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个国外的故事是这样讲的:
有一天某个农夫的一头驴子,不小心掉进一口枯井里,农夫绞尽脑汁想办法救出驴子,但几个小时过去了,驴子还在井里痛苦地哀嚎着。最后,这位农夫决定放弃,他想这头驴子年纪大了,不值得大费周章去把它救出来,不过无论如何,这口井还是得填起来。于是农夫便请来左邻右舍帮忙一起将井中的驴子埋了,以免除它的痛苦。农夫的邻居们人手一把铲子,开始将泥土铲进枯井中。当这头驴子了解到自己的处境时,刚开始哭得很凄惨。但出人意料的是,一会儿之后这头驴子就安静下来了。农夫好奇地探头往井底一看,出现在眼前的景象令他大吃一惊:当铲进井里的泥土落在驴子的背部时,驴子的反应令人称奇──它将泥土抖落在一旁,然后站到铲进的泥土堆上面!就这样,驴子将大家铲倒在它身上的泥土全数抖落在井底,然后再站上去。很快地,这只驴子便得意地上升到井口,然后在众人惊讶的表情中快步地跑开了!
我把这个故事看成一个主动迎接危机的精彩案例。当驴子面临灭顶危机时候,它审时度势,把泥土踩在脚下,变打击为主动出击,从而实现了由被动到主动的转变,最终从死亡走向生命。中国经典指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能够很好的利用危机,就能够实现从危机到机遇的转换。
我常常想,为什么日本在二战后的一片焦土上、在一个资源缺乏的岛屿上建成了世界经济强国?一次,一位多年旅居日本的朋友告诉我:直到今天,在日本中小学的教科书上,仍鲜明地写着:“日本国土狭小,没有资源,只有靠技术,靠奋斗,否则就会亡国。”日本是世界第二经济强国,经济基础和实力已经非常地雄厚,亡国的危险似乎不大,他们为什么还这样教育他们的子孙呢?就是要为子孙制造危机意识。这是我们必须向日本学习的地方。
百事可乐的“针头事件”堪称应对危机的典范。
有一个太太从超市买了两筒百事可乐给孩子。回家后,喝完一筒,无意中将罐筒倒扣于桌上,竟然有枚针头被倒了出来。这个太太立即向新闻界捅出此事,可口可乐公司也趁机大肆宣传自己的产品,一时间,百事可乐难得有人问津。百事可乐公司一得到“针头事件”消息,立即采取了措施,一方面通过新闻界向本人道歉,并请她讲述事件经过,感谢她对百事可乐的信任,感谢她给百事可乐把了质量关,给予她一笔可观的奖金以示安慰。还通过媒介向广大消费者宣布:谁若在百事可乐中再发现类似问题,必有重奖。另一方面,在公司百事可乐生产线上更加严格地进行质量检验,并请这个太太参观,使其确信百事可乐质量可靠。
百事可乐公司游刃有余的处理了这个危机事件,显示出巨大的创新精神。而中国的三株集团因为没有危机意识,一旦危机出现自己就慌了手脚,结果帝国迅速坍塌。现在我们都知道,那个人的死亡与三株口服液没有什么关系,但是三株就这样完了——市场没有同情,市场也不相信眼泪,悔恨也没有任何意义。由此可见,突发事件的紧迫性与破坏性,要求企业必须采取积极果断的措施,运用管理水平创造性地处理突发事件,避免组织危机。
回顾20多年的中国改革开放历程,我们发现中国的企业面临着的是何其之多的陷阱,网络泡沫,房地产暴富,对所谓知识经济的过分推崇,上市圈钱的汹涌,……急功近利对中国企业家的成长损害尤其深远,我们每每思考起这段历史时,对于很多企业只能扼腕叹息。
任正非在《华为的冬天》中指出:“十年来我(指任正非)天天思考的都是失败,对成功视而不见,也没有什么荣誉感、自豪感,而是危机感。”华为最厉害的地方就在于任正非是一个非常有思想和激情的人,尤其他的近乎拷问自己的危机意识,使得华为能够“万里长江横渡如同闲庭信步”。实际上,中国古代商人也是有危机意识的。春秋时期的商人计然。曾提出“旱则资舟,水则资车”的待乏原则,就是强调不要只看眼前,而是看得远一些。可见,“谋长远”是贯通古今的经营原则。但是现在的中国企业家中,真正的把危机上升为一种企业文化高度的人不多,很多人只是说一说,做个样子而已,他们自己都不相信会有什么危机在前方等待。
松下电工把自己的企业比做是冰海里的一条船。在松下电工,我们看到不论是办公室,还是会议室,或是通道的墙上,随处都能看到一幅张贴画,画上是一条即将撞上冰山的巨轮,下面写着:“能挽救这条船的,惟有你。”其危机意识可见一斑。美国一名著名的企业家在介绍他的成功之道时说,“我把75%的精力放在考虑未来的事业上,只留下25%的精力处理昨天和今天的事情。”高明的企业领导总是处于高峰时准备应付低潮。
1996年1月9日,德国电信公司最不幸的日子。这一天众多的顾客纷纷谴责该公司的失误。面对愤怒了的顾客,德国电信公司站在受害者的立场上,诚意接受批评,真诚低头认错。接着这家公司在各报刊登广告承认:“我们犯了一个错误。我们自然要为此承担责任”。
两天后,电信公司董事长龙·佐默尔又在报纸上以整版的篇幅,解释赔偿办法的细节。由此,众怒即平。该公司的这种诚意感动了顾客,业务不但没有因此而减少,反而比出错前大幅度上升。
一个企业在必要时候要建立危机应急专家小组,就专家问题进行紧急磋商,然后选择最优方案,确保安全渡过危机,当然如果能够在危机中有所收获是最好的,至少不要失去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