地从自我中心的情绪中苏醒过来,为他的所作所为感到后悔。 自我中心主义者的这种性格特征,不仅不利于自己的身心健康,同时还危害、损伤着他人的利益。 中国的父母在子女的婚姻问题上,向来都是自我中心主义者。他们反对子女的爱情婚姻自由,总是对他们进行横加干涉、挑剔异常。《梁山伯与祝英台》中如此,《孔雀东南飞》中也是如此,《西厢记》中的崔小姐的母亲也干涉过,至于《红楼梦》中爱情悲剧的最直接原因,恐怕跟家长是自我中心主义者有很大关系。 自我中心主义者在生活中有很多类型。常见的有以下几类:

(1)父母。现在的父母除了干涉儿女的婚姻问题外,还从自我中心出发,干涉孩子的学习、爱好、工作、事业。 (2)上司。当官或做老大的通常都是一些自我中心主义者,惟自己的意志论,命令、要求下属干一些他们不愿干的事情,似乎不自我中心一下就体现不出做官的威严来。 (3)朋友。那种张口就求人而又从不体谅别人难处的朋友,他交友的目的只有一个:利用。如果用不上,他早就不跟你来往了。 (4)单相思者。上述那个小伙子就是这样比较典型的例子。他自我中心主义严重,在感情上强拉硬夺,丝毫不顾及对方感受。 自我中心主义者在人际交往中是不受欢迎的,所以应该克服这种性格特征。具体可以从以下方面努力: (1)站在他人立场上想一想。自我中心主义者通常都只想到自己,想不到他人,这是自私自利的内心在作怪。强迫别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做事,一般情况下都不会如愿,除非你是操纵别人生死的人。 现代人自我意识极强,谁都不甘心被别人驱使,没有人会委曲求全做自己不乐意的事。强加意志于人的人,最后得到的只会是别人的反抗和背叛。 站在别人立场上,体会一下被指使来指使去的感觉,你就会明白为什么不能做独断专行的自我中心主义者。 (2)加强你的知识修养。有一句俗语,"无知者无畏"。无畏者即什么都不怕,自我中心主义者就相当于一个无畏者,只有加强知识、技能、人生素质修养,你才会认识到原先的自己是多么的狂妄、多么的自以为是,自己的自我中心是多么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