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节
后理论管理学的创立
经济理论的产生绝不仅仅是为了解释经济现象的而一定是为了揭示经济事物存在与运动规律。须强调的是,揭示规律非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开发和利用规律,为全人类的解放事业服务。而要达到这样的目的,又必须能够实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为只有当理论与实践能够相结合时,理论才具有现实意义。反之,如何做不到这一点,不管它是一种什么理论,也不管它是由谁创立的,均会成为贻害人类、贻误经济社会发展的东西。为此,为避免此类现象的发生,笔者创立了“后理论管理学”。
一、什么是先理论管理学?有什么本质特征?为何是动态管理论模型?
导入“后理论管理学”范畴,是为了解决理论与实践的相结合问题。但是,在这之前,我们需要先认识或者说重新认识一下“先理论管理学”。所谓“先理论管理学”可以理解为是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传统经济管理理论。由于传统管理学均是建立在“上期”或者说是建立在“上期”的哪个“期末余额”的基础上而这个“期末余额”又是核算、统计出来的“理论”,所以笔者把它称为“理论管理学”。
(一)什么是先理论管理学?是怎样产生的?
严格地说,传统管理学都具有“理论管理学”的性质余意义,因为都是先有“理论”而后有“计划”的管理,不管“计划”能否最终实现。当然,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计划”理解为是对未来经济事物存在与运动状态、发展与转化趋势的判断、预测,当然是一种具有“理论”或“计划”性质的东西。
1、什么是先理论管理学?
大家知道,所谓的“理论”说穿了也就是人们对事物的未来所进行的一种判断或者说预测,现在先不论所做的这种判断、预测是否正确,是否具有科学性,是否能达到“预期”效果,尽管这种判断、预测或者说预期经常难以实现,经常会“落空”。尽管如此,人们在做一件事情之前,还是要事先进行判断、预测、预期,因为谁也不愿意去打无准备之仗。用中国人的话说,这叫做“预则立,不预则休”。
严格地说,此前存在的一切形式与意义上的管理学都具有“理论管理学”的性质。大家知道,传统意义上的经济管理一般都是在“计划”的基础上的。当然,这种“计划”不是“计划经济”意义上的那种“计划”,因为它体现的不是经济体制的性质而是经济的计划性。或许有读者会问,在资本主义经济体制下,由于其所有制是私有性质的,所以其经济不具有计划性质。其实,这是完全错误的认识。
先不要说从事商品生产、销售、服务的企业是需要有计划的,就是资本主义的国家经济也未必都不要计划,无非是没有把“计划”形成一种“计划经济体制”而已。再说,在资本主义国家,一些大企业、财团的产值甚至比一些实行计划经济的社会主义国家都要高,可谁又能说这个大企业、大财团的经济活动无计划?如此也就说明,经济计划并非社会主义制度的专利,资本主义经济也需要计划。
试问,人们在发展经济的过程中为什么需要计划?如果没有搞错的话,它完全是为了对经济实施管理的需要。如此,当然也就进一步说明,宏观经济同样存在着管理问题。那么,什么是“先理论管理学”?当然是人们按照一定《计划》对经济事物、物质进行管理的科学。而从这个意义上说,我们自然可以把凡是具有计划性的管理活动称为“理论管理学”。如此,笔者为什么要给它加上个“先”字?
毫无疑问,就是为了与将要产生的“后理论管理学”加以区别。换句话说,如果不是由于将有“后理论管理学”的产生,笔者也就没有给“理论管理学”的前面加上一个“先”字的必要。如此当然也就说明,“先理论管理学”与“后理论管理学”之间不仅有区别,也有联系,或者说存在继承与发展的关系。考虑到关于两者的区别与联系的问题在以下的段落将有专门阐述,在这里笔者也就不再赘述了。
2、先理论管理学的产生
“先理论管理学”无疑是人们在长期的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实践中总结出来的,可以说是人类经济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刚开始的时候,这种“理论”需要通过经验的方式来获得,但随着文字的出现和数学在经济生活中的应用,作为一种模式,“先理论管理学”的意义、性质逐渐趋于理性,并最终成为一种具有理论意义与性质的东西。15、16世纪后,它发展成为具有科学性质的理论。
真正使管理走入科学殿堂的或者说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事件是泰勒的“流水线”的发现。我们甚至可以说,泰勒“流水线”的发现是“先理论管理学”得以产生的思想基础。正是由于“流水线”的发现,使得人类的经济活动即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由“经验”上升为科学,并最终成为管理“模型”。“科学管理”就是在这一时期或者说在这一背景下提出,而现代管理学正是科学管理的具体化。
至于说马克思的“扩大再生产模型”和资本主义经济学家提出来的“投入与产出模型”,以及后来被经济学家、管理学家们提出的“量·本、利关系模型”等,可以说均没有超出“流水线”即“理论管理学”的性质与范围。如果问为什么?我的理由是,“流水线”的伟大意义在于它发现了隐藏于经济事物、物质程序中的价值。大家知道,从本质上说,管理学的意义就在于挖掘出了“程序”中的价值。
程序是一切事物、物质在存在与运动过程中都具有的一种东西。在我国古代哲学巨著《易经》中提到的那个“数”,其实就是“程序”或者说“逻辑”的意思。当然,事物、物质之所以有这样的逻辑关系而没有那样的逻辑关系与组成事物的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差异与性别差异是分不开的,可以说完全是由事物、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差异、性别差异的积累决定,就是说程序是差异积累的结果。
令人遗憾的是,不管是泰勒的“流水线”还是产生之后的“扩大再生产模型”、“投入与产出模型”和“量·本·利分析模型”等都未能从事物、物质本身所具有的本质差异、性别差异的积累(或负积累)入手去发现产生科学程序之原因,因此,“先理论管理学”的理论缺陷也就不言而喻。不过,这倒为“后理论管理学”的产生留下了广阔的理论空间,也为“后理论管理学”的产生奠定了实践基础。
(二)先理论管理学的本质?为何是动态管理论模型?
笔者以为,“先理论管理学”的本质体现的不是别的,正是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一种“经济方法论的动态模型”。当然,我们也可以把它理解为“动态管理论价值模型”,因为它是管理者必须要遵守的东西或者说是不能违反的。比如现行的财务核算制度、核算方法、核算规则均是不能违背的。
1、先理论管理学的本质?
把“先理论管理学”的本质特征说成是“动态管理论价值模型”当然是有依据的。第一,它是人们根据社会实践总结出来的,具有可靠性,符合物质决定意识的原则;第二,经过社会实践检验是正确的东西,可以说是经济事物存在与运动规律的体现,而且呈现周期性质;第三,资金来源与资金占用、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销售利润等科目相互对应即能够体现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原则。
当然,规律并非是由人类创造出来的而一定是客观事物本身所固有的,人类无非是将它们发现了而已。人类对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规律的认识当然也不例外,而且也一定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任何一种认识都不可能是对客观事物存在与运动规律的百分之百的描述,因而产生这样活那样的认识错误或者说存在理论缺陷也就是很正常的事,可以说这是个永远无法解决的矛盾。
但是,这并不等于说,人类就不能拥有基本符合规律的认识,至少,通过实践得来并能够通过社会实践所证实的认识,还是能靠得住或者说是基本能靠得住的东西。比如人们对社会物质生产与再生产活动规律的认识,由于具有规定性、周期性,所以也就能够从一定程度上体现规律性。关于这一点,可以说是毫无疑问的。否则,人们将无法解释传统意义上的一些经济学、管理学原理何以存在的问题。
什么是“原理”?当然是对客观事物的存在与运动符合或基本符合规律的认识了,虽然它是事物本身所固有的而不是人们创造的。因此,为了说明问题,笔者把这种符合或基本符合客观事物的存在与运动规律的认识称为“世界观”而把由之衍生出来的政策和策略称为“方法论”。这也正是笔者为什么说经济学解决的是“经济观”的问题而管理学解决的是“经济方法论”的问题的根据或者说原因。
那么,“先理论管理学”的本质体现的究竟是什么?毫无疑问,它体现的不是别的,正是“经济方法论”。又由于传统管理学或者说现行的管理学是社会实践的产物,而且是已经被社会实践所证实,并且是正在使用的东西,所以笔者把它称为“动态管理论模型”。在这里,笔者之所以把它称为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原因就在于,其“理论”或者说“计划”始终都难以与社会实践完全统一起来。
2、什么是动态管理论模型?
大家知道,“先理论管理学”的“理论”来自于社会实践,可以说是对社会实践的总结,因此,这种“总结”势必会携带浓重的人类思维的痕迹,而思维与真实的世界即与事物、物质存在与运动规律势必存在一定的差异,也就不要说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产生的“误差”。为此,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人们就需要不断地去对“理论”进行修改,以缩小“理论”与“实际”的“误差”,虽然始终又解决不了。
如此,当然也就说明,“先理论管理学”永远是个“动态管理论模型”。大家知道,某种《管理计划》或者说《生产计划》、《销售计划》的产生均离不开对固有的或者说始终离不开对“前期”的生产、销售完成的占有,即便是一个新开工的、新建立的一个项目,也需要对同类企业的生产、销售情况进行了解、比较、预期。因而,产生《生产计划》、《销售计划》、《利润计划》的盲目性也就不言而喻。
怎么办呢?为了克服“计划”的盲目性,人们在制订“计划”的时候,就需要预留一定的“理论空间”。而从这个意义上说,企业、经济体所做的“计划”,可以说均不是在无的放矢。什么叫“理论空间”?当然可以理解为是“运动区间”或者说是“余量”,而这个“余量”对于“计划”来说,也可以理解为是“预留”出来的一定的时间了。总之,任何人和任何组织都不会是理论与时间完全吻合。
而从这个意义上说,“先理论管理学”的本质特征不是别的,就是一种“动态管理论模型”。就拿“量·本·利关系模型”来说,讲的就是当产量达到一定的数值时,由于存在“不变成本”,所以会出现“单位产品销售利润不同”的差异。再拿我们国家搞的“第十一个五年规划”来说,同样也会存在这“规划”与“实际”不能完全吻合的问题。当然,上述也正是“后理论管理学”试图要解决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