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5节(2)



二、后理论管理学的产生、有什么本质特征?为何是逆变管理论模型?

“后理论管理学”是在大量地总结了“先理论管理学”的理论缺陷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再管理模式”。其最大特点是,它已经放弃了传统意义上的管理方式或者说已经不再依赖于从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得来的那些“数据”作为依据对将要产生的经济事物、物质的“预期”进行管理,而是根据经济事物、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差异、性别差异的积累与负积累的规律为依据而形成的管理模式。

(一)后理论管理学的产生和后理论管理学概念的产生

理论是否一定要建立在“先实践”的基础上?为何就不能以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规律为依据建立起来?当然,要想做到这一点,需要首先认识“什么是规律”和要解决好“规律的真实度”的问题。换言之,如果不能很好地认识、解决上述问题,“后理论管理学”即便创立,也是种害人的东西。

1、后理论管理学的产生

如何实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无疑是摆在全世界爱好和平人士面前的一个不知道该有多么重要的问题。可如果把它看成是很容易就能办到的事那就大错而特错了。这是由于不同的国家、民族和不同的人有不同的世界观,因此,如何实现求同存异,和谐发展就成为重要的问题。然而,令人高兴的是,由于“先理论管理学”存在着自身无法克服的理论缺陷,为“后理论管理学”的产生留下了空间。

笔者以为,“先理论管理学”存在以下弊端:第一,理论的产生滞后于已经形成的事实。比如,当企业、经济体的社会实践已经完成时,与之相关的一些经济数据才产生出来——不管是会计数据还是统计数据。第二,由于理论滞后于已经形式的事实,所以不管这些数据的精确度如何,对已经发生的均与事无补,因为谁都无法改变历史。第三,这些数据对未来尽管有参考价值,但仅仅是参考而已。

第四,得到的数据缺乏使用价值。这当然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说这些数据仅仅是些数据,只有参考价值而缺乏使用价值。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些数据的本身难以创造价值,因为它是对固有经济事物、物质存在与运动状态的描述,而不能对未产生的经济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状态进行描述。即便人们可根据自以为是的“实际”对数据进行修改后可以作为“计划”的依据,但可靠性却不敢恭维。

这是由于,这种“计划”是建立在“过去”的基础上而没有建立在“未来”的基础上,也就更不要说所谓的“修改”是一种“想象”而缺乏事实依据了;这也正是,长期以来包括中国在内的一些社会主义国家之所以没能通过“计划经济”制度把经济工作搞上去的一个重要原因或者说是一个主观上的原因。如何克服上面所述“先理论管理学”的弊端?笔者以为,最好是能实现“前置式管理”。

“前置式管理”是把管理提前到经济事物、物质运动尚未发生之前的一种管理模式,就是说没等其发生就已经对其进行管理了。如何才能做做到这一点?显然,要做到这一点,不了解经济事物、物质的存在与运动规律是不成的。大家知道,从本质上说管理是程序科学,而程序这种东西是可以“提前”进行的。比如,当我们把对经济、资本的管理提前到对经济资源、资本资源所进行的管理的时候。

2、什么是后理论经济学?

那么,什么是“后理论管理学”? 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如何对经济社会、经济体和企业经济提前进行的管理而不是等它们已经产生、存在再去管理。可以把它理解为是专门针对诞生于20世纪“可持续发展战略”之“经济观”而产生的一种“方法论”。笔者不知道“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概念或者说“经济观”究竟是由谁首先提出的,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是一种“中看而不中用”的东西。

理论如不能与实践相结合或者说理论如果不能落实到实践中去,或者说理论只具有科学性而不具有可操作性的话,那么再好的东西都会由于缺乏实用性、适用性和可操作性而失去价值属性。如果要问为什么?这是由于价值是由使用价值决定的,没有使用价值,便没有价值也。笔者承认“可持续发展战略”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但操作起来却不容易实现。正由于如此,贯彻起来才会“那么难”。

尤其是当要把某种理论推广到社会实践过程中去的时候,由于会牵涉到一些企业、经济体甚至是一些国家、民族的既得利益,所以也就要求它必须具有可操作性。不仅如此,如果只有可操作性而没有价值属性,它同样也不能得到人们的认可,也就更不要说把它应用到社会实践中去了。比如,由于“可持续发展战略”不能为企业、地方政府、一些国家带来现实的利益,所以不能被大家普遍接受。

如此,笔者是否在说,“后理论管理学”就能解决上述这些问题呢?当然,如果做不到这一点,笔者也就没有创立它的必要。换句话说,不管是“后理论经济学”还是“后理论管理学”和将要产生的“再管理管理学”都是为了解决上述这些问题或者说都是为了实现“可持续发展战略”服务的。或许有读者会问,世界上有那么多的经济学家、管理学家都解决不了的问题,难道只有你才有这种本事?

是的,因为笔者已经找到了解决上述问题的方法。前不久,笔者问《经济学的本质》的作者李玉海先生正在“干什么”?他说正在致力于经济学与数学的统一问题的研究。我看,他像一些西方经济学家一样,已经走入了“死胡同”。为什么?不管是经济学、管理学的本质是程序而绝不是数学意义上的计算。换句话说,如果能够解决好程序问题,计算的问题是很容易被数学家、统计学家们解决的。

(二)后理论管理学的本质?为何是逆变管理论模型?

大家知道,所谓的经济从本质上说就是如何将各种资源转化为资本,因此,资本与资源之间势必存在一种相互转化的关系。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所谓“经济过程”其实就是将“资源转化为资本”的过程;反之,当然也成立,那就是,“反经济过程”其实也就是将各种“资本转化为资源”的过程了。

1、后理论管理学的本质

笔者以为,决定资本增殖与可持续增殖、经济增长与可持续增长、社会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原因不仅仅在于资本、经济、社会自身的存在与运动状态,而主要在于它们所处的环境,尤其是在出现了生产过剩的条件下就越发地突出了。这就如同一间房子究竟能住多少人,住多少人最科学是由房子空间的大小和人的体形的大小规定的而不是由房子里面住着的人想象出来的,尽管人的作用很重要。

谁也没说人的作用不重要,谁也没说人的劳动或资本投入不能创造价值,但是,人们必须要搞清楚,劳动、资本投入所创造的价值毕竟是有限的而不是无限的。如果空间还是原来的空间而时间又没有拉长,那么不管付出了多少倍的劳动和多投入了多少倍的资本均不可能创造出价值,因为价值本身是能量物质的转化形式——力也。大家知道,力是需要受力方或者说是需要被作用方配合的一种东西。

更重要的是,一旦没有或缺乏受力方或被作用方的存在,那么不管有再多或再大的力,力都不能体现出价值来。反之,如果这种力的产生是用一定的价值换来的而又无法兑换回来的话,结果就会出现“反价值”。为此,在空间、时间相对稳定的状态下,要想使资本持续增殖、经济持续增长、社会持续发展,就需要从包括资本在内的资源的结构入手,而不能把目光仅仅盯住劳动和资本投入的增加。

这是因为,在生产过剩的前提下,劳动的增加和资本投入的增加与资本的增殖、经济的增长和社会的发展已经不再成正比,搞不好还会成反比。因此,在劳动、资本增加与资本增殖、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不成正比的情况下,劳动、投入的资本意义便黯然失色,并无可奈何地转化为劳动资源、资本资源。关于这一点,显然是谁也无法否定的事实。怎么办呢?最好是能够将资源直接转化为资本。

将各种资源直接转化为资本,是“后理论管理学”的本质特征,而要想实现这一目的,就需要采取逆变的方式——将反经济过程逆变为经济过程,将资本贬值逆变为资本增殖。比如将相对过剩的劳动、资本资源直接逆变为具有资本意义的劳动资本、资源资本等。而将资本资源逆变为资源资本,当然是价值实现倍增的过程。由于将各种资本资源逆变为资源资本有专门的阐述,这里笔者就不再赘述。

2、什么是逆变管理论模型?

大家知道,“广义价值”不是别的什么东西,正是各种能力的体现,而“狭义价值”自然也就能够体现包括人类劳动在内的各种“经济力”了。换句话说,如果我们能够将蕴藏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经济事物中未曾揭示出来的各种“经济力”通过“逆变”的方式重新焕发出来,变“反价值”为“正价值”,变“反资源”为“正资源”,变“反资本”为“正资本”的话,谁能说这样的工作没有价值?

 宏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5节(2)

诚然,在“变”的过程中也会发生一些“支出”,但一定不再是传统经济学、管理学意义上的,而一定是一种具有全新意义上的经济管理模式。为此,为了与传统经济管理模式加以区别,笔者把它称为“逆变管理论模型”。它当然具有理论经济学、管理学的性质,因为它同样是建筑在认识、判断的基础上。但又与传统理论经济学、理论管理学不同,因为它完全是建立、依托在事物存在与运动规律上。

换句话说,由于“后理论管理学”学者知道经济事物、物质的运动一定会向着某一方向发展、转化,所以才有可能在它们还没有发展、转化之前,将本来就存在于企业、地方、国家、区域、世界经济过程中的那些“反经济过程”作为“逆变”的对象,并对其实施“逆变管理”。它当然是以程序的或者说模型的方式加入,而且必然是符合经济事物、物质之运动规律的,所以也必然具有“模型意义”。

亲爱的“西方经济学”、“西方管理学”学者?你们具有这种世界观和方法论吗?如此,你们有什么理由、资格说自己的研究是“主流经济学”和把自己当作是“主流经济学家”?当然,把他们当作“主流经济学”和“主流经济学家”也未必是他们自己,而一定是那些“西方经济学”和“西方经济学家”的走卒们,因为他们从来就没有属于自己的经济理论,而把吹捧别人当作是自己的“职业”了。

诚然,“后理论管理学”之所以会产生就是建立在对西方的、传统的经营、管理理论之批判的基础上的,否则也就谈不到“后理论管理学”。当然,这也不是说只有“批判”而没有“继承”,因为那样同样不符合辩证法。换句话说,如果没有西方管理学、传统管理学理论之基础,同样也就不会有“后理论经济学”的产生。那么,“后理论管理学”与西方管理学或者说传统管理学的不同之处又在哪呢?

  

爱华网本文地址 » http://www.aihuau.com/a/9101032201/413388.html

更多阅读

声明:《宏观经济学理论 《后理论经济学》第5节(2)》为网友浪推晚风分享!如侵犯到您的合法权益请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