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美国次级贷款危机是国际金融市场具有典型标志意义的一个事件。在3、4月份美国大量房贷企业破产倒闭,7月全球股市连锁暴跌,9月美联储大幅降息之后,似乎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渐渐平息,格林斯潘10月初最早断言“最糟糕的阶段已经过去”,随后各国央行有关官员纷纷安抚市场情绪,全球股市也在9月份逐渐回补跌幅,市场动荡似乎真的要趋于平静了。
但是我们看到全球央行却仍然如履薄冰,美联储主席伯南克一边密切关注美国通胀走势,一边强调仍然随时准备采取必要的行动,并且迄今为止美联储仍然在向市场注资。欧盟央行虽然不时提醒人们市场动荡的影响有限以鼓舞市场信心,但同时也多次警告市场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将延后至2008年。那么次级贷款危机是否真的趋于平息,其影响延后到2008年将会是什么样的形势呢?
美国:跃进停滞之后收拾残局
从美国的角度来看,不仅9月份美联储大幅降息时,布什总统、美国财政部和国会采取了共同行动,在10月份还由财政部长保尔森推动,花旗银行和摩根大同牵头、11家抵押贷款服务机构共同成立了一个基金,来挽救资产支持商业票据市场。美国金融市场如临大敌的这种紧迫态势,与房产市场持续连跌难以见底、抵押贷款人纷纷失去住房是高度相关的,形势大有危机美国核心金融机构生存的地步,并且出现了纽约联储副主席杜德利所谓的“市场资产无序流动”。
在这种形势下,本来规模有限的次级贷款规模也水涨船高,从最初伯南克在国会作证时所言的500—1000亿规模,一路涨到了一些分析认为的6000亿美元,甚至华尔街日报的一份分析认为,2004至2006年超过2500家银行、贷款组织和抵押公司发行的1.5万亿高息贷款多数都是次级贷款,“危险的抵押贷款在美国各个角落都有”。而危机爆发之后,不仅次级贷款已经严重贬值,大量房贷坏账出现,甚至连优质贷款和票据市场都大幅缩水。
这样就十分深刻地揭示了近年来美国金融市场大跃进式发展扩张的后果,次级贷款导致的信贷信心危机可以看作是大跃进突然停滞之后矛盾的集中爆发,谁都无法回避收拾残局的困境,从总统布什、财政部到美联储,甚至还迫使金融机构成立“自救基金”,以避免美国金融市场从此一蹶不振。从这个意义上看,美国次贷危机已经超出了其本身规模多大的范畴,而是反映了金融市场发展方向和扩张节奏的问题,更反映了全球化过程中美国经济结构变迁的深层次矛盾。
其他国家警惕跃进停滞的后果
美国的这种态势也使其他国家感受到了压力,虽然除去仅有的几家机构受到打击和挤兑之外,其他国家较少受到次贷危机的直接影响,但是各国央行无一不担忧次级贷款危机的影响拖后,在2008年继续影响经济增长。表面上来看,次级贷款危机是美国金融市场跃进式扩张的问题,但实际上金融市场的这种跃进式扩张在各国都不同程度地存在,只是由于各国金融体系的差异,使得各国金融市场扩张的程度不尽相同,而没有美国金融体系这么肆无忌惮,以及跃进停滞之后岌岌可危的残局。
从美国房产市场在2006年大幅放缓以来,次级贷款危机的发展可以说环环相扣,首先是大批房贷企业不支倒闭,随后延伸至股市,再后是商业票据市场,并同步使其核心金融机构的利润大幅缩水,这个过程必然会在其他国家的房产价格出现拐点之后同步上演,只是程度会各有不同而已。所以修缮市场流动性的程度不同,并且对经济增长的前景各有差异,但各国央行在市场动荡问题上都不敢松口,其关键问题就是各国必然将面对随后而来的价格拐点,以及价格拐点出现之后市场出乎意料的反映,才是全球金融市场大跃进式扩张停滞之后最大的困局。
“市场资产无序流动”的困局
正如杜德利所言“美联储希望避免市场资产无序流动”,这是解决危机和挽救信贷信心的唯一途径。但实际上全球资金无序流动早在2006年就出现端倪,2006至2007年次贷危机爆发之后,不仅全球股票性基金在欧美和新兴市场频繁跨区域流动,危机前后美国货币市场基金也出现了显著的无序流动态势,特别是美联储大幅降息之后,本来一度流入美国货币市场的资金,在收益率降低的情况下纷纷外流,美国8月份资本流出创2001年3月以来最高达1630亿美元。
危机前后新兴市场国家的股市同样出现了无序流动的状态,国际资金在一度大规模撤出巴西股市后,伺危机趋于平静又大量流入,印度和日本的情况与此相似,甚至在国债市场也出现了同样的情况,第二季度以后国外资金及频繁进出日本股市和国债市场,在中日和东南亚持续抛售美国国债之后,中东资金则大量流入美国国债市场。虽然欧盟阿尔穆尼亚表示“全球失衡调整无序化不大可能”,但目前来看,“市场资产的无序流动”仍可能将各国都拖下水来。
至2008年在危机得以彻底解决之前,全球资金的这种无序流动态势必然还会持续,这是金融危机随时爆发的最主要动力,而且如果无序流动的局面得不到有效地调控,一旦出现危机势必会继续扩大,因此“市场资产无序流动困局”是全球化和世界经济增长的最大障碍。这种形势下,相对稳定的人民币和中国金融市场就成了世界瞩目的焦点,欧美既希望中国分担和缓冲全球金融市场动荡,有希望中国能够部分地为市场买单,这样必然会将中国央行推向世界舞台的中央,随后而来的可能是世界接受中国央行的影响力的这样一个前所未有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