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通过产品来实现市场价值,产品没有市场,企业也就失去其存在的意义,投资人的回报也无从谈起。产品的市场价值大小往往是由满足目标顾客何种需求、企业营销战略及目标、营销方式、产品技术、定位和售后服务,以及企业整体形象和企业外部资源状况等这些因素直接决定。
众所周知,企业在制定市场营销战略目标时,可能有三种选择,即提高市场占有率、打败竞争对手和实现利润最大化。从短期来看,提高市场占有率就是从竞争对手那儿抢得一份市场份额,至于是否能维持和对利润是否有贡献,则不在本次营销活动考虑之列;打败竞争对手就是自己制定的、稍高于竞争对手的指标和某些市场经营数据在本次营销活动后超越竞争对手,至于竞争对手以后是否赶超,则是目标期外的事;实现利润最大化就是企业从生产到终端销售的所有经营环节中杜绝跑冒滴漏,将增收节支效用发挥至极致,至于企业利润是否持续最大化,也不全是本次营销活动的任务。
但是,笔者现在发现,这些定位方法虽然正确,但并不总是正确。高市场占有率对销售量的增加的确帮助不少;但对企业的整体利润水平、企业形象和顾客忠诚度、满意度却不一定有帮助。
首先,资本回报来源于企业利润,企业利润是销售量和产品单件利润的乘积,产品单件利润的高低取决于成本和单价。由此可以直观地发现,销售量的增长并不一定能使企业利润同步增长,这也是最简单不过的道理了。提高市场占有率作为营销目标之一,这本身没有错,而且有利于企业规模经营,错就错在企业在追求市场占有率时,忽视企业利润率是否同步增长。
企业在营销中必定涉及价格定位,消费需求的价格弹性对提高市场占有率会起到显而易见的影响,因此希望提高市场占有率时,首先往往会对产品价格作向下调整。其实,这是惯性思维在起作用。我们都知道,产品价格向下调整的内在动因是生产效率已经提高、成本控制措施到位、原材料价格下降、企业的低成本战略在行业中处于支配地位等;外在压力有宏观经济不景气、市场占有率在下降、竞争对手在降价、产品的技术在更新等。当然,要等到全部的降价条件都成熟时再降价,市场机会可能已不复再来,这种教条主义做法肯定是顽固和无作为的。笔者在此想要阐明的是,价格向下调整时应自问,相比较于竞争对手而言,自己的生产效率是否处在较高位置,生产流程或工艺是否科学、合理,但无论如何,企业一直以来所严格遵循的成本领先战略将是企业降价的最好理由。
降价的所有外在压力其实就是企业必须面对的各种危机,降价从企业成长就是克服一个又一个危机的过程而言是一种退缩的表现。尽管为了提高市场占有率而属于主动降价,但这依然没有脱离面对压力退缩的本质。价格战是最低层次的竞争方式,高明的企业对此很是不屑。因为他们深知,价格永远都是战略、技术、人才、营销的附庸。因此,不管是否出于主动,将价格向下调整应作为下策来看待。认真剖析降价压力,往往是产品同质化严重,营销手段相互模仿,服务措施缺乏差别利益等等不一而足。那么,面对降价压力,企业应努力为目标顾客创造比较利益,这可能包括产品的技术、品牌的属性、款式、色泽、包装、渠道、交易手段和附加利益等等,尤其是目标顾客不容易窥见真实的额外成本支出的环节,企业更应下足功夫。只有产品具有比较利益才是企业彻底摆脱降价的漩涡,陷入价格竞争的根源就是缺乏创新。
其次,高市场占有率可能并没有兼顾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的同步提升。企业的营销要求或是营销人员的短期行为也经常使企业在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忽视顾客满意度和忠诚度,其结果必然是企业不能维持永续经营。利益倾向十分明显的营销活动是导致目标顾客厌倦、响应率偏低、通过口碑效应使企业形象弱化和丑化的罪魁祸首。顾客满意度决定顾客忠诚度,企业形象则是顾客忠诚度的调整系数。要想提高顾客满意度,实践说明,价格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决定性的因素是企业的社会责任、满足顾客需求的方式和顾客为此支付的总成本及消费后的感受。因此,千万不要认为高价格和高顾客满意度是一对永不调和的矛盾体,高价格同样可以带来高满意度。
通过换位思考,我们很容易地发现,在企业形象相对稳定的基础上,产品的比较利益和顾客为此支付的总成本是能否提高顾客满意度的关键。产品的比较利益是产品创新问题,在前文已提到过;顾客总成本是顾客让渡价值问题,顾客让渡价值就是消费所得到的总价值与为此付出的总成本之差,也就是说,顾客得到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越是接近或超过期望值,那么相应的顾客总成本会显得低,满意度因此提高,继而忠诚度也同步上升。如何让顾客的总价值提高呢,品牌、技术、满足方式、产品形式和一切的附加利益等都是有效途径。由此可见,提高市场占有率的同时要使顾客忠诚度相应提升,根源仍然在于产品比较利益的创新。
因此,单纯追求高市场占有率是不经济的,如果没有正常的利润率、没有较高的顾客忠诚度作支撑,充其量只是沙滩上的建筑,企业的后续经营动力将因此逐渐湮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