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城市分行是大型商业银行发展的主要依托,其竞争力是大型商业银行整体竞争力的主要标志,对大型商业银行整体发展和价值提升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如何提升大中城市分行竞争力是一项需要继续深入研究与实践的重要课题。 竞争力,本质上是一个通过相互比较而得到的相对概念。一般认为,资源配置给最有竞争力的竞争主体可以实现帕雷托效率。对竞争力可以有多种理解。一种基本理解是把竞争力理解成企业的一种能力,即“目前和未来在各自的环境中以比其国内外竞争者更有吸引力的价格和质量进行设计和销售货物以及提供服务的能力和机会”(《世界经济论坛》)1985年《关于竞争力报告》);竞争力是“一个企业对其行为效益有所贡献的各项活动,例如,创新、具有凝聚力的文化或有条不紊的实施过程等等是否恰如其分”的把握运作的能力(哈佛大学波特)。《世界经济论坛》是在讨论国际竞争力时作出如上定义的,但我们以为这个定义具有一般性。该定义主要从市场竞争结果的角度对竞争力进行描述,而波特的定义还强调了过程控制和实施的能力。两个定义的最大共性就是都从商业化能力而不是科学发明能力的角度定义竞争力。两个定义的差别大概与作者目的有在以往的商业银行分支机构竞争力评价研究中,有的从市场竞争结果的角度对竞争力进行描述,通过对存、贷款市场份额大小的比较分析,得出各分支机构竞争力强弱的评价结论。也有的从市场竞争结果、过程控制能力两个层面竞争力进行描述(即商业银行在特定的市场结构下,受供求关系、公共政策影响,进行设计、营销各项金融产品,并获得比竞争对手更多的财富的能力;是某一银行成功地将现有资产转换为提供更优质服务的能力),在此基础上设计竞争力评价模型,据以测评得出各分支机构竞争力强弱的评价结论。 我们认为,对商业银行大中城市分支机构综合竞争力的评价可以采用综合竞争力评价法,即: 综合竞争力=当期竞争力×可持续竞争力 其中:

当期竞争力=存款市场竞争力×有效贷款市场竞争力×理财产品市场竞争力×中间业务收入市场竞争力×经济增加值市场竞争力; 可持续竞争力=资本资源竞争力×人力资源竞争力×技术进步竞争力×环境亲和与调控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