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个简单而又深奥的问题。虽然无数的战略管理大师都曾给出过战略的定义。如西蒙认为战略就是决策,波特认为战略就是建立竞争优势,项保华老师认为战略就是解决企业做什么、如何做、由谁做的问题。
战略应该属于企业的理念层面。它并未为了解决企业的日常运营问题而设,而是着眼于企业的本原问题。这里我并非将其视为企业哲学,企业哲学谈论企业生存的意义,而战略则主要关注企业发展的意义。生存与发展,这是两个截然不同的角度。
战略首先需要解释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存在的原因,即企业为何要存在。从微观经济学中产生的企业理论对此进行了一定的解释,因此要研究企业理论;(2)企业为何要发展,企业发展的根本目的是什么,竞争优势、企业能力、组织学习等进行了一定的解释;(3)企业要往何处去,即企业的方向是什么。关注这些根本问题的目的在于弄清企业生存与发展的基本准则,以便于从理念角度解释和指导企业行为。战略关注企业的本原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它需要借鉴哲学的思维。但借鉴并非目的,更重要的是,战略要具备明显的指导作用。这种指导作用引出了战略还需要解决以下几个问题:
(1)企业如何发展,竞争或者合作,怎样有机协调配合;(2)企业如何调配资源,资源的稀缺、企业的利益追求与社会的和谐共处如何兼顾;(3)成功与失败,怎样做才能促进成功避免失败,成功后应怎样做,失败后如何应对,这是生与死的问题,也是最为根本的问题。战略的目的在于解决问题,或指导问题的解决,因此它必须紧扣现实。战略的一般性与企业的独特性之间的匹配是需要关注的问题。理论之所以为理论,在于其一般性和指导性,而现实之所以为现实,在于其独特性和复杂性。战略要以通用之理论,解释丰富之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