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方法》
现在,说话的人,就是做事的人,要做事,就不得不说话,说话也是为了把事情做得更快更好,例如,台上的司仪,学校的教师,公共卫生的宣传员,展览会的讲解员……都是用他的口才服务于社会,推动社会各方面事业的进步与发展。 至于一般办事的人,一面做事一面也要说话。交流经验的时候要说话,交换意见时要说话,报告、询问甚至批评时,都免不了要说话。没有如此种种的说话,或者是应该说而不说,应该多说而懒得说,都会妨碍事情的进行与发展。 □ 永远保持迷人的风度 许多人为了增加自己的形象魅力,隔三岔五地跑到美容院化妆,可这对提高一个人的人格魅力究竟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呢? 曾有一位化妆师说过,为一个人化妆是一种智力活,化妆的最高境界可以用两个字形容,就是"自然"。最高明的化妆术,是非常考究地化妆,让人家看起来好像没有化过妆一样,并且化出来的妆要与主人的现实身份相匹配,能自然表现那个人的个性与气质,而不单是在表象上用功。 对此,我们是否应该有这样深刻的体悟:在这个世界上,一切的表象都不是独立自存的,也是不可信的,它一定要有其深刻的内在意义。那么,改变表象最好的方法,不是在表象上下工夫,而是一定要从内在改革。 魅力也是沟通交往中不可忽视的一个素质。沟通交往除了一些工作上的"公事公办"外,大多是凭着个人的兴趣、需要、好恶等因素进行的。这里,个人的人格魅力就起着很重要的作用。 所谓魅力,是指一个人所具有的吸引人的力量。在沟通中,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的程度不同,往往造就了沟通关系的不同层次。 一个人的魅力是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比如,一个人的内在涵养和素质,外在的仪表、服饰,行为动作,地位和角色等。这些因素的差异以及交往个体能否巧妙灵活地运用这些因素,会直接影响到一个人的魅力,影响沟通的程度和效果。如果我们在沟通中注意扬长避短,既体现自己的个性,又把握分寸,则会收到取悦自己和吸引他人的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个人的仪表是最先被对方的感官感知的,所以仪表因素是构成一个人魅力的最基本的条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漂亮比一封介绍信更具有推荐力,也更容易被人们所接受。事实的确如此,在其他客观条件相同的情况下,外表占有优势的人往往具有更大的魅力,尤其是在异性之间。美国曾有学者做过这样一个实验:让一些男性评价假设都是女子写的论文,有的在论文上还贴有作者的照片。结果发现,贴有漂亮女性照片的论文得分要高于不贴照片的论文,而所贴照片不漂亮的论文得分又低于不贴照片的论文。这说明,在沟通交往中,外貌有着很大的影响力。 但是外表的漂亮并不是绝对的。比如,外貌的吸引力对于男性就比女性更为重要。男性更多地受女性外貌的影响,而男性的外貌对于女性的影响就要弱一些。更能说明问题的是,一个人的内在素质有时会影响他的外貌。一所大学曾经邀请一位身高170厘米的工人和一位只有165厘米的哲学家同时给学生做报告。事后经过调查发现,所有学生都认为哲学家比那位工人长得高。虽然这里并不排除两个人在衣着打扮上的美感效应的差异,但更重要的还是演讲内容、知识修养等内在因素的影响。正所谓"情人眼里出西施",人与人之间内在素质的吸引力往往比外表的吸引力更强,也更持久。 对于同一个人,可能有的人说他很具魅力,而有的人认为他毫无魅力可言。也就是说,一个人是否具有魅力,可不是自己说了就算数,关键还要看别人对他的态度。而有经验的沟通者,便会从对方的一言一行中判断出自己是否具有魅力。
![个人魅力的养成与增强 第10节:第一章 用心营造个人魅力(10)](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74597224770.jpeg)
通过对方的行为,也可以判断你在他面前是否具有魅力。如果对方很愿意与你接触,或就坐时尽量靠近你,或很乐于接受你赠送的礼物,这些行为就表明了你在他的心目中是颇具魅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