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中国的植物油总供给量在2765万吨左右。扣除200多万吨的工业及其他用油(如生产方便面的食品工业等),中国居民直接食用的植物油在2480万吨左右。2011年中国植物油人均消费量为18.4kg左右,由于生活水平不同,中国各省市的植物油人均消费量有差异,估计一线城市为25~27 kg /人,经济发达省份为18~20 kg /人,经济落后省份为12 kg /人。 中国人吃的食用油按包装可分为家庭散油、餐饮散油(含中包装)和小包装食用油(包括家庭小包装食用油和餐饮小包装食用油)。家庭散油消费量逐渐减少,小包装食用油和餐饮散油消费量逐渐增加。(1)农村:以家庭散油消费为主,有少量小包装食用油,餐饮散油完全没有。(2)乡镇:以家庭散油消费为主,有一些小包装食用油和餐饮散油。 (3)地县级城市:家庭散油和小包装食用油的消费量较接近,各占40%左右,餐饮散油占20%~25%左右。(4)省会城市:家庭散油消费比例较低,以小包装食用油消费为主,餐饮用油占30%左右。 (5)一线城市:只有郊区可能有少量家庭散油消费;由于流动人口增加及上班族工作压力越来越大,餐饮用油上升到50%左右;小包装食用油消费比例与省会城市相比反而有所下降。 总的来说,笔者据经验判断,2011年,在中国人目前的食用油消费结构里,家庭散油约占45%,为1060万吨;小包装食用油约占26%,为610万吨;餐饮用油约占29%,为680万吨。如图1-1所示。
![高端食用油营销方案 《食用油营销第1书》 第一章 食用油行业概况 二、中国食用油](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2061008504153948.jpeg)
图1-1 2011年中国人食用油习惯结构分析图 20世纪90年代以前,中国的食用油市场还是散油一统天下的局面,只有广东部分地区销售一些香港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自从1991年益海嘉里[益海嘉里粮油集团是负责营销业务的公司,在2002年为嘉里粮油商务拓展(深圳)有限公司(简称“嘉里粮油”),后几经更迭,目前为益海嘉里食品营销有限公司(简称“益海嘉里”)。为行文方便,本文中的“嘉里粮油”一律改称“益海嘉里”。]推出金龙鱼品牌的小包装食用油后,小包装食用油市场以每年30%~40%的速度飞速发展。2010年,中国食用油市场的年产值为4352亿元,小包装食用油产值为1000亿元左右。 和小包装食用油相比,散油的优势:一是价格低廉、二是风味较重;劣势:卫生条件很难得到保证。近年来,随着消费者收入水平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散油的市场份额逐渐缩减。自从实施“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 2003年7月18日,国家质检总局发布了《食品生产加工企业质量安全监督管理办法》,首先对米、面、油、酱油、醋等5类食品实施了食品质量安全市场准入制度。自2004年1月1日起,只有贴(印)“QS”标志的这5类食品才能在市场上销售。]以后,其实已经不允许销售散油了,各大城市相继出台了禁止散油出售的政策。散油不仅难以保证质量,而且容易在销售过程中被掺假,无法获得“QS”标志的质量安全认证。所以,食用油市场的未来必将是包装油(包括家庭小包装食用油和餐饮中包装油)占主导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