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期的中国制造业,没有发展现代工业的经验,于是采用中外合资的方式,引进外国的技术,基本就是照搬,有些呢,是 模仿。但是过了十多年后,有些有远见的企业家明白了人家不会把最好的技术告诉你,核心技术永远掌握在别人的手中;长此以往必将受制于人,于是他们走向了自我研发之路。实践证明,这样的远见使他们拥有的核心竞争力,走向了自立自强之路。
现在中国的MBA(工商企业管理)很热,采取的方法也接近一种照搬的模式,既完全学习使用外国的管理方法;企图用克隆的方法,收到与外国企业同样的管理效果。有时候,这种方法也会成功。但是管理其实也是一项技术,其中也有核心技术。有些东西他们同样也是不会告诉你的,书本上也是不会写的。因为这些核心有些东西是隐藏在他们那个民族的文化理念,生活习惯之中。而我们的文化和他们的文化理念的不同。可能会造成他们的方法在中国实际行不通。而失败后,推行者也许骂一句,中国人素质低。真的是这样吗?
日本和美国的经济管理都很先进,当年松下幸之助去美国看到美国管理很先进,回到日本后,借鉴了美国的管理方式,仍然采用日本式的管理方式,取得了很大成功。被美国人称为二十世纪管理大师。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松下知道,只有针对日本人,日本文化设计的管理模式对他们才是最好的!
中国也是如此,不设计出一套符合中国文化的管理模式,管理上就不会有核心竞争力。也许有人认为把员工训练得具有和外国人一样的理念一样的习惯,问题也可以得到解决。不错,表面上看来,是可以这样做的。但是一个民族的文化深深植在这个民族的根上,按自己的文化习惯办事是再自然不过的,要强行把它改过来实非易事。再说要是真的改了,完全象美国或是日本;我不知道这好算不算中华民族!
而拿来则不同,把别国的管理模式拿来之后,先看看人家是在什么背景下设的规则,每一项制度是基于何种目的而设。然后对比自己的管理是处于何种背景,管理要达到什么目的。完全了解清楚后,就可以自己设计出符合本国特点的管理模式。这样才真正拥有了自己的管理核心竞争力。
管理上的核心竞争力有什么好处呢?第一,它是完全有自己研发的,对它的内涵理解的比较深刻,便于改进升级。第二,这种方式符合本国本民族的文化理念,本国人易于掌握运用。第三,这种方式别国很难模仿的象。第四,商战中知己知彼很重要。采用他们的方式,使他们很容易根据你的外在表现判断你在采取什么举措。而用自己的方法则相反。
别国的管理模式是要学的,但学习的目的不是为了照搬,而是两个目的:
一个是用来借鉴,一个是用来打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