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国内首部上市公司并购实录:资本暗战》
北山控股是华平基金的全资子公司,将以收购股权、增资、可换股债券等方式先后累计向银泰系公司注资8600万美金(6.719亿港币)。华平基金在谈判中已经明确指出,"浙江银泰的产业必须非常单一,集中在百货业。" 2005年11月16日,杭州武林店单日实现销售收入人民币8200万元,从而创造了全国单一百货店单日最高销售纪录。 有了华平基金的资金支持,银泰系公司于2005年4月潜入武汉,6个月后打响了鄂武商(000501.SZ)收购战的第一枪。而9月份银泰系对百大集团的收购战已经拉开。欲知战事详情,请参看本书《第14回 沈国军杭州城下陈兵布阵,银泰系请外援苦战西子联合》和《第15回 银泰西征鄂武商蜜月短暂,伙伴反目国资委反戈一击》。 "我们进行的是市场化并购",沈国军称。 "资金不是问题。"浙江银泰总裁周明海称,"全流通给我们提供了绝好的机会。" 沈国军认为,在未来的两到三年,国际百货巨头就会纷纷进入中国,届时百货行业的竞争更加激烈。"留给国内百货企业的机会也只有三到五年时间。"沈国军要把银泰系的百货业打造成为国内百货业的佼佼者,这是他的理想,也是华平基金入股的要求。 自从"华联2号楼"发光后,已更名为银泰股份的老宁波华联开始向房地产业转型。 2004年6月,公司出资4,965.96万元与宁波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等中外企业合资组建宁波钱湖国际会议中心开发有限公司。该公司以4.1亿元的总价款拍得度假区内酒店用地26.85万平方米,住宅用地27.98万平方米。 2005年,公司计划启动宁波华联3号地块的开发计划。该地块正处在华联2号楼旁,1993年取得土地使用权。建筑功能为综合办公楼,占地面积3311平方米,建筑面积3.2万平方米,其中地上面积2.4万平方米,总投入额约2.16亿元。公司早在上市之初就深谋远虑取得了该地块,可惜华联2号楼的曲折经历致使3号地块一直沉睡,一睡就睡了12年。
![第11节:第二回:银泰系出世偷心宁波华联,沈国军瞒天过海香港上](http://img.aihuau.com/images/a/0602020606/020610091353055525.jpeg)
老宁波华联的零售业资产怎么处理,沈国军"山人自有妙计"。 2005年1月,银泰百货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以下称:上海银泰)。 3个月后,上海银泰以约1800万元代价从宁波华联(银泰股份)手中收购部分固定资产,并向宁波城建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承租部分物业,于是建筑面积达2.34万平方米,被银泰系内部称为"宁波一号店"的百货商场正式开业了。 2005年11月,宁波华联(银泰股份)将部分商业用房合计建筑面积4.62万平方米,以20年为期、期内年最低保底租金2600万元的价格出租给上海银泰。于是被银泰系内部称为"宁波二号店"的百货商场正式开业了。 宁波华联(银泰股份)退出了除家用电器外的零售百货经营领域。这一年,零售业和外贸在主营业务利润中的比例不足20%。 至此,原宁波华联的零售业务(除家用电器外)全部实现了"私有化",退出了上市公司。这些零售业务将会被注入银泰系的零售业平台公司中,实现沈国军的零售业产业整合梦想。 2006年的前9个月中,"宁波一号店"与"宁波二号店"合计实现收入(含销售收入与租金收入)人民币6.637亿。 银泰股份淡出了零售业,转向了商业地产。而此时恰恰是中国中央政府调控地产业的开始。银泰股份是否能一路走好,留给时间去评说。 (6) 沈国军瞒天过海 银泰香江成功上市 正当沈国军按照华平基金的要求,准备以"红筹方式"去香港联交所上市时,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2005年1月24日突然发出一道《关于完善外资并购外汇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该通知被投资银行人士称为"红筹禁令"。 "红筹禁令"规定:"对于境内居民通过境外企业并购境内企业设立的外商投资企业,各分局、外汇管理部应将其外汇登记申请上报总局(指国家外汇管理局,作者注)批准。" 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此项法规,本意是防止境内资本通过"灰色渠道"外逃,不想却打击了"红筹上市"。还处于设立境外"壳公司"阶段的沈国军遇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