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级信用债券 一流信用酿造的次级信贷危机



    有评论认为,应该说美国次级抵押贷款产生的出发点是好的,在最初10年里也取得了显著的效果。1994-2006年,美国的房屋拥有率从64%上升到69%,超过900万的家庭拥有了自己的房屋。在利用次级房贷获得房屋的人群里,大部分是低收入者,这些人由于信用记录较差或付不起首付而无法取得普通抵押贷款。次级抵押贷款为低收入者提供了选择权。

  但次级抵押贷款的高风险性也随之而来。次级房贷的利率有可能高达10%-12%,而且大部分次级抵押贷款采取可调整利率(ARM)的形式,随着美联储多次上调利率,次级房贷的还款利率越来越高,最终导致拖欠债务比率和丧失抵押品赎回率的上升,酿成今日的金融危机。

  次贷危机中是信用发生了危机吗?其实不是。恰恰相反,次贷危机酝酿过程中,表现出了高度的信用水平。

  在“次级信用贷款”这个术语当中,信用这个词和我们日常所讲的“守信用”之信用并不是一个等同的概念。“次级信用”仅仅指因为低收入而还款能力差,而非“不守信用”,每个时期还得少,不等于不还,借款人还是守信用的。

  次级信用贷款危机当中表现出来的“守信”主要是以下方面:

  首先,合同的法律效力始终得到尊重。

  因为合约规定了非固定的利率,所以,贷款者必须接受不断上涨的利率。

  其次,欠债还钱的规则始终在起作用。

  我们可以看到,贷款方和借贷方都始终遵守这条规则。银行和基金也在依靠法律迫使贷款人不得不遵循这个游戏规则。

  第三,贷款者失去抵押品,恰恰是守信的表现。完全是按照合约在无力用货币还款的时候用抵押品还贷,终结借贷关系,而不是赖帐不还。

  次贷危机发生后,美国楼市走入低迷,概因无还款能力的人把房屋还给了银行,银行手中的房屋多了,便低价投房到市场上,造成楼市供给速度大于需求速度,房价因此而下跌。

  中国应该如何解决穷人的住房问题?

  当前,经济适用房的事情政府已经高度重视而且看起来在着实推进之中。但是,这依然是在走美国次级贷款的老路。还是凡事都可以用经济手段加以解决的老思路。美国次级信用者当初敢于借贷,信心是建立在房价不断上涨、还款能力不会萎缩的前提之上的;而中国现在让低收入者购买经济适用房的做法之所以被低收入者接受,也是建立在还贷利率不会增加、还款能力不会下降、房屋的使用费用(物业费水电费等等)不会上涨等等一系列假定的前提之下的。

  但是,这一切都是假定的前提,是靠不住的事情。而一旦实际情况发生变化导致还贷压力增加的话,中国的事情可能是真正的信用危机。因为国人的法制观念相对淡漠,无商不奸已成传承陋习,“老赖”辈出,杨白劳牛过黄世仁,而“法不责众”的观念在中国还相当流行。如果在中国房市上还贷压力剧增,最终因为还不起月供但依旧赖在房里居住而非把房屋归还银行的人可能要远比美国多。中国的房奴大可以依仗人多势众当一回新时代的杨白劳。而美国司法会依照法律帮助银行收回房屋的事在中国大面积发生的可能性也很小,一方面,中国的银行毕竟头上顶着社会主义的光环,不大可能把众多的杨白劳告上法庭;另一方面,即便是真的要求司法协助收房,中国司法素有“执行难”之惯例,况且“和谐”社会的要求似乎也与严刑峻法的理念有点不太和谐。

 次级信用债券 一流信用酿造的次级信贷危机
  此时的危机才是真正的“信用危机”了。

  发生在美国的次贷危机告诉我们,在必要需求领域引入市场机制,最终会酿成苦果。以此为鉴,再结合中国真正的次级信用的“国情”,中国在穷人住房问题上就不应该步美国后尘。而应该对吃社保的穷人(包括农民)实行彻底的基本住房保障,连低廉的房租也加以免除。银行在居民的个人帐户上记上贷款,旋即又把它支付给房产商,这种数字游戏不具有任何实际意义——和政府直接向建筑商购买住房然后无偿提供给穷人是一模一样的。

  市场的趋利性已经告诉我们,市场不可能为缺乏支付能力的穷人提供任何施舍,任志强市场只给富人盖房的论调难听但是却是正确的。为穷人解决住房问题也是政府的职责所在。

  货币当局规定的利率,其实相当于从经济体中回收货币流的一个“转速表”。利率越高,意味着货币回流越快,其结果就是,银行越是放贷,经济体内的货币存量越少,除非银行会无偿地向经济体注入货币。

  这就像一个挖塘养鱼的人一样,他往池塘里投放鱼苗的目的是为了捕捞更多重量的鱼,这个目的的实现完全建立在鱼可以在池塘里越长越大的设想。如果鱼没有长大,或者生长的十分缓慢,则他的捕捞量一如既往甚至不断加大捕捞量,则池塘中的鱼的存量势必日趋枯竭。

  这个比喻不当之处在于,池塘里的鱼的确通常会长大的,但是经济体内的货币流却不具有内生性,它总是来源于货币当局不予回收的赠予即无偿的货币发放。

  房地产可以看作是一个总体市场的微缩版。银行向房地产市场放贷,是要收回比放贷货币多的货币量,而经济体自己又不会生产货币,即“货币”之鱼苗是不会长大的,如何做到借一还二?因此,银行图谋的更多货币回流,只能是打经济体内原有货币存量的主意。

  而当货币以大于注入的速度(利率为正)回流时,就造成了流动性萎缩,形成通货紧缩的局面。最终,为解决这一困局,居民只有不断借贷并以劳务偿还,或者说银行也不得不以更加庞大的贷款维系对之前贷款的偿还能力。就像之前帖子所说——货币经济,货币当局自导自演的剧目。

  银行会这么无聊的自娱自乐吗?当然不会。看到这里,你就应该明白,为何欧洲的Rothschild家族银行会大量放贷给欧洲各国皇室而从不要求其归还本金而只是要求其归还利息。因为皇室归还利息的来源是民众的税赋,这样也就等于曲线达到了让全民为私人银行打工的目的,而皇室和政府成了帮银行收租的大工头。

  在这种货币拜物教游戏当中,任何大宗商品都可以是游戏的道具,眼下充当这个道具的最佳角色就是房地产。而银行把这个游戏的名称暂定为“房贷”。

  如果中国政府执意走美国的老路,最终收场的方式很可能是采取美国政府一直不愿意采取的方法:一次性赦免所有的房奴们的债务,由政府将银行的烂帐一笔勾销。而一旦居民认识到这一点,就会形成对政府赦免债务的预期,更加重全民信用水平的“次级化”状态,形成恶性循环。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2707.html

更多阅读

信用评级的历史 信用评级的作用

信用评级的历史 信用评级最早起源于美国。1890年,约翰·穆迪创办了穆迪公司Moody's,首先对铁路债券进行信用评估。第一次世界经济危机中大批公司破产,不能偿还债务,人们开始认识到信用评级的重要性,一些信用评级机构以及信用评级业务开

企业如何建立信用管理体系 个人信用体系的建立

  公司历年来的应收账款情况和相关职能部门的权责分配及其运行效果有了相应了解。  根据贵司财务部提供的数据,截止2009年底,贵司历年来应收账款总额为****万元,占贵司总资产的 %。应当说,这一情况已对贵司的经营造成了较大困扰。拖

徐小明:信用交易的问题还是很大

徐小明:信用交易的问题还是很大几乎所有券商的中期报表都显示了传统交易佣金的下滑和信用交易佣金的大幅增长,成倍的增长哦。信用交易就是贷款买股票,也就是我们所说的融资融券,其实本来也没有什么问题,这在国际上也不是什么新生事物,但

信用报告负面记录 负面信用记录的“度”

  新公布的《征信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有关负面信息保留期限的规定,使得一些在个人信用报告中出现“信用污点”的人看到希望。  我的一个学生,2006年从学校毕业,当时因无法偿还贷款,连毕业证、学位证都没得拿。凭出色能力顺利进

声明:《次级信用债券 一流信用酿造的次级信贷危机》为网友浮华皆是空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