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性格》
健康人格生活的创造性原则主张:在一定的条件下或他人的帮助下人能够进行设想,选择重点,做出计划,并把价值观见诸行动。遵循创造性原则的人不相信"扑克牌算的命运",不时地享有自我创造性所带来的成功喜悦的机会,同时,这种创造反过来又促使其积极地对待生活,促使其不断地进步,增强信心,使其更有效地生存,培养出一副更聪明、智慧的大脑,使其在工作、闲暇、人际关系和婚姻等方面更富有美感和健康的情趣。 6.团体原则 所谓团体原则,是指具有健康人格生活方式的人具有乐于与人交往的特点,在与人相处时,对他人持有肯定的态度(如尊敬、信任、诚挚、谦让、善良等),总是多于持否定的态度(如憎恶、怀疑、恐惧、欺骗、骄傲、敌对等),对自己所属的团体或群体有一种休戚相关、安危与共的情感,与人和睦相处,把自己置身于同他人之间关心的、真实的、信任的关系之中。 人类是社会性的动物,与人交往和群居生活,乃是全人类共有的现象。马克思在谈到人的群体性和社会性时,曾经指出:"首先应当避免重新把‘社会‘作为抽象物同个人对立起来。个人是社会的存在物。因此,他的生活表现--即使它不直接采取集体的、同其他人共眠的生活表现这种形式--是社会生活的表现和确证。"因此,集体性和团体性,乃是作为一个具体的、现实的人的存在的重要前提。 马斯洛把人的社交需要看做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本需要。他认为,假如一个人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获得了满足,他就会产生一种爱和归属的需要。在现实生活中,每个人都希望得到友谊、爱情、配偶和孩子,希望为团体所接纳,有良好的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研究证明,一个人在爱和团体中,可以得到他人的帮助,减少孤独和心灵上的痛苦;可以减少恐惧,宣泄自己的愤怒和不快乐的情绪,从而减少心理压力。如果爱的需要受到阻挠或威胁,往往会成为生理和心理的失调状态的基础,有时还会造成正常的死亡。人们渴望成为团体的一员,有所归属,如果一个人被别人抛弃或被家庭、团体拒绝于门外,他便会产生一种孤独感,精神上不免受到压抑。孤独的人感到空虚、失落,无处诉说,忧愁、抑郁,日积月累,便会产生不同类型和不同程度的人格病症。在团体中,人们则能够充分表现自我的身心品质,如身材、容貌、活动能力、智慧、知识、应付困难的本领……能为他人重视和赞美,在团体中处于适当的位置,获得安全感、平衡感和自信感;在团体中,能诉说自己的喜怒哀乐,增进人际间的情感交流,有益于身心健康。因此,团体原则蕴藏着人格健康的强劲动力,成为健康人格适应现实生活的重要前提。 □ 灵活些,别难为自己 1.做人别太固执 固执己见似乎让人感到个性,但更多时候给人的感觉是顽固不化。
![认真做人 用心做事 第101节:第十章 做人做事要有上进心(4)](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80062665932.jpeg)
太固执的人总会自以为是,很轻易地得出一个结论后,就认定是最终真理,别人如果有不同看法,就肯定是他哪儿出问题了。太固执的人也很容易轻视别人,否定别人。太固执的人常常刚愎自用。三国名将关羽之所以最后败走麦城,被俘身亡,最大的一个原因就是固执偏激,刚愎自用。 太固执的人很容易对人产生偏见。在他们眼里,爷爷是小偷,孙子也好不到哪儿去;一个人从监牢里出来,他这一辈子肯定不会干好事;黑人永远是劣等人种;希特勒肯定是个固执狂……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当老师,班里的"差生"永远得不到翻身;让一个太固执的人去做老板,他的职员永远不能犯错误。世界"牛仔大王"李维的公司却有38%的职员是残疾人员、黑人、少数民族和一些有犯罪前科的人,他们在那里都干得好好的。 太固执的人不易接受新事物。他们总认为自己的一套是最佳的,对新事物,他们其实根本不了解,但他们却煞有介事地说出一大堆凭空想象的局限和不足,俨然像专家。他们会坚持认为计算机没有算盘准确,即使他儿子还是个电脑工程师;他会认为生儿子当然比生女儿好,即使他女儿成了名人,他也会坚持认为这是上帝开的一个玩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