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好性格》
因此,一定要避开以身体的某一特征为话题的谈话。必须注意不要谈论身体太胖啦、头发太少啦等对方比较在意的东西。另外还应避开政治、宗教、思想等方面的话题,因为对于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想法。 如果你想要自己快乐,也能使别人快乐,那么你要经常自我检查一下,你是否话说得太快?如果是,可能会给听众一种神经质的印象;你是否讲得太慢?如果是,可能会给听众一种你对自己所讲的话题缺乏把握的印象;你是否含糊其辞?这是一种缺乏安全感的明确标志;你是否用一种牢骚的语调说话?这是一种自我放任和不成熟的标志;你的声音太高而刺耳吗?这是神经质的又一种标志;你用一种专横的方式说话吗?这意味着你是固执己见的;你用一种做作的方式说话吗?这是一种害羞的标志。 快乐的话语是诚挚自然的,包含着信心与精力,还隐含着一种轻松的微笑。如果你掌握了这个诀窍,那么你的朋友和你都会快乐似神仙。 □ 奉承话人人爱听 生活中,人们对那些拍马屁的人总是投之以鄙夷的目光,殊不知,他们何曾没有拍过什么马屁呢?

其实,拍马屁无非是对他人的一种恭维,文雅点说,是一种赞美。在人与人的关系之中,拍马屁自有其独特的"历史地位"。 拍马屁只是为了生存的一种手段,为了达到目的的一种谋略,为了搞好人际关系的一种技巧。 如果你有满腹经纶,而又怀才不遇,可是你又不肯或者不晓得如何对人讨好拍马屁,你就永无出头之日。"伯乐"难以发现你这匹千里马。 晋武帝登基时,测字摸到个"一"字,很不高兴,"点"太小了。侍中裴楷进言道:"陛下,这个‘一‘摸得好,是大吉兆。因为天得一则清,地得一则宁,君王得一则天下忠。"拍得晋武帝转忧为喜。而这个侍中裴楷也在新皇帝心里留下了好印象。 这种无关痛痒的马屁,说白了就是一些安慰人,鼓励人,或者赞美人的话,它犹如一块砖头,铺垫了自己未来的生存之路。所以,必要的时候,拍拍马屁,既无伤大雅,又增进友谊,何乐而不为之呢? 无论如何,人总是喜欢别人奉承的。有时,即使明知对方讲的是奉承话,心中还是免不了会沾沾自喜。这是人性的弱点。换句话说,一个人受到别人的夸赞,绝不会觉得厌恶,除非对方说得太离谱了。 在这个社会上,会说奉承话的人似乎比较吃香。当一个人听到别人的奉承话时,心中总是非常高兴,脸上堆满笑容,口里连说:"哪里,我没那么好。""你真是很会讲话!"即使事后冷静地回想,明知对方所讲的是奉承话,却还是抹不去心中的那份喜悦。 因此,说奉承话是与人交际所必备的技巧,奉承话说得得体,会使你更迷人! 奉承别人首要的条件,是要有一份诚挚的心意及认真的态度。言词会反映一个人的心理,因而有口无心,或是轻率的说话态度,很容易被对方识破而产生不快的感觉。再者,奉承别人时,也不可以讲出与事实相差十万八千里的话。例如,你看到一位流着鼻涕而表情呆滞的孩子时,却对他的母亲说:"你的小孩看起来很聪明!"对方的感受会如何呢?本来是奉承话,却变成很大的讽刺,收到了相反的效果。若你说:"哦!你的小孩像很健康的样子。"是不是要好些呢。 所以,奉承别人时要坦诚。这样,你所说的奉承话会超过一般奉承话的水平,成为真正夸赞别人的话,听在对方耳中,感受自然和一般奉承话不同。 □ "嘴茬子厉害"未必是好事 有一种人,反应快,口才好,心思灵敏,在生活或工作中和人有利益或意见的冲突时,往往能充分发挥辩才,把对方辩得脸红脖子粗,哑口无言。 这种人不管自己有理无理,一要用到嘴巴,他绝不会认输,而且也不会输,因为他有本事抓你语言上的漏洞,也会转移战场,四处攻击,让你毫无招架之力;虽然你有理,他无理,但你就是拿他没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