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列专题:《国内首部上市公司并购实录:资本暗战》
(8) 皆大欢喜 共同富裕

接下来的故事再无悬念,国美收购永乐的程序在有条不紊地进行中。2006年9月18日,国美电器召开股东特别大会,出席股东全票通过了并购中国永乐权益议案。10月27日,中国商务部召开国美永乐合并案听证会,为国美并购永乐放出绿灯。 对于中国永乐来说,时间定格在2006年11月15日。这天下午,中国永乐的股票完成了最后一笔交易,收盘在2.19港元。 从16日起,中国永乐的股票开始停牌。截至这一天,占永乐全部已发行股本98.24%的股份接受了国美的要约。根据香港上市规则,国美于2007年1月28日对剩余的1.76%股份(约合4,147万股)实施了强制性收购。国美建议从2007年1月31日起,中国永乐在香港联交所退市。 作为上市公司的中国永乐将永远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今后的永乐仅作为国美的全资子公司运营。从2005年10月14日首日挂牌到停牌,它仅仅走过了1年零1个月。 11月22日,国美、永乐合并成功庆典峰会在北京隆重举行。持续了近5个月、耗资52.68亿元的国内家电连锁业最大并购案终于尘埃落定。在100多位中外厂家、专家及300多位媒体记者的注目下,国美集团董事局主席黄光裕宣布,国美永乐正式合并成功,拥有900家门店的国内最大家电连锁集团--新国美集团正式成立。 黄光裕公布了新国美成立之后高管任职:黄光裕出任集团董事局主席,负责集团的战略投资;陈晓出任集团总裁,负责日常事务;其余高管实际上都是国美方面的原高管。 在此之前,永乐的高层也已任命完毕。4位国美人士进入永乐总部,分别执掌了总部副总经理、采销总监、财务总监、综合管理中心总监这四个重要岗位。与此同时,7位永乐人士调进国美总部,主要进入了客户服务、售后、门店、管理、财务、信息、采销等七大管理中心的下辖领域担任总监。 陈晓被外界戏称为"最孤独的总经理"。陈晓表示:"我的任期没有期限,如果能够达成企业的目标,我就一直在这个位置,达不成这个目标,我就应该下岗。" 陈晓立下军令状,描绘了新国美集团未来五年的发展规划。新国美集团将在未来五年的发展中保持平均40%以上的复合增长,争取到2010年销售规模达到2000亿,在中国国内市场的份额达到20%。同时在上游渠道建设方面,新国美集团将与国际一流家电生产企业结为深层次的战略合作伙伴关系。陈晓誓言,产业走向强盛和繁荣、提高整体利润水平、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是中国家电产业未来健康发展的使命。 进入2007年,国美电器的股价突然从6港元/股一线大幅上涨,到2月21日,股价冲击9.8港元/股。正当市场对这突如其来的上涨纷纷猜测时,摩根士丹利于2月22日宣布,配售其持有的国美股票5760万股,每股售价高达8.85港元,大笔套现5.1亿港元。 摩根士丹利两次集中配售(2006年4月、2007年2月),套现合计12.3亿港元。相对于当初与鼎晖投资共同投入永乐的5000万美金来说,利润率已超过300%。"对赌协议"宣告失效。 "紧箍咒"解除了,但陈晓被迫高位接下了5760万股中的1500万股。2月26日,陈晓再度从二级市场增持国美电器72.8万股,每股均价8.819港元。两次购股合计花费近2亿港元,3个月前国美给的4亿元已用去一半。 摩根士丹利全身而退了,留下的是黄光裕与陈晓共同导演下国美电器。"今天的价值,造就明天的机会",这是"要约收购书"中宣传语。借用此语,愿国美走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