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做人做事有能力》
还有的人之所以害怕失败,是因为不懂得到底怎样才能"吃一堑,长一智"。失败除了带给他沮丧以外,没有给他带来任何东西,因而他自然而然地把失败看成可怕而又糟糕的事。失败从不会让人高兴,但你一旦学会利用它,它就会为你做出积极的贡献。比起重复过去的成功来,失败是个更好的老师。重复过去的成功不见得使你学到新东西,而失败则肯定能给你以新的教益。你可以从一个组织得一团糟的聚会中学会怎样组织一个成功的聚会,你也可以从一系列失败的方案中理出比较可行、比较成功的方案。总之,只要你动脑解剖失败,从失败中获得教益,你就能更快地从失败中走出来。 如果我们对失败有了正确的认识,对失败采取了正确的态度,那么,我们就不会被失败打倒,屡经失败而不悔的顽强性格也就自然形成了。 2.面对厄运--刚毅 坚强的性格,也表现在遇到困难、挫折、不幸和打击时,能够不灰心、不动摇、不悲观,顽强地生活下去,不屈地和厄运抗争。一个人在面临不幸时的刚毅程度,是衡量其性格坚强性的重要尺码。 刚毅的性格是强者所不可缺少的。晋朝有一位叫羊枯的人说过:"天下事不如意者十常居八九。"这话不无道理。在生活的海洋中,事事如意、一帆风顺地驶往彼岸的情形是很少的。或学习上遇到困难,或工作中受到挫折,或生活上遭到不幸,或事业上遭到失败,这些都有可能发生。当不幸的命运降临到我们身边的时候,我们应当怎么办呢? 唉声叹气、自叹"时乖运蹇"、自认倒霉,这是一种态度。在打击和磨难面前,仅仅停步于无休止地叹息不会帮助你改变现实,只会削弱你和厄运抗争的意志,使你在无可奈何中消极地接受现实。 悲观绝望、自暴自弃,这也是一种态度。一遇挫折就悲观失望、承认自己无能,这是意志薄弱、缺乏勇气的表现,也是自甘堕落、自我毁灭的开始。用悲观自卑来对待挫折,实际上是帮助挫折打击自己,是在既成的失败中又为自己制造新的失败,在既有的痛苦中,再为自己增加新的痛苦。 怨天尤人、诅咒命运,这又是一种态度。现实总归是现实,并不因为你埋怨和诅咒它而有所改变。遇到不幸的事就恶语诅咒、怨天尤人,这是最容易的,却是最没有用处的。埋怨和诅咒人人都会,但从埋怨和诅咒中得到好处的人却从来没有。事实上,在诅咒之中,真正受到伤害的并不是诅咒对象,而只是诅咒者自身。

鲁迅说得好:"伟大的胸怀,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来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自己的不幸。"在我们的生活中,倘若遭遇到不幸,我们就应表现出鲁迅所说的那种"伟大的胸怀",鼓起勇气、振作精神,以刚毅的精神同厄运进行不屈的斗争。 没有一个人生而刚毅,也没有一个人不能培养出刚毅的性格。我们不要神化强者,以为自己成不了那种钢铁般意志坚强的人。其实,普通人所有的犹豫、顾虑、担忧、动摇、失望等等,在一个强者的内心世界也都可能出现。鲁迅〖FJF〗?NB168?〖FJJ〗徨过,伽利略屈服过,哥白尼动摇过,奥斯特洛夫斯基想到过自杀,但这并不能阻止他们成为坚强刚毅的人。刚毅的性格和懦弱的性格之间并没有千里鸿沟,刚毅的人不是没有软弱,只是他们能够战胜自己的软弱。只要加强锻炼,从多方面对软弱进行斗争,那就可能成为坚强刚毅的人。 性格的刚毅性是在个人的实践活动中逐渐形成的,它孕育在切实的劳动中、成长在和困难的斗争里。一方面,困难愈大,斗争愈艰巨、愈持久,愈能培养和锻炼刚强的性格;另一方面,日常生活也能锻炼人的刚强。刚强意志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它是长期磨炼、潜移默化的结果。战斗英雄们在战斗中所表现出来的勇敢和刚强,并非来自战场上一时的冲动。而是在英雄平时的生活中,在他们成千上万的日常小事中,就已经包含着刚强性格的因素了。 达观的心态能使人刚强。人们常说对伤心事要想得开,什么叫"想得开"呢?也就是要从伤心事中跳出来,从不同的角度看问题。有些人遭受挫折时,往往心眼太窄、太死,老从一个角度去看伤心事,越看越伤心、越想越泄气。一个人在痛苦不堪时,应当从自己的痛苦和伤悲中跳出来,放眼社会,这样你就会看到自己那一点痛苦不过是千百万人都要碰到的一件很平常的事罢了。或者把眼光放远一点,从漫长的人生长河看今天,那就会感到人生坎坷寻常事,现时的挫折不过是人生中一段小小的弯路。随着视野的开阔、观察角度的更新,你的眼光就能超越眼前的痛苦和不幸,看到更远的未来,生活的色彩在你眼里也必将逐渐明朗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