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深入,银行业的竞争显得尤为激烈。市场营销能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一家银行的成败与发展。中国银行营销和一些国际性银行的营销相比还停留在比较低的层次,对市场营销的认识也是不系统的、非理性的、非专业化的。
虽然本土银行也开始重视起了营销,从店堂里各种精美的宣传小折页到街头的灯箱广告招牌;同时也重视起服务来,从改善整个银行员工的服务态度到推出一系列针对顾客的便利服务措施,但这一切也只是局限于以零散点的形式而并非是以整体营销战略的意念面介入的,由此也使得银行的品牌传播表现不够创新,营销手法也显得过于单一,整个营销和宣传看上去零敲碎打不成气候。
银行营销问题解析:
品牌传播手段单一管理乏力
目前中国银行业打造品牌的宣传传播手段比较单一,主要利用电视广告、路牌及店面等途径,日新月异的互联网较少得以应用,公益活动、事件营销更是难见踪影。另外,中国银行业还存在总行同分行VI形象不统一、形象代言人混乱等现象,不利于企业品牌形象的树立和传播。
我国银行业品牌战略管理乏力,缺少系统的可操作的品牌战略规划。许多银行推出的产品广告宣传缺少同企业品牌的有机结合,造成品牌传播资源的浪费,不利于银行其它新业务的开展。中国银行业品牌管理的薄弱还表现在许多方面,品牌联想模糊、同质化竞争、品牌危机处理等等。
收费之争彰显银行营销缺失
随着研发技术的加强和硬件成本的降低,银行对系统资源的占用及查询成本将愈来愈低,所收的数十亿年费、跨行查询费等足够银行技术上的革新。跨行查询收费事件彰显银行营销的欠缺与不足,也许这是银行业为应对入世,而拼命抢搭收费末班车。那些忽视收费不尽人意的银行应该重新思考,消费者个人以及消费者群体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他们和那些潜在的消费者已经成为银行服务领域真正的主体,对于银行收费方面的了解也逐渐增强。因此,银行营销的真正价值在于消费有为银行带来短期或长期的收入和利润的能力,而费用收取是否符合消费者或顾客的意愿,其是否满意,则对于银行营销也至关重要。
银行服务成为营销“软肋”
在银行里面,柜台人员的服务体现在仪表、态度、语言、工作速度等几个问题上。对于仪表,绝大多数银行都已经导入CI和具体规定,但服务态度则要看工作人员的心情了,心情好,则态度好,心情不好,则态度马虎。
银行服务中存在最需要提的问题就是“工作速度”,在四大国有银行中,几乎没有一家银行的职员工作讲究速度,他们一直就是慢条斯理的,而不管顾客是不是有事儿急着办完,反正在他们看来,他们干得快也还有客户来,慢也还有,何必着急呢?有讽刺意味的是许多个银行还喜欢在自己的柜台上摆一个电子调查机,问你对本次服务是不是满意。许多次的的工作速度与低效率,又没有什么创新的内容在,顾客怎么能满意?只是许多顾客不想多找麻烦而未去投诉和提意见而已。银行种种不能真正体会客户所需的不到位服务几乎就成为其营销的“软肋”。
应变僵化缺乏营销专业人员
到银行去办事排队等候早已成了许多顾客的“习惯”,尤其是中午,排队等候的人更多。与此相对应的是,银行工作人员却比平时更少得可怜,通常都只开一个窗户,根本不管你外面这么多人等着排队。没有灵活多变的业务应对方式,还是以自我为中心,没有将顾客作为服务的中心与重点。这些送上门来的客户都没有被服务好,银行却又花钱大做广告,其实际的意义又何在?
同时,营销人才的匮乏也是银行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银行招聘员工时仅注重的是金融专业,很少有营销专业人员进入银行,尤其是营销或品牌专业的经理,即使负责市场的职员也是从其他部门调来做做简单的广告宣传和促销活动,没有运用营销的力量来推动银行的业务进程。
广告诉求没有深入消费者内心
优秀的广告是建立在洞察消费者内心的基础上的,这样才能拨动消费者的心弦。然而我国银行业的许多广告诉求大而全,宽泛空洞,无法深入人心,引起共鸣。如,“握住某某手,永远是朋友”、“选择某某银行,实现心中理想”、“手持某某卡,潇洒走天下”等等,这样大而空的口号无法深入消费者内心,引发共鸣。
银行营销应对策略:
我国银行迫切需要确立起市场营销的观念,对银行营销的策略和操作行为作出全新设计和规范。面对纷繁复杂的客户市场,如何创造和把握业务发展的机遇,突出银行的营销特色?我认为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建立有效营销计划和管理组织体系
与企业一样,银行也应该设立专门的研究开发机构,承担起市场调研、业务规划、对策建议和业务信息沟通等工作。同时在调研、资金计划、财务各业务部门建立定期的沟通制度,对业务运营诸方面进行综合分析与调整,解决现实问题、排除潜在问题,保证计划的实施并修整计划。在市场调研和正确的市场定位基础上,确立业务目标,进而形成由业务开发计划、市场推广计划、人力资源计划、融资投资计划、财务、保障及辅助计划目标的实现建立在有效的控制基础上,形成良性循环,并将战略任务分解落地,执行到位。
细分客户市场,明确服务重点
任何一个银行,无论规模如何,它所提供的产品和服务只能满足市场总体中相对有限的部分,而不可能满足全部。因此,加强对客户市场的研究,根据需求同质的特点,将企业和公众划分为若干个消费群体,针对客户的不同需要,向选定的目标客户群体提供独特的金融产品、服务和营销组合,才能使客户需求得到更为有效的满足,在维持客户忠诚度的同时,不断延伸和连锁占有新的市场。
与有前途和潜力的企业签定银企协议,长期合作。作为重点对象,尤其是电力、通讯、交通等国家支柱产业,为它的供给上游、销售下游服务,最终目的是以大企业为中心辐射出去,形成网络,扩大间接融资范围,把吸存业务延伸到投资、消费领域,从而壮大资金规模,占领更多的市场份额,形成银行的独特魅力和竞争优势。
共享客户资源 强化联动营销
在市场营销过程中,全面整合公司与个人客户资源,加强个人银行业务与公司业务部的合作,发挥整体资源优势和营销功能,充分挖掘和发现个人优质客户,不断创新服务手段,建立公、私客户经理联手制,实行一揽子服务,以公司业务带动个人业务、以整合营销推动市场拓展,积极竞争优质客户,确保客户质量。
个人业务要努力打造具有特色的品牌,在前期品牌形象宣传推广的基础上,有计划地开发、策划,组织形式多样的市场活动,及时了解和满足客户需求,扩大品牌内涵,吸引优质客户,为优质客户提供全方位、高质量的服务。
合理定价收费,提高服务水平
银行如果要收费就应该量化和策略化,加强对银行产品的营销策略,而不能太急功近利。银行执行的存贷款利率和制定的服务收费政策,直接关系到对客户的激励和吸引程度,因此银行必须花大力气,研究开发新的金融产品和服务项目,以优惠的资金往来条件和配套的各种服务功能,来保证在竞争中能够超出对手。
国外银行可以在利率自由化的政策前提下,以优惠利率甚至负利率,拉住客户。国内银行要做到规范经营,必须做到合理定价收费,同时在提高服务水平上苦练“内功”。银行收费定价的标准,是根据客户资金持有量、沉淀程度、转移速度和需求的弹性,考虑资金提供的成本、管理服务的费用、借款者的风险等级、客户盈利能力和银行的预期收入等因素,再与银行市场营销的战略相配套,综合制定得出的。
调控人力资源配置充分挖掘潜力
1、银行要将一批真正想干事、能干事、会干事的人充实到客户经理营销队伍中来。真正做到以岗定人,以人定责,进行调整,用其所长,尽其所能,突出业绩导向,更好地发挥个人潜能。
2、银行要加强创建“人人参与营销、个个积极营销”的新型营销文化氛围。市场营销不仅仅是银行高层管理者和客户经理的工作,要使市场营销的观念成为全体员工的共识,培育全员营销意识,并转化为每位员工的自觉行动。保证上下通畅,左右协调,形成立体营销网络。
3、制定相关学习培训计划,着力提高营销人员业务素质及营销技能,熟练掌握新兴业务,便于更好地开展营销工作。
4、充分发挥各网点为营销功能。各网点可以利用自身优势通过进悬挂横幅、散发宣传资料和积极参与本行、地方政府的文明创建活动等形式,扩大本网点影响力,每逢节日可以举办活动,向客户赠送一些小纪念品,吸引客户。
整合营销传播打造银行品牌力
中国银行业要想突破同质化“营销困境”,实现高层次的跨越,必须利用品牌这个利器。展开强大的宣传营销攻势,积极抢占业务市场。充分利用电视台、电台、报社等新闻媒体和印刷宣传资料,通过宣传报道、邮政广告、柜面资料、街头咨询等手段,全方位进行宣传、介绍特色业务品种,提升银行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有力地推进业务市场的扩张。
大凡成功的企业,几乎无一不是着意将企业的各种要素整合提升为一个独具特色而又一以贯之的形象,这就是品牌核心价值的高度提炼,品牌核心价值可以是物质层面的,也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它可以挖掘之来自顾客的需求和自我主张的。
银行业的营销如果真正达到“破茧化蝶”任重道远,是一项长期系统的工程,银行必须走一条真正能够从高高在上的“神坛”上走下来,形成买方市场,以高品质的服务与营销策略打造银行的优秀、强势和持久的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