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知道为什么有人会把华为与联想相提并论,说他们创业时间差不多,甚至柳传志和任正非年纪亦相仿,而且他们都是中国极少成功国际化的企业之一。
在我看来,华为和联想是完全不同的企业,在世界性的大舞台上,如果说联想是通俗唱法者,那么华为无疑就是格调高雅的美声唱法。这一点柳传志也亲口证实过:“华为和联想是两家完全不同的企业。华为崇尚技术立足,就像一直在爬喜马拉雅山的北坡,陡峭险峻;联想则是从平缓的南坡向上,缓和迂回,走的是‘贸工技’的道路,最后也能爬上山顶。两家登顶的路径不同,但异曲同工。”
如果把“登顶”看作企业的成功或者国际化的话,我认为华为和联想并非异曲同工,道理很简单,“登顶”的目的相同吗?“登顶”后的承受力相同吗?“登顶”后谁看得更远?“登顶”后的收获差距有多大?谁能在“山”上呆得更久?要想回答这些问题,我想可以拿专业登山运动员和业余旅游爱好者来作一些比较。业余旅游爱好者尽管也能达到山顶,但他的耐力和承受力是远远不及专业登山运动员的,而且,登不登上山顶对他来说并不重要,只要能到达一定的高度,他或许就已经很满足了。企业国际化,华为很早的时候就是按照这个标准在做企业,而联想,显然目光没有如此远大,走出国门,只是他们在国内衣食无忧后的一种本能扩张。
其实,要比较两家企业,还不如先比较两家企业的企业家。柳传志自认自己不是一颗珍珠,但却是穿珍珠的线,可以把一颗颗珍珠串起来做成一条美丽的项链,这条项链就是联想。由此看来,柳传志是个颇懂用人之道的人,他干的好多事,任正非就从没有干过。比如没资金了,就去找政府哭穷,竞争不过人家了,就去找政府保护。柳传志是个圆滑的人,他非常懂得利用国家力量和政策,打着振兴国产品牌,生产民族产品的旗帜,理所当然地为联想寻求各方帮助。但是任正非不同,他甚至扬言华为不上市,的确,华为有骨气,不需要上市去融资,他们用的是自己挣来的硬票子。要说谁更有爱国心,谁更志在高远,单从企业名称上看,华为就已经占有了优势——华为,为中华而为。任正非一开始就给华为定下了明确目标:发展民族工业,不与外国合资;紧跟世界先进技术,立足于自己科研开发,目标是占领中国市场,开拓海外市场,与国外同行抗衡。但是华为从来不宣扬自己的爱国心,更不利用自己的拳拳“为中华之崛起而为之”而去寻求国家的相关支持。任正非是一个低调的人,不炒作不张扬,这与市场上竭力利用传媒之源的其他企业实在是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任正非默默无闻地埋头苦干,竟然成功了,这只能说,这个市场,还是靠技术实力说话的。
任正非和柳传志的成长背景不同,任正非没有任何家庭背景,而柳传志父亲在银行业界的影响为他提供了鼎力支持。也或许是与任正非在军队不得志有关,任正非从创业起,就是硬着头皮靠自己拼,靠自己闯,仿佛是跟父母赌气的孩子一样,要用自己稚嫩的肩膀证明自己终有一天会长出一对坚硬的翅膀。当终于有一天,父母看见自己的孩子在异乡的土壤上高高飞翔的时候,父母惊讶地发现:孩子真的长大了!
是的,当华为在国外获得了新的认证,当华为的员工在国外的土地上不幸遇难,国人才知道,华为已经默默地走出了多远。他们单枪匹马地在强企林立的海外市场上浴血奋战,尽管力量单薄,但是他们让国外人看到了中国人的影子,看到了中国人的智慧,也看到了中国人的力量。中国崛起,需要中国人和中国企业的崛起。
华为和别的国内企业不同,华为并不是在国内站稳脚跟后再蹒跚地走出去,华为是在发展初期,就把目光放在了海外市场上,无论是从产品质量还是技术要求,甚至企业管理,他们都是以国际标准来要求自己,他们总是走在最前列。这也注定了他们是孤独的歌者,而且,为此他们付出了代价,给了对手中兴赶超的机会。在国内同行业中,华为一直是技术上的超前者,所以2000年就开始3G研发的华为在小灵通问题上判断失误,没有进入小灵通市场,由此给华为带来了巨大的损失,也养肥了对手中兴。在CDMA的问题上华为也犯了类似错误,不过,随着3G等电信主战场越来越近,在技术上总是领先超前的华为尽管因为走的太快而在国内失去了一些市场,但无论怎么说,他始终是领先者,开拓者的路,注定孤独。尽管总是比国内市场的脚步快一拍,但是从企业长远利益来看,超前的眼光实际上已经把华为和其他企业区分开来——华为不仅是中国的华为,还是世界的华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