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国内首部上市公司并购实录:资本暗战》
第二回:银泰系出世偷心宁波华联,沈国军瞒天过海香港上市 (1) 宁波华联(600683.sh)手握募集资金,打造承载太多梦想的2号楼,却把公司推进了沼泽。 沈国军引领银泰系公司低调出场,52岁的王家兴辞去了宁波华联的全部职务,挂印而去。8年的上市公司职业经理为王家兴留下的只有遗憾。 2号楼奇迹般地起死回生,沈国军究竟有何魔力?宁波华联的百货业非但没有做强,却让沈国军偷走了"百货心"。 沈国军正欲打造战舰,境外"红筹上市",不想突然遭遇"禁令",一场"瞒天过海"的游戏慢慢拉开帷幕... 2005年12月19日,随着工人将最后一根钢梁准确调装到位,号称北京第一高楼的北京银泰中心中央主楼主体结构实现封顶。 北京银泰中心是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银泰)联袂国际著名酒店领导者凯悦集团及全球著名投资机构美林集团,共同投资建设的大型综合建筑,位于建国门外大街2号,东三环国贸桥西南角,CBD中央商务区核心地带,与国贸遥相呼应。经国务院批准已连续四年被列为北京市六十项重大工程之一。北京银泰中心自2003年9月10日破土动工,占地面积31,305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50,000平方米,中央主楼建成后高达249.9米,成为目前北京已封顶建筑的第一高度。 中国银泰正是资本市场上风生水起的银泰系的核心公司,领军人物沈国军堪称资本市场大鳄。 沈国军,1986年毕业于中南财经大学。之后进入建设银行舟山市分行工作,曾任办公室副主任;1989年开始担任建行系统一个下属企业舟山市建设开发总公司的总经理,开始涉足地产。 1992年,建设银行总行募集40多家分行的资金设立了海南银泰置业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海南银泰),定位于实业投资和地产开发,沈国军被派往海南银泰出任副总经理。在海南这所"富豪学校"里历经4年的磨砺,离开海南时的沈国军已经是要"做大事"的人了。 1997年,海南银泰联合中大环保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海南昊宇实业投资有限公司等五家股东出资设立中国银泰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中国银泰),注册资本1亿元。沈国军任董事长兼总裁。股东之中,民营为主体,除了海南银泰(持股20%)归属建行系统外,其他股东与建行无关。

中国银泰从此成为沈国军纵横资本市场的旗舰公司。 2002年,沈国军以其控股75%的北京国俊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称:北京国俊)出面收购了海南银泰持有的股份。中国银泰从此脱离了建设银行体系,随后,其他股东也先后退出。沈国军成功完成MBO(管理层收购),控股了中国银泰,而中国银泰的注册资本也从1亿增至3亿元。 细从头数宁波华联 2号惹祸无奈甩包袱 宁波华联(600683.sh),现在股票简称:银泰股份。公司前身是宁波市五金交电化工采购供应站,创建于五十年代,隶属于宁波市商业局。1989年6月组建企业集团,改名为宁波市五金交电化工(集团)公司。1992年7月,以宁波市五金交电化工(集团)公司为主体,与交通银行宁波分行、中国工商银行宁波市信托投资公司等6家共同发起,并定向募集股份,成立宁波华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宁波市五金交电化工(集团)公司资产形成的股份定性为国家股,其他6家机构的股份定性为法人股。 在宁波市商业繁华地段东渡路,坐落着一座高22层、建筑面积37145平方米的大型建筑,这就是当时作为公司主要资产的华联大厦(1号楼)。而其他分散的商业网点3000多平方米,下属企业近20家。 这一年,44岁的王家兴先生出任公司的副董事长兼总经理,同时出任法人代表。同时,他还兼任宁波华联大厦的总经理。 1993年9月,宁波华联首次公开发行,发行价格6.50元/股,募集资金1.65亿元。10月25日,正式开始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交易,当日以11.00元开盘,收盘至11.60元。当时,公司总股本9600万元,其中:国家股2524万元,占总股本的26.29%。 1994年10月,公司实施了配股方案,即10配3股。 公司1993年首次发行与1994年配股先后筹集资金2.5亿元,根据招股说明书,将主要用于建设宁波华联2号楼。该工程位于宁波市华联大厦(1号楼)的西侧,占地面积1580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约11万元平方米,总投资约3.5亿元。华联二号楼的功能为商品购物中心、文化娱乐中心、饮食服务中心和写字楼等。工程预计1996年底前竣工,建成后将与现在的华联大厦连为一体,形成华联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