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国内首部上市公司并购实录:资本暗战》
这年,沈国军38岁。 2000年8月5日,宁波华联公布中期报告,每股净资产仅0.95元,中期亏损0.05元。根据中国证监会发布的《亏损上市公司暂停上市和终止上市实施办法》,凡属连续三年亏损的公司证交所将暂停其上市。沈国军上任后,最棘手的事就是在年底前如何实现公司扭亏。 从该股的走势上看,股价由年初上涨到最高点,股价实现翻番,随后该股小幅调整后,在以10元为中轴的箱体内整理时间达三个月。投资者在等待。 2001年4月11日,结果揭晓,宁波华联2000年度实现净利润683.96万元,涉险过关。细细分析,不难发现,公司2000年主营业务收入仍在继续萎缩,较上年降低9.9%,实现毛利仅523.52万元。而公司三费仍然较高,致使营业利润亏损难改。扭亏的关键在于非经常性损益的支持,其中处置不动产收益就高达1885.64万元,为当年利润总额的2.9倍;拆迁赔偿收益 352.46万元。而投资收益也较上年增加676.17万元,对当年利润的贡献也不可小视。 更幸运的是, 2000年12月,中国进出口银行诉宁波华联为宁波天地集团向原告贷款提供担保承担连带责任一案,法院作出终审判决,驳回原告上述诉讼请求。而宁波华联在1999年对此事项计提了资产减值准备,现在却解除了担保责任,仅此一项为公司冲回资产2,360万元。这无疑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 2001年4月17日,公司摘掉"st ",撤销特别处理,股票简称恢复为"宁波华联",股票报价的日涨跌限制由5%恢复为10%。 (3) 败也萧何,成也萧何 2002年11月26日,这一天起,宁波华联的股票简称更改为"银泰股份"。 在这一年的年末,公司先后斥资从中国银泰手中收购了北京银泰置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原名为:北京国中汽车大厦)30%的股权和银泰雍和房地产公司20%的股权。这是银泰股份业务重组的关键一步。虽然在上述两家公司中,银泰股份均属参股地位,但收购本身标志着银泰股份将逐步转向地产业。 2003年度,收购的两家公司并未产生较大收益。倒是收购行动本身,让沈国军从上市公司套取了大量现金,当初收购国家股支付的4308万元早已收回。 2001、2002、2003年度,是宁波华联风平浪静的三年,在银泰入主前就一直从事的零售业和外贸仍占据主营业务利润的约90%。经过几年的励精图治,在2003年结束的时候,宁波华联终于把1999年"甩包袱"中形成的巨额未分配利润负数填平,也就是说,公司恢复分红能力了。 2004年度,一个变化悄悄发生了。零售业和外贸仍占据主营业务利润的比例滑落到75%以下,而房地产业收入异军突起,占据主营业务利润的14%。 造成这一重大改变的原因是"华联2号楼"写字楼项目对外销售1.4万平方米,占该项目可销面积的38.89%,实现销售收入1.28亿元,净利润4283.57万元。随着销售的实现,转回1999年计提存货跌价准备1687.77万元。仅此两项,为上市公司增加利润近6000万。 这离华联2号楼竣工的日子已经过去5年多,离1993年上市募集资金筹建华联2号楼、许诺良好投资回报的日子已经过去10年。 同时,北京银泰置地开发的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三里屯的商住楼"泰悦豪庭"实现销售,为银泰股份锦上添花,贡献投资收益2333万元。公司业绩也达到了上市以来的最好水平,每股收益0.44元。 这一年,宁波华联的投资人拿到了久违了10年的现金红利,每10股派1元。这离王家兴挂印而去的日子也过去了4年,他没有能等到这一天。 中国银泰收购宁波华联后,市场期待沈国军能注入优质的百货零售业资产,然而大规模资产重组一直未出现,倒是"华联2号楼"这个雪藏的"宝贝"发光了。

那么,沈国军到底有没有优质的百货零售业资产呢? (4) 银泰百货帝国,武林店一枝独秀 银泰系的百货业以浙江银泰百货有限公司(以下称:"浙江银泰")为旗舰公司,该公司成立于1997年8月。这一年,浙江银泰投资4亿元在杭州的武林门商圈买地建大厦,将裙楼部分辟出开百货店。这家于1998年开业的百货店就是后来支撑着银泰系百货业大部分销售业绩的"杭州武林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