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与二三友煮茶论英雄,品味一二十年来各路豪杰枭雄之兴衰沉浮。友人由此抽象出一个颇具哲理性的问题:企业家的素质。老朽的第一反应想到的不是国际管理学大师的洋洋巨著,而是«庄子» 上的一段话:
跖之徒问于跖:“盗亦有道乎?” 跖曰:“何适而无道耶?夫妄臆室中之藏,圣也;知可否,智也;先入,勇也;后出,义也;均分,仁也。舍此五者而为大盗,自古未之闻也。”
各位万勿以为老朽对企业家不恭,且听老朽分辨:
“妄臆室中之藏,圣也”:直觉洞察力,知道利润在那里,能嗅到钱的气味。这是企业家最基本的素质,所以是“圣也”。老朽一辈子不曾闻出钱的味道,所以不敢选择企业家这个职业。一些风云一时的“O”们,因缘际会,得以烧掉大把钞票,却始终寻不到利润之所在,用时髦的话讲,“找不到盈利模式”,结果缘尽而散,销声匿迹。
“知可否,智也”:理性判断力,商场处处是陷阱,要知道这利润可不可拿,怎么拿。看到别人赚钱,扑将上去,结果掉入陷阱的比比皆是。至于把股本、债务乃至内务府的库银当利润的,恐怕就不是理性判断力问题,而是利令智昏了。
“先入,勇也”:决断能力,商业总有风险,机遇稍纵即逝,多谋而寡断者,只能当幕僚,不能做决策者,而企业家必须是决策者。遇事请示汇报,不犯错误、不担风险者,只是仓库管理员,不是企业家,仅管他有老总的头衔。
“后出,义也”:责任能力、心理承受力,企业家作为决策者,必须能承担责任,临危不乱。居功诿过,临阵脱逃,是为不义。这样的老板,只好逃到海外去当寓公。
“均分,仁也”:合理的分配制度,企业无非是个牟利的机构,所谓“天下熙熙尽为利来,天下攘攘尽为利往”。要让有关各方各得其所,觉得分配基本公平。否则就会“财聚而人散”,落得个孤家寡人,只能做独行侠,当不成大盗(对不起,说顺嘴了,是大企业家)了。
其实,世上的行当可分为两大类,一类以“事”作为其工作对象,如工人、农民、科学家、医生、工程师等等,他们的“道”是“术业有专攻”。另一类以“人”作为其工作对象,如统帅、政治家、企业家,当然也包括“大盗”。战国时的商人白圭就声称:“吾治生产,犹伊尹、吕尚之谋,孙吴用兵,商鞅行法是也。是故,其智不足与权变,勇不足以决断,仁不能以取予,强不能有所守,虽欲学吾术,终不告之矣。”他已经看到了商人与统帅、政治家的相似性。你没有相应的素质,人家都懒得教你。这类人的工作是组织、带领一群人去实现一个整体目标。工作性质相似,所以“道”也相同,用数学语言说,这叫做“同构”。专业人员常常不能理解他们,因为“道不同,不相与为谋”。但他们必须能理解手下的专业人员,因为这些人是他们的工作对象。由此我们可以理解“统帅都是孤独的”、“高处不胜寒”。
按官方记载,跖是孔子时代最著名的“盗”,换个立场看,就是最著名的义军统帅。与斯巴达克斯、陈胜等同行相比,跖似乎更具有思想深度。如果跖活在今天,并且有机缘当企业家,大约可以上“福布斯”排行榜罢。