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给你一片海阔天空》
在光华众多的专业设置中,我选择了自己所喜欢的专业--市场营销。光华管理学院市场营销系成立于1995年,现有教师10名,其中7名教授、2名副教授、1名助理教授。营销学系自成立以来发展非常迅速,在教学和科研领域正在逐步形成自己的特色。自1995年开始招收本科生和研究生,每年招收8-10名硕士研究生,2-3名博士生,2-3名国际博士研究生(IPHD)。 一年前选择营销系,出于偶然也始于必然。不知不觉,当我置身营销已近一年,才发现自己早已爱上营销班,更恋上这里的人、事、物。这里有严谨的学术氛围,营销系的教授比例高,在营销系可以接触最前沿的学术论题,可以与最优秀的教师们尖峰对话;这里有独特的人生规划,相对于金融班的投行咨询、会计专业的四大,营销系毕业生的发展路径则更加多元化,大型国企、党政机关、世界五百强的外企、蓬勃发展中的民企抑或是远渡重洋留学、在光华继续深造,每一届营销人都在不同的人生道路上演绎着属于自己的童话。 营销是一个新兴的领域,也是在社会学、心理学、统计学的边缘和交叉地带发展起来的学科。在专业的选择上要做到知己知彼,首先要了解营销学的历史脉络,其次更要清楚地定位自己是否适合营销的氛围。创新、严谨、团结、互助,这些都是营销人的教条。在光华的众多系当中,市场营销系应该是聚会最为频繁、师生交流最密切的一个团体。不过,轻松的氛围不意味着选择营销就可以放松学习。寓教于乐、学乐相辅,让每一个营销人在实践中成长成熟。 导师制度应该是市场营销系区别于光华其他系的最大亮点之一。这里有轻松的师生互动,营销系历来十分注重师生之间的交流,为每一个本科生都安排了一位老师作为导师,这在光华管理学院还是首创。在营销系,老师不再仅仅是高高在上的授课者,而是学生的知心朋友,每学期导师都会与自己的学生一起论书、品茶、打球、唱歌,氛围轻松融洽。而每年的营销新年晚会,每个老师、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都会出席并表演自己的拿手好戏,唱歌、跳舞、做游戏、猜谜语,营销系就像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 光华圆舞曲--激昂学生社团 大学生活除了学习科研以外,学生工作也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北京大学素来以"百团大战"(特指北京大学的130余个学生自主社团争相发展,丰富学生课余生活的现象)著称,而光华管理学院一向支持学生活动。团委、学生会作为学生活动的核心所在,为光华与每一个学生之间搭建了良好的交流平台。此外,光华管理学院也大力支持学生社团的建立和发展。光华管理学院团委下设组织部、宣传部、信息部、实践部,学生会下设文化部、发展部、外联部等六个分支部门,团委与学生会相辅相成。一名光华管理学院的新生,既可以在院团委、学生会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也可以选择挂靠在光华的如彩虹自救协会、商业圈协会等学生社团发展。 轻松的学生工作氛围不仅历练了学生骨干的团队写作能力、事务处理能力,也创建了一支高素质的学生队伍,为光华的和谐发展提供了良好的保障。作为一名光华管理学院本科三年级的学生,我从光华团委组织部的一名普通干事到组织部部长,直到现在的光华团委副书记,三年来为同学和老师服务、贡献力量,付出了很多,但学习到的更多。在学生工作的岗位上,我不断平衡学习与工作的时间,永远都是在与时间赛跑,争分夺秒,这种过程中所收获的人际资本、工作能力都是让我们受益终生的。
![第2节:光华圆舞曲(2)](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84195884520.jpeg)
光华圆舞曲--华彩人生道路 每年我国有数百万学生走出大学课堂,而其中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因为不适应职场的变化而在求职过程中屡屡碰壁、饱受挫折。目前,我国劳动力供需结构性矛盾加剧,"有业不就"和"无业可就"现象共存,"挤占效应"严重,这些问题制约了学生毕业后的顺利就业,也对我国的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工作提出了全新的挑战。在就业环境不断变化的大形势下,光华管理学院积极探索新的素质教育方式方法、充分开展调研分析、深入研究学生在职业认知方面存在的偏差,切实整合学院资源,稳步推进学生就业素质教育工作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